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手語口語雙線發展,有利提高聾童學習成效。因此,銀娛開展為期三年的「手語雙語共融教育先導計劃」,安排聾童入讀實施融合教育的托兒所和幼稚園,幫助他們打破學習障礙。

托兒所和幼稚園是幼童學習新知識和開始接觸「小社會」的第一步,因此教學功夫絕不能馬虎!澳門有一群有聽力障礙的聾童,雖可配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來輔助聽力,但實際環境的因素仍可能不利他們接收聲音,他們在課室中最常面對的問題包括回響、噪音及距離,令他們聽不清楚或聽漏內容,阻礙學習。

更多相片

鄧慧蘭教授指手語口語雙線發展,有利提高聾童學習成效。

鄧慧蘭教授指手語口語雙線發展,有利提高聾童學習成效。

口語和手語同時授課。

口語和手語同時授課。

老師們接受30小時手語培訓。

老師們接受30小時手語培訓。

校長胡錦遠認為銀娛及中大聯手提供的教學方法培訓對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

校長胡錦遠認為銀娛及中大聯手提供的教學方法培訓對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

陳鳳媚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為澳門前線老師提供支援。

陳鳳媚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為澳門前線老師提供支援。

聾人助教鍾婉汶希望聾童將來像她一樣實現夢想!

聾人助教鍾婉汶希望聾童將來像她一樣實現夢想!

姚勤敏冀澳門建立聾健共融文化。

姚勤敏冀澳門建立聾健共融文化。

於90年代已開始以語言學方案研究香港手語及聾童手語和口語發展的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教授鄧慧蘭表示,主流學校的老師若缺乏手語相關支援,未必能完全理解聾童的需要,繼而造成學習障礙,長久不良溝通下,聾童容易自我孤立,令口語發展緩慢,影響非常大。她嘆謂:「這是往往令聾童家長卻步融合教育的一大原因!」

鄧慧蘭教授指手語口語雙線發展,有利提高聾童學習成效。

鄧慧蘭教授指手語口語雙線發展,有利提高聾童學習成效。

銀娛基金會有見及此,與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合作,於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澳門開展為期三年的「銀娛手語雙語共融教育先導計劃」,分別安排聾童入讀澳門實施融合教育的一間托兒所和一所幼稚園,每班每年最多招收5名聾童,與其他健聽學生一起上堂,同時接受口語和手語授課。

鄧慧蘭教授很高興這個計劃在澳門誕生,認為有效幫助有需要的學童。她表示:「我們從很多研究看到,如果聾童有手語作為語言基礎,並不會影響其口語發展,從語言學角度發現,有手語雙線發展,其實對這些小朋友有利。」她補充,老師在課堂上說話時,聾童戴了助聽器或有人工耳蝸也好,他們可能吸收不到全部資訊;若同時有老師用手語將課堂訊息帶出來,他們從聽覺上得到資訊之餘,也透過手語獲取課堂訊息,有助提高學習成效。

口語和手語同時授課。

口語和手語同時授課。

在開學前幾個月,研究中心的專家到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為老師們提供不同範疇的培訓,例如認識聾人的生活、教學技巧及包括30小時手語培訓,為他們在共融班授課做好準備。計劃還特別聘請聾人助教,雙語雙管齊下幫助聾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

老師們接受30小時手語培訓。

老師們接受30小時手語培訓。

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校長胡錦遠坦言,如果健聽的班主任沒有學手語,不可能配合聾人助教一起教學,因此銀娛及中大聯手提供的教學方法培訓、手語班,對學校推行計劃有很大作用。他特別調配人手及資源,以令共融教育順利推行,「最初大家未熟習、未磨合,用了很多時間教學,班主任兼顧不來教學以外的工作,所以校方動用其他人手幫忙。」

校長胡錦遠認為銀娛及中大聯手提供的教學方法培訓對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

校長胡錦遠認為銀娛及中大聯手提供的教學方法培訓對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

除了事前培訓,教學過程更為重要!為不斷優化教學,中大找來在香港已有8年推行手語雙語共融教學經驗的教學研究員陳鳳媚,每星期來澳門2次觀課,指導老師手語雙語的授課技巧。

陳鳳媚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為澳門前線老師提供支援,讓他們不用一開始「盲摸摸」地試很多方法,令他們走的路輕鬆一點。在觀課過程中,陳鳳媚也留意到學生的適應力很強,樂見小人兒們靈活地用口和手溝通,「他們年紀小,一入來讀書已經有兩種語言給他們學 ,他們很自然地適應了,不用刻意營造共融的感覺,他們已經很自然地溝通起來。」

陳鳳媚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為澳門前線老師提供支援。

陳鳳媚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為澳門前線老師提供支援。

此外,作為過來人的聾人助教鍾婉汶稱,她除了輔助班主任教學,還有一份使命。「以前父母很希望我去健聽學校讀書,但那學校沒有手語。十年後的今日有手語雙語教學了,我覺得非常好,十分支持,希望這些小朋友自小學手語,聾童學習怎樣與健聽學生相處,也希望他們將來好像我一樣成為老師,實現夢想!」她娓娓道來。

聾人助教鍾婉汶希望聾童將來像她一樣實現夢想!

聾人助教鍾婉汶希望聾童將來像她一樣實現夢想!

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表示,現時澳門在雙語聾人教育方面的培訓不多,希望透過這個計劃實現到一個較好的模式,然後將這個概念介紹給其他教育界人士,即使其校內沒有雙語配套、沒有那麼多聾童,或者實行的模式不同,但相信理解及明白聾童的需要已是很大幫助。他對澳門未來的共融教育充滿冀盼,「我們要幫助整個聾人群體,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懂得欣賞、接納他們,建立聾健共融文化。」

姚勤敏冀澳門建立聾健共融文化。

姚勤敏冀澳門建立聾健共融文化。

銀娛基金會期望透過計劃,學校從幼稚園開始使用手語雙語教學後,將來政府看到成效,能接力推展至小學、中學,甚至大學實施,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