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CY發功 力推全民強制檢測 發帖逐點駁斥港大教授反對全民檢測觀點

博客文章

CY發功 力推全民強制檢測 發帖逐點駁斥港大教授反對全民檢測觀點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CY發功 力推全民強制檢測 發帖逐點駁斥港大教授反對全民檢測觀點

2020年12月16日 17:59 最後更新:18:00

特區政府一直反對全民強制檢測,但本地疫情不斷擴散。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功,力推要做全民檢測。

CY今日(12月16日)在個人社交網站發表長篇文章,題為《「集中力量辦大事」- 全民檢測一定要可行,一定會可行》的文章,指大約兩星期前,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接受《深圳衛視》訪問,談到他本人認為「為何香港全民檢測不可行」。梁振英認為,有關訪問值得大家重視,因為受訪者是眾多專家中,比較完整和具體解釋為什麼「香港全民檢測不可行」的一位。

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

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

不過,CY直言並不認為金教授的觀點,指現在香港抗疫老辦法「長期無效」,社會要下定決心,將全民檢測的種種不可行變成可行。

CY發帖逐點駁斥港大教授金冬雁反對全民檢測觀點。

CY發帖逐點駁斥港大教授金冬雁反對全民檢測觀點。

CY警告,香港為疫情付出的代價太大,除了經濟、社會、民生之外,不能低估政治代價。

CY文章全文如下:

「集中力量辦大事」,全民檢測一定要可行,一定會可行

1. 大約兩星期前,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接受《深圳衛視》訪問,這訪問值得大家重視,因為金教授是眾多專家中比較完整和具體地解釋為什麼「香港全民檢測不可行」的一位,而且《深圳衛視》還提供了訪問的文字本。《深圳衛視》將金教授的看法總結成一句話:「香港全民檢測為什麼不可行?」

2. 我的看法是:疫情的代價太大,除經濟、社會、民生代價外,我們不能低估政治代價。在香港的老辦法長期無效,內地清零全面成功的背景下,香港社會在特區政府領導下,要下定決心,堅定信心,定下清零目標,集中力量辦大事,將全民檢測的種種不可行變成可行。

3. 且看過去幾天的新聞: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教授形容,「第四波疫情似乎到達頂峰,但整體確診仍然『打橫行』,每日確診維持在高雙位數或三位數,反映兩星期前的限制措施未很有效,但上周措施再收緊,加上近期社區人流減少,希望一、兩星期後能單日數字能回落至低雙位數」。 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根據港大研發的污水病毒檢測系统顯示,全港各區均有病毒,顯示社區存在廣泛傳播,雖然7成患者不會造成二代傳播,但其餘3成人的傳播「好勁」,呼籲市民須減少聚集,才有望控制疫情」。

4. 換句話說,專家們都認為「減少人流」、「減少聚集」是疫症減少的原因,這也是過去一年我們反覆用的辦法。說「反覆用」,因為只要一放寬「減少人流」、「減少聚集」的限制,疫情就會大幅反彈,沒有人會說第四波過去之後不會出現第五波、第六波⋯⋯。

5. 「減少人流」、「減少聚集」的代價極大,餐飲業代表楊位醒表示,「本港約有2,000多間中式茶樓,疫情期間約15%已倒閉」。除餐飲外,大多數行業均持續受打擊,未來幾星期實際失業問題會顯著惡化。此外,還有其他巨大的社會成本,包括學校不能面授課程、醫療系統受擠壓造成其他病患延醫失救等等。金冬雁教授在訪問中說「全民檢測客觀上造成了資源浪費,效果也不太好,香港承擔不了如此高昂的成本」,我認為疫情造成的損失遠遠超過全民檢測的費用。

6. 在香港和內地的往來問題上,金教授說:「按照精准防控的要求,經過雙方的配合,增強雙方的互信,讓低危、商務等人員通關是可以做到的」。可惜事與願違,近日「珠海公布香港輸入個案」,「北京再出現一宗由香港輸入個案」,「為加強防控,深圳計劃對本港跨境貨車實行單雙號行車⋯減少一半司機入境」。內地對香港的防控措施只會加強,不會放鬆,在內地有投資和家庭關係的香港人的怨氣只會加劇。

7. 金教授「認為疫苗上市和接種前香港做到清零是比較困難的」。在社會層面,請看另一位專家怎樣說。許樹昌教授向傳媒表示「相信要到2022年初大多數人才會接種到新冠病毒疫苗,而有機會產生抗體,到時才能夠放寬防疫措施」。香港人可以在防疫措施下再捱多十幾個月嗎?

8. 我們要變法求勝。

9. 首先我們要向社會指明和說明清零這個目標,動員市民,爭取市民的配合。強制性檢測是其中一法,反正政府現在已經強制「疫廈」的市民檢測,而且要反覆檢測。近日麗晶花園6座及葵盛西邨8座由於再有新個案,當地居民就需要做第二次強制檢測。所以強制性檢測已經有,問題是覆蓋範圍。

10. 只在「高危群組」做全民檢測不是辦法,因為我們不完全知道所有的高危群組。第四波之前沒有人知道跳舞會成為高危群組。

11. 退一步說,如果我們不能做全民強制性檢測,我們就要大力呼籲市民為了家人和社會,為了盡公民責任,參加全民自願性檢測,以確保自己不帶菌,不傳染他人。政府動員市民,司空見慣,例如香港沒有強制性投票,但政府經常動員市民投票。近日主動接受檢測的市民明顯增多,這是好苗頭。

12. 金教授說:「如果全民檢測配合封城,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但是這在香港完全做不到。如果說全民檢測是配合封城,在一定的時間內讓全城不流動,大家不出門不活動,保證大家的生活正常,這一點香港就已經有困難了」。香港每年都有掛8號或以上風球,基本上就是封城,全港停工停課停市停航。全民檢測期間,就當打幾天風好了。至於是多少天,就要看我們怎樣「冧人堆」,怎樣集中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做檢測。

13. 金教授說:「然後他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700多萬人的檢測,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還要保證生活,每一樣對於香港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全民檢測可以怎樣盡快做? 2019年區議會選舉,投票時間15個小時,投票站610個,投票人數約300萬。投票過程中的排隊,核對身分,取票,劃票和投票的過程所需時間和做拭子檢測差不多。如果我們用全部票站做檢測站,大家扶老攜幼帶著身分證去做檢測,兩天做600萬人是可能的。如果一次不成功,我們要檢討,改進,再做,直至成功。

14. 剩下的問題就是做檢測的力量規模。內地城市基本上已經清零,有寬餘力量,有經驗,有成績。大陸、台灣和澳門三地基本上已經清零,全國只缺香港,如果我們提請求,相信中央會全力支持,全國集中部份力量就可以把香港清零這件大事辦好。香港清零後,兩岸四地是超大「氣泡」,海闊天空。

15. 最後還是要講政治。在今天的政經環境下,疫情曠日持久,對管治不利,對社會穩定不利。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央官員頻晤在港英資大班 高人:鼓勵大力投資香港和內地

2024年11月01日 16:35 最後更新:16:52

近期,中央官員頻頻會見在港的英資財團,包括太古、匯豐、怡和集團等,強調了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希望他們發揮優勢、積極作為,繼續大力投資香港和內地。

本周三(10月30日),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便會見了太古集團行政總裁施銘倫等一行人。崔建春讚賞太古集團長期深耕內地和香港,為促進香港繁榮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期待太古集團抓住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新機遇,深化與內地和香港投資合作,協助中英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而太古總裁施銘倫就表示,香港依然保持獨特優勢,太古集團堅定支持「一國兩制」,看好香港發展前景,將進一步擴大對內地和香港投資,並在國際上繼續說好香港成功故事,助香港鞏固國際化優勢和提升吸引力。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便會見了太古集團行政總裁施銘倫。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網站)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便會見了太古集團行政總裁施銘倫。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網站)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夏寶龍過去大半年不斷會見英資集團首腦,鼓勵他們多作投資。

本周一(10月28日),夏寶龍在北京會見了怡和控股執行主席班哲明等人。夏寶龍希望怡和集團以自身與香港共同發展的生動例證,增進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了解、堅定對香港的信心,繼續發揮優勢、積極作為,為香港保持繁榮穩定更好發揮作用。夏寶龍又對怡和集團一直看好中國和香港的發展,積極參與中國改革開放和香港經濟建設,努力為香港創造更加美好未來作出貢獻表示讚賞,重申中國政府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長期不變。

夏寶龍在北京會見了怡和控股執行主席班哲明等人。(港澳辦網站)

夏寶龍在北京會見了怡和控股執行主席班哲明等人。(港澳辦網站)

夏寶龍說,香港回歸以來,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包括普通法制度沒有改變,港人生活方式也沒有改變,中央政府將一如既往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所有在香港營商的企業實現更好發展。

事實上,夏寶龍在一個月內兩度會見了英資財團。本月18日他在北京亦會見了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一行人。夏寶龍對滙豐集團始終看好中國和香港的發展,着眼長遠、面向未來,積極參與內地和香港經濟建設表示讚賞,強調「一國兩制」方針從來沒改變也不會改變,將繼續支持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希望滙豐集團續發揮優勢,積極參與中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香港繁榮發展多作貢獻。

本月18日夏寶龍在北京會見了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等人。(港澳辦網站)

本月18日夏寶龍在北京會見了滙豐集團主席杜嘉祺等人。(港澳辦網站)

會面6日後匯豐積極行動。10月24日,滙豐銀行在官網發表聲明,匯豐香港分行將直接參與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滙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翌日就在北京的「Swift國際銀行業運營大會」上表示,此舉「是為回應客戶的需求」,將令海外企業客戶在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投資時更方便,有助降低成本,更明言「人民幣在全球的使用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去年夏寶龍於北京亦會見了中電集團董事局主席米高·嘉道理。(港澳辦網站)

去年夏寶龍於北京亦會見了中電集團董事局主席米高·嘉道理。(港澳辦網站)

其實早於去年,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已分別於北京會見了中電集團董事局主席米高·嘉道理,又在深圳與太古集團行政總裁施銘倫會面。

高人話,英資財團在香港及內地投資一向積極,中央官員過去一年,不斷跟這批老牌英資財團「大班」會晤,一方面希望透過多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另方面亦鼓勵他們多投資香港及內地;而英資財團反應積極,紛紛表示會加大在港及內地的投資力度,更表明看好香港及內地的發展前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