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盤點玫瑰花茶4大好處 中醫:兩類人不宜飲用

生活事

盤點玫瑰花茶4大好處 中醫:兩類人不宜飲用
生活事

生活事

盤點玫瑰花茶4大好處 中醫:兩類人不宜飲用

2019年06月11日 08:00

脾胃虛寒和氣血兩虛體質人士不適宜飲用。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玫瑰花茶近年深受女士們歡迎,其實從中醫角度看,玫瑰花茶除了具養顏美容、調理月經腹痛外,還有舒緩胸悶、改善腸胃不適,及紓解憂鬱情緒等4大好處。不過,脾胃虛寒、氣血兩虛體質人士就不適宜飲用。

中醫建議選用粉紅色、將開未開的花苞效果最好。網圖

中醫建議選用粉紅色、將開未開的花苞效果最好。網圖

玫瑰花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C、B、E、K以及單寧酸;其中維他命A(β-胡蘿蔔素)、C、E被稱為三大抗氧化物質,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效果,不僅能延緩衰老,更能調節免疫機能,達致回春效果。至於維他命B則能對抗壓力、失智症、憂鬱症等;以及單寧酸有消炎止痛的效果。

從中醫觀點來看,玫瑰屬於性甘微苦、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具行氣解鬱、和血止痛。所以,喝玫瑰花茶對氣血不順而導致的胸脅症狀包括:胸膈滿悶、呼吸不順、消化不良、胃口差想吐等腸胃不適症狀;另外,因為氣血虛或氣滯血瘀造成的月經不調、經痛、乳房作脹等婦科症狀,及鬱鬱寡歡等症狀,都有改善效果。以上症狀都是符合肝鬱犯胃、氣滯血瘀的特質。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喝玫瑰花茶的4大好處:

1. 緩解胸悶、呼吸不順:當血循環停滯,就容易造成胸悶短氣,嚴重的還會心悸、胸口痛。或是因為肝氣鬱滯引起「鬱卒」,日積月累,也容易產生胸悶。喝玫瑰花茶有助緩解胸悶、呼吸不順。

2. 調理月經不調、經痛:發生痛經的原因有大部分與宮寒、氣血運行不暢等有關,玫瑰花茶屬於溫性,能溫經行氣活血、調經止痛,改善體寒和宮寒的問題,減少痛經。

3. 改善食慾差、腸胃不適:肝鬱氣滯容易引起胃口差等腸胃不適症狀;喝玫瑰花茶有助健脾養肝、理氣養胃,調整肝胃不和出現的相關脾胃症狀。

4. 紓解憂鬱情緒:肝氣鬱結是產後憂鬱主因,常伴隨憂慮怨怒,喝玫瑰花茶可以舒發體內鬱氣,有助抗抑鬱。

玫瑰屬於性甘微苦、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具行氣解鬱、和血止痛。網圖

玫瑰屬於性甘微苦、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具行氣解鬱、和血止痛。網圖

不過,中醫亦提醒,屬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的女性適合使用玫瑰花茶,但也不能時常使用,一旦肝鬱解開之後就該立即停止,過之猶如不及;相反,如果本來就脾胃虛寒,或是氣血兩虛的女性,比如說面黃肌瘦、容易疲倦、時常腹瀉、手腳身體都怕冷、月經量少或經色清淡等症狀,就不適合飲玫瑰花茶。

※選擇玫瑰花要點:
中醫表示,一般建議選用粉紅色、將開未開的花苞效果最好,但玫瑰花是以舒肝解鬱、行氣活血、止痛去瘀為主的理氣藥,因此不可常服久服,就如同中醫所說:「中病即止」,尤其是某些作為健康飲品,天天飲用者,更是中醫的大忌。有些人體質較虛的,喝了玫瑰花茶就會腹瀉,但是即使體質再強壯,過度飲用一樣會傷身。
另外,在使用玫瑰花之前,也必須確保玫瑰花來源的安全與清潔。

最新發表於《神經學雜誌》(Neurology)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攝取12份超加工食品可能會使罹患柏金遜症的風險增加一倍。

研究:超加工飲食讓柏金遜症早期風險激增250%

這項研究中將一份超加工食品定義為約240毫升代糖或含糖汽水、一根熱狗、一片盒裝蛋糕、一大匙番茄醬或一安士的薯片。

研究分析了美國「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和「醫療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中近4萬3000名參與者的多年健康和飲食資料,主要關注柏金遜症的早期症狀,包括身體疼痛、便秘、憂鬱、嗅覺或顏色覺能力改變等。

上海復旦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教授高翔表示:「研究表明,過度攝取加工食品,如含糖汽水和包裝零食,可能會促使柏金遜症早期症狀的出現。」

麵包和穀類食品例外

研究發現,柏金遜症的早期症狀與所有類型的超加工食品都存在關聯,唯獨麵包和穀類食品例外。每天攝取約11份超加工食品的人,相較於每天僅攝取3份的人,出現3項以上柏金遜症早期徵兆的可能性增加2.5倍。

普遍超加工食品可能干擾腸道菌群的平衡

研究指出,普遍超加工食品的膳食纖維、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含量較低,但富含添加糖、鹽分以及飽和或反式脂肪。此外,這種食品可能干擾腸道菌群的平衡,其中的添加物可能促進發炎反應、自由基生成以及神經細胞死亡。

研究還指出,攝取更多超加工食品與幾乎所有柏金遜症早期症狀的風險上升都有關聯,唯獨便秘除外。即使在納入年齡、身體活動量和吸煙等可能影響因素後,這一發現仍然成立。

少吃加工食品助於維持大腦健康

高翔表示:「柏金遜症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先前基於相同人群進行的研究發現,健康的飲食模式和規律運動可延緩疾病進展。」他補充說:「少吃加工食品,多攝取完整且富含營養的食物,可能是維持大腦健康的方法。」

示意圖

示意圖

倫敦國王學院神經科學臨床高級講師瓦梅倫(Daniel van Wamelen)指出,儘管研究發現攝取更多超加工食品的人更容易回報更多柏金遜症的早期症狀,但並未發現直接升高罹患柏金遜症本身的風險。但他說:「儘管如此,早期症狀愈多,仍可能意味著長期風險較高。」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平均年齡為48歲,且在研究開始時皆未罹患柏金遜症。所有人每隔幾年會自行回報飲食內容,但參與者可能無法準確回憶實際攝取食物,這是該研究的限制。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