陳獨秀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懷疑西方資本主義及其學說,逐漸傾向馬克思主義。
一百年前的今天,「五四運動」爆發。它是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愛國運動,還涉及不少民眾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他們發起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行動。整場運動,令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及批判華夏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與「科學」,繼續發展探索強國之路的「新文化運動」。
點擊看圖輯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新青年》以及《新青年》的前身《青年雜誌》(網上圖片)
陳獨秀(左) 與胡適。二人首先提出文學革命主張,建設新文學運動理論,樹立明確改革方向。兩人一剛一柔,相得益彰 (網上圖片)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五四運動」的影響,除了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亦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準備。
陳獨秀 (網上圖片)
關於五四運動的領袖誰屬,是一位還是多位,長期以來並沒有一致的共識。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曾於1942年及1945年兩次指出,陳獨秀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但實際上,領導五四運動的不止陳獨秀一個人,到了「文革」結束不久,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五四運動回憶錄》,則承認李大釗是領袖,對其他人一律否定。
再過十年,即五四運動70周年時,大家的認識逐漸接近歷史,有人提出蔡元培、陳獨秀、胡適與李大釗應同是五四運動的領袖,基本確立了這四人為「四大領袖」。當中今次提出的陳獨秀,作為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及首任總書記,被視為最重要的發起人,確實影響現代中國發展的路向。
在「五四時期」,陳獨秀已經赫赫有名,幾乎無人不知,主要與他主編《新青年》有關。 《新青年》由陳獨秀於1910年代在上海創立,在五四時期發起「新文化運動」,是為反帝反封建的主要輿論陣地,以及革命青年的嚮導,影響整整一代人。
《新青年》以及《新青年》的前身《青年雜誌》(網上圖片)
然而,「五四事件」後,陳獨秀開始對西方資本主義及其學說感到懷疑,逐漸傾向馬克思主義。在陳獨秀的呼喊倡導下,「民主」與「科學」,成為「五四運動」的主要口號與運動主調,影響深遠。他更徹底不妥協的去反帝反封建,對封建主義批判既深刻又尖銳,是當時的人無誰可比擬。
陳獨秀(左) 與胡適。二人首先提出文學革命主張,建設新文學運動理論,樹立明確改革方向。兩人一剛一柔,相得益彰 (網上圖片)
正因為如此,一大批進步青年都雲集在陳獨秀的周圍,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一些革命青年甚至還直接與陳獨秀和《新青年》聯繫,爭取支持,仿效《新青年》在各地創社團、辦刊物,形成一股龐大的全國新文化力量。較有名的為毛澤東在長沙組織「新民學會」,創辦《湘江評論》;惲代英、林育南在武漢組織「新聲社」,出版《新聲》雜誌等。他們都以陳獨秀為領袖,以《新青年》作嚮導。1919年3月,惲代英等致函《新青年》說:「我們素來的生活,是在混沌裡面,自從看了《新青年》,漸漸地醒悟過來,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見了曙光一樣。」
事實上,「五四事件」之後,陳獨秀認為,資本主義文明的缺陷在實際生活中已日益暴露,開始對西方資本主義及其學說感到懷疑,而逐漸傾向馬克思主義,透過「新文化運動」迅速傳播,而陳獨秀亦最終成為中國共產黨創黨黨總書記。
「間不容髮」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枚乘所寫的《上書諫吳王》,當中有言:「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
劉邦建立漢王朝後,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決定到底要採用怎樣的治國制度。採用封建制的周朝雖國祚長久,但國勢衰弱;採用郡縣制的秦朝雖國勢強大,但在趙高亂朝後,秦朝便因無人屏藩王室而迅速滅亡。因此劉邦想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法,那就是郡縣制與分封制並行,也是後來所說的「郡國制」。
春秋時期霸主的出現也正是周天子難以號召天下的證明。(網上圖片)
然而後來漢高祖為了防止大權旁落而大肆分封同姓族人,以致於出現諸侯勢大的情況。因為當時很多諸侯都恃着自己地方勢力強大而漠視中央命令,所以文、景帝兩帝都開始着手削藩之事。
在眾諸侯國當中,最為叛逆的莫過於吳國。統治者吳王劉濞為人極為剽悍勇猛,更是對殺死自己兒子的劉啟(即後來漢景帝)懷恨在心。在痛失愛子之時,劉濞便發誓要為子報仇。因此面對朝廷削藩的動作,他只好加快自己的謀反計劃。他不僅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甚至一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只為了進一步擴張割據勢力。劉啟即位後自然知道劉濞並不會就此罷休,所以也開始思考應對之策。
影視劇中的漢吳國太子劉賢。當時劉賢入宮朝見,並與皇太子劉啟喝酒後發生爭執。神智不消的劉啟二話不說就抄起一個棋盤,並砸向劉賢的頭顱,劉賢當場死亡。劉賢死後,漢文帝命人將其屍體送回吳國埋葬,怒不可遏的吳王劉濞把屍體送回首都長安,以羞辱朝廷。(網上圖片)
御史大夫晁錯能言善辯,才能傑出,所以深得劉啟的欣賞。見劉啟因吳國一事而急得焦頭爛額時,他便毫不猶豫提出加強中央集權的削藩政策。隨着三十多個命令規章的推動,劉濞也日漸感受到中央皇室對自己的打壓。儘管明白到自己的領土早晚也會被削減,但他還是想放手一搏,於是便聯絡其他的幾個諸侯準備起兵反抗。
知道劉濞打算造反時,侍從枚乘便馬上進言道:「請大王三思!現在的情況就好比頭上懸有千鈞重物,而腳下卻是萬丈深淵,再愚笨的人也知道情況非常緊急。一旦做錯了選擇,那麼就像驚馬落崖、緊弦斷裂一樣,難以回頭。儘管現在形勢危急得容不下一根頭髮,但只要現大王您回心轉意,一切都還來得及補救!」
七國之亂(網上圖片)
可是劉濞沒有採納枚乘的建議,仍然決定謀反。於是在公元前159年,吳、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等七國的諸侯王便同時起來造反,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只是如枚乘所言般,叛軍很快被漢軍擊敗。吳王劉濞死於丹徒,而其後人則是下落不明。就此,昔日輝煌一時的吳王家族也就此在歷史上失去了痕跡。
後人據枚乘的話提煉出「間不容髮」這個成語,原意是指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髮;即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或情勢危急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