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上午送完喪 下午又墜機 台戰機連F16都出事 去年又買了66架點算好?

博客文章

上午送完喪 下午又墜機 台戰機連F16都出事 去年又買了66架點算好?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上午送完喪 下午又墜機 台戰機連F16都出事 去年又買了66架點算好?

2020年11月18日 17:26 最後更新:17:32

台灣戰機又出意外!昨晚(11月17日)由空軍第26作戰隊隊長蔣正志駕駛的F-16A戰機,在花蓮起飛後失蹤,台灣的總統蔡英文今早要求將F-16戰機全面停飛進行檢查。

台灣出動多艘巡邏艇搜救。

台灣出動多艘巡邏艇搜救。

台軍「空軍司令部」表示,隸屬花蓮基地的這架F-16單座戰機,18時05分由飛行官蔣正志駕機起飛執行例行性訓練任務,兩分鐘後,18時07分於機場東北面9海裏光點消失,最後出現地點為花蓮機場東北面8海浬。

出事的駕駛員為上校蔣正志。

出事的駕駛員為上校蔣正志。

台灣空軍已成立應變中心展開搜救行動,他們會盡最大努力找尋蔣正志,台軍已配合海巡出動2艘直升機、5艘艦艇,自蘇澳港出動加入搜救。另請漁業電台、基隆海岸電台廣播附近船隻協尋,並已於晚間6點30分時通知家屬。

據悉,蔣正志今年44歲,為嘉義縣水上人,已婚無子女,家中留有妻子和母親。

台灣空軍戰機接連出事,5年出現12次意外 ,情況令人關注。

上月29日,台灣空軍第七聯隊一架F-5E單座戰機在台東執行任務時,起飛不到2分鐘便墜落志航基地北方海域,飛行員朱冠甍搶救後宣告不治。

飛行員朱冠甍死亡。

飛行員朱冠甍死亡。

F-5E/F是中華民國第一種自行組裝生產的噴射戰鬥機,第1架於1974年出廠,機隊一度超過300架,至今在台灣服役超過40年,自2001年以來,此機種共發生8宗失事意外,共導致9名台灣空軍殉職!朱冠甍的媽媽說,兒子早已投訴這種機形老舊,但軍方不願停飛,終於出意外。

台灣早已決定全面更換F5機隊,陸續以美國的F16戰機取代,誰知今次連F-16戰機也出事,去年才剛剛向美國買了66架F-16,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台灣在1996年7月首批採購 F-16A戰機, 去年再向美國採購66架最新的F-16V戰機,將陸續於2020年至2026年交付,F-16V具備超視距空戰、精確對地和反艦能力。此外,台灣漢翔航空公司在去年12月,與F-16製造商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簽署「策略聯盟合作協議書」,讓台灣成為F-16戰機的亞太維修中心,地點在台中沙鹿廠區。據稱,此軍售案全數交付完畢後,台灣會有210架 F-16型戰鬥機服役。

台軍台東志航基地,昨天上午才為上個月墜機殉職飛官朱冠甍舉辦告別式,總統蔡英文在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的陪同下,頒發「褒揚令」。不料公祭結束不久,晚上6時許又傳出F-16戰機失聯。這是台灣軍方近5年來發生的第12宗重大意外,其中飛機失事就佔了7宗。

令人難以明白的是,美軍現時最新型的戰鬥機是F35 ,亦已公開地售賣給其他國家使用,包括英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澳洲、挪威、荷蘭及以色列等國家,為何台灣還要買接近退役邊緣的F-16戰機?

去年,台灣決定採購算是較新型號的F16戰機,亦即F-16V型號,以2500億台幣採購66架,單機價格高達1.217億美元。但諷刺的是,美國軍火商洛歇馬田隨即宣布最新型第五代戰機大降價,基本款F-35A單機價只要0.779億美元,而垂直起降型F-35B也只要1.013億美元!以1.2億美元賣F-16V型給台灣,擺明搵笨。

今次F16又出事,台灣被美國搵笨之餘,收到的戰機質量又欠佳,難怪台灣民眾一直都認為,我們政府一直都向美國買他們不要的舊戰機,是美國軍火商的提款機。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F-16F16

特朗普政府挑起全球貿易戰已逾月,事態演變大大超出美方預料。不僅中國政府率先亮出「奉陪到底」的鮮明態度,國際社會的反霸凌聲浪也愈加高漲。

《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注意到,著眼於美方亂拳橫出、中國見招拆招的戰局,中國國內輿論場的風向也在變化。曾經頗有市場的「中國必敗論」「光速投降論」等偃旗息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心中有數、手中有牌」。

當此之時,亦有新的錯誤觀點出現。

一種是「見好就收」,認為中國「硬剛」下去終難持久,如今特朗普政府似有鬆動,應當點到為止、少輸當贏,盡快讓步妥協達成協議,避免進入艱苦的戰略相持階段。

另一種是「勝利在望」,看到美國出手混亂「口風」軟化就認為「美國怕了」,樂觀預測貿易戰勝負已分,中國馬上就能取得徹底勝利。

那麼,這些論調錯在何處,又該如何理性看待中美此輪鬥爭呢?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著的《毛澤東傳》寫道:「《論持久戰》這部著作,處處充滿了辯證法,充滿了唯物主義,在觀察事物的方法論意義上有著普遍的價值。」

1938年5月,隨著淞滬會戰失敗,徐州失守,武漢危急,中國社會一片混亂、眾聲喧嘩。在這一關鍵時刻,毛主席冷靜分析國內外形勢,用7天7夜撰寫了《論持久戰》演講稿。在這篇文章中,毛主席沒有引用多少晦澀難懂的概念加以推理,通篇文章就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去分析抗日戰爭,有力批駁了種種錯誤論調,為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廓清了認知迷霧。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盡管今天的中美鬥爭性質上不能等同於抗戰,但兩者的結果都關乎國家走向和民族尊嚴。亂雲飛渡中,不妨重讀《論持久戰》,體悟「危與機同生並存」的辯證思想,以及中國「為什麼會有最後勝利」的戰略眼光。

1938年春,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

1938年春,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

特朗普政府狂風驟雨般打出關稅組合拳,意圖就是速戰速決,用巨大威壓脅迫對手服軟,在短期內達成不平等交易,實現利益收割最大化。

面對刀俎,不少國家曾幻想「以身飼狼」求得片刻苟安。但對中國而言,指望單方面妥協「求放過」是根本行不通的。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日中國的體量就擺在那裡,再伏低做小,於冷戰思維的鐵腦瓜看來,也必要除之而後快。特朗普政府揮舞關稅大棒,試圖敲詐勒索封喉奪命,手段之霸道與凌厲前所未有,這是對中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極限挑釁,中國沒有半點讓步的空間,更沒有半點屈從的理由。

此輪美國加徵關稅的對象涵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對世界貿易體系的嚴重破壞。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堅決反制美方關稅霸凌行徑,不僅是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更是捍衛多邊主義、維護世界貿易體系的正義之舉。

更何況,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可謂翻臉如翻書、視國家信譽如無物,每天都在否定前一天的自己,甚至連日放出「中國已上門求談」之類假消息混淆視聽。面對霸權主義「交易的藝術」,中國忍一時,換不來風平浪靜,退一步,得不到海闊天空,對方只會得寸進尺、予取予求。眼下,在美方分明還在繼續玩弄手段之時,中國豈能一廂情願指望口頭表態或一紙承諾有什麼保質期呢?

「鬥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鬥爭的目的。」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中國都不得不奮起反擊、背水一戰,不能犯遇到問題和矛盾繞道走不願鬥爭的「軟骨症」、畏首畏尾不敢鬥爭的「恐懼症」和希望天下太平迴避鬥爭的「妄想症」。

面對全世界的反對聲浪以及美國資本市場動盪、物價全面上漲,近幾日特朗普政府的態度確實出現了一些緩和,定向「關稅豁免」等政策與最初的狂妄姿態形成鮮明對比。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很快會贏得勝利?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美方的第一輪攻勢無疑踢到了鐵板,但中國必須看清中美博弈的長期性和殘酷性。其一,盡管美國正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但今天的美國在經濟總量、科技水平、企業創新、人才數量等各個方面仍具優勢。在力量對比尚未發生根本性逆轉的階段,美國「下狠手」,必然會對中國造成一定衝擊。

其二,總體來看,遏制中國發展是美國的一項長期戰略。二戰結束以來,對於世界第二,美國從來都是竭盡一切手段進行打壓,因此即便兩黨輪流坐莊各唱各調,美國對華封鎖遏制也不會真的翻篇。

其三,中國發展勢頭強勁,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規模巨大的市場容量和充足的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以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賦予中國發展的韌性和迴旋空間,但客觀地說,中國在擴大內需、產業結構、科技創新等方面還存在短板,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認真解決。

鑒於上述種種,中美最有可能的,是處於長期反覆博弈的狀態。正如《論持久戰》中所言,「沒有一定條件,速勝只存在於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國才能確保贏得最後的勝利。

《論持久戰》

《論持久戰》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施蒂格利茨曾諷刺:「美國議員依賴1%的錢連任,為1%的人服務,甚至離任時再靠1%的人賞賜。」

今天美國社會內部所積累的各種矛盾,歸根結底是資本主義體制惡化造成的。而美國政府作為資本利益的代言人,絕無可能「自我革命」,真正去解決矛盾根源,必然是通過壓制、敲詐、盤剝等手段,向外轉移矛盾。這就決定了,無論是貿易戰、關稅戰,還是其他什麼戰,美國的所作所為都是自身矛盾不可調和之後,帶有掙扎性質、賭徒心態和甩鍋目標的冒險行為,注定是逆人類歷史潮流而動的。相比之下,今天的中國作為「賦能型大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堅定地站在維護全球化和正常貿易秩序一邊,主張互利共贏,反對單邊主義。

同時,中國的發展從來不是別人恩賜的結果,而是億萬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爭取來的結果。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中國始終於封鎖中突圍,在打壓中超越,積累了豐富的鬥爭經驗。這決定了,中國的「奉陪到底」,不是口頭說說,而是符合歷史規律的,是正義的、進步的、得道多助的,「時與勢在中國一邊,勝利最終屬於中國」。

人民群眾是歷史真正的創造者。在《論持久戰》中,毛主席將之總結為「兵民是勝利之本」。放在當代背景下,這一思想可以延伸為「全民一心,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即在中美博弈的持久戰中,更關鍵的是要實現中國自身的發展、完善、進步和成長。

從國家戰略層面看,從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到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再到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對於中美博弈的長期性,黨中央已有預判,面向未來大國競爭進行了主動布局,這是中國應對遏制打壓的底氣所在。

從產業發展層面看,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政府,均沉迷於技術卡位,不僅讓自己畫地為牢,且催生了中國的「危機紅利」定律。近年來中國集中優勢資源突破「卡脖子」技術,加快關鍵環節國產化進程,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新能源等產業迅速壯大,顯示出強大的戰略動員與集中攻堅能力。

從社會層面看,中國人民幾經風雨,越來越認識到「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絕非虛言,只有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化危為機、轉危為安。在特朗普政府發動本輪貿易戰之後,湧現了電商平台幫助外貿企業轉內銷、消費者大力支持國貨、股民跟隨「國家隊」為國護盤、學子高呼「科研報國」等大量愛國故事,主流輿論高度團結,呈現出了強大的歷史主動性。這種自我覺醒、自我調節、自我加壓、自我優化的國家能力,正是持久戰最終勝利的核心支撐。

毛主席曾強調:「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今天的中國,正一步一個腳印將之變成現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嶺」,這是美國挑起新一輪貿易戰後,中國互聯網上的熱評。歷史從不重覆,但總是壓著同樣的韻腳。今天,重溫《論持久戰》,不僅因為它為中國在戰略認知上提供了清晰框架,更因為它所蘊含的方法論智慧、辯證唯物主義、群眾路線思想,對於新時代的國際博弈依然具有巨大啟發意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