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到「校正回歸」 台灣抗疫高創意低成效

博客文章

從「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到「校正回歸」  台灣抗疫高創意低成效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從「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到「校正回歸」 台灣抗疫高創意低成效

2021年05月27日 19:35 最後更新:06月19日 10:15

看著台灣的疫情接連爆發,一邊對台灣同胞的慘況感同身受,另一邊對台灣官員的文化創意,大開眼界。

台北市爆疫核心地段萬華區,充斥著阿公店和茶館,這地區是台北的色情場所老區,從業員都是40、50歲以上。自從蔡英文於2016年上台之後,與大陸關係急速轉壞,大陸遊客劇減,蔡英文就搞出「新南向政策」,要吸引東南亞遊客來台,結果大開中門,讓大批東南亞妓女到台灣「揾食」,為萬華區色情事業注入年青「新血」,結果該區成為爆疫中心,出事後東南亞小姐自然不會主動投案,而是全台逃亡。新南向政策可謂「成果豐碩」。

萬華區出事,台灣的抗疫總指揮、衛福部長陳時中發揮他的文化創意,稱萬華區的買春活動為「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成功轉移注意。看著有基隆60多歲男子連續26天每天坐火車去台北萬華區,搞「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頓覺台灣人的聯繫確是「挺緊密」的。

陳時中的創意不止於此,他又創出「校正回歸」這個新名詞。初時大家都不太了解「校正回歸」是什麼東東。以為5月22日出現400宗「校正回歸」個案,只是一次過,以為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地方政府向上報告疫情的時候,因誤填資料或報告不及時或檢測延誤,漏報了一些個案,於是台灣一次過把漏報的個案重新公佈。

但其後見到台灣連續6日,差不多每天都出現200多宗「校正回歸」個案時,大家終於明白「校正回歸」這個名詞,真正創意不是文學上的,而是統計學上的。當每天都有近半數的個案「漏報」,幾天之後才報出,但又不計入當天的確診數字,就等於經常把每天的確診數字少報一半了。以今天(5月27日)為例,台灣新增401宗本地確診個案,另有266宗「校正回歸」個案,加起來已是667宗了。

台灣的統計創意在於世界各地從沒用過這種方式,去公佈新增確診數字。有些地區界定確診的標準有所改變,會調整確診數字,但都只會是一次性的。至於漏報或遲報的確診個案,全世界都會加到當天的新增確診數字,而不會分拆開來,不計入當天的確診數字。你不能夠不佩服台灣政府的文創思維。

說穿了,這些創意的背後,其實是想掩飾爆發疫情的尷尬。台灣自命為「抗疫優等生」,如今卻變成「抗疫留班生」,成為疫情重災區,而台灣一天的檢測量只有一萬多,以一個2300萬人口的地區而言,少得可憐。相信實際的染病人數比政府所公佈的確診數字多5倍也不止,估計台灣疫情,尚未見頂。

台灣那種「少檢測,少確診」的政治行為,客觀上影響了台灣的抗疫。例如金門縣為了防止新北市和台北市等疫情重災區的帶病毒者進入,定出進入金門的人要有3天內的核酸測試報告,否則就要即場進行檢測。結果該政策被陳時中以違反中央政策為由,完全廢掉。台灣政府任由帶病毒者在島內自由流動,而且不做檢測,就助長了病毒的散播。

台灣的抗疫方式,充滿了政治性,亦體現在疫苗的供應上。台灣的疫苗嚴重不足,當地多個地方政府想從大陸購入疫苗,但台灣政府卻諸多阻撓。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公開表示,大陸願意提供疫苗予台灣。但陳時中的回應是:「他們沒有在打的,我們有點興趣啦!他們在打的,我們不敢用啦!」

表面看,陳時中似乎是不想要國藥、科興和康希諾幾種內地在打的疫苗,只想要復星代理的復必泰疫苗,但當台灣南投縣想輸入復必泰疫苗,陳時中又說,「目前中國大陸還沒有核發復必泰藥證,其中不知道有什麼問題。」陳時中藉口多多,只是不想用大陸提供的疫苗而已。

最好笑的是,美國在台協會負責人儷英傑開召記者會,一方面拿出一個菠蘿出來挺台灣,另一方面被問到美國會否供應台灣疫苗的時候,他就輕微淡寫地說「台灣確診數目較低」,意思是「台灣自己可以搞掂,不用美國提供疫苗。」這個借台灣報細數作為美國不供應苗的藉口,已經夠台灣尷尬了。

台灣以政治態度、而不是以科學態度去抗疫,結局只有一個,就是令到台灣的疫情難以控制,受苦的只是台灣民眾。

盧永雄

Tags:

疫苗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不要資助潛逃者

2024年12月24日 18:07 最後更新:18:52

部分潛逃海外的港人,繼續發言鼓吹制裁香港及香港獨立,部分人藉此成為網紅獲取收益,但他們要為這此付出代價。

警方國安處在聖誕前夕,新增6名通緝人士,包括劉珈汶、鍾劍華、鍾翰林、何良懋、鄭敬基及張晞晴,其中藝人鄭敬基知名度最高,如今已經離港定居加拿大。這些人或許搞出不同組織,例如傳媒人何良懋就籌組了一個名為「香港議會」的組織,發動「公投」意圖實施「自決」。部分人就搞出一些社媒平台頻道,例如鄭敬基就操作一個名為「HongKonger Station香港台」的頻道,發布多段煽動分裂國家的影片,有些人就搞出一些在外國遊說制裁香港的政團,例如張晞晴搞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等等。

這些人的行動都是觸犯《香港國安法》的核心罪行。千萬不要以為這些人已潛逃海外,通緝對他們並無影響。他們去到一些會協助香港執法的地區,就有被捕的可能。甚至他們坐飛機經過這些國家的上空時,如果飛機因為機件故障被逼急降,他們都可能被捕。

通緝只是第一步,對早已被通緝者施行限制措施,就是進一步的行動。政府亦刊憲將已被通緝的許智峯、郭鳳儀、袁弓夷、郭榮鏗、任建峰、許穎婷以及邵嵐等7人,列為指明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潛逃者,向他們實施多種措施,包括禁止向他們提供資金或處理資金,禁止他們與不動產相關的某些活動,並且撤銷他們的特區護照等。另外亦計劃向許智峰提出財產沒收令,沒收他的犯罪得益。

如果這7個被通緝者,並未獲得其他國家的有效護照,他們就會變成一個無護照人士,想離開當地去世界各地搞顛覆中國的活動都很困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出,撤銷護照很有效,如果這些人沒有任何身份,就沒有利用價值,就會被用完即棄。他亦都質疑這些潛逃人士在2019年分裂社會,誤導青少年,「若佢地夜晚都睡得著,就是沒良心」。

普羅市民見到政府最新通緝6個涉嫌觸犯《國安法》人士,以及對另外已被通緝的7個人採取限制措施,一定要知所警惕。

第一,不要向這些人提供資金。這些被通緝人士不少在社交平台上開設頻道,甚至開設Patreon戶口眾籌。香港市民千萬不要向這些被通緝人士提供資金或捐款給他們,亦不要以為網上的行為「神不知、鬼不覺」,每一個網上的行動都會留下數碼足跡,到時被警方追查到就悔之已晚了。

第二,不要轉發這些人的反動訊息。這些人在網上發布帖子或影片,如果對違法帖子點讚、留言支持甚至轉發他們的訊息,甚有可能觸犯《國安法》或《維安條例》,特別是《維安條例》當中的煽動罪。其實英國在今年的暴動當中,以煽動罪起訴的多名人士,部分甚至只是在煽動暴亂的帖文上點讚,並沒有留言,最後都被定罪入獄。在香港進行類似行動,亦有很大機會觸犯《維安條例》的煽動罪。如今政府已經有言在先,事先警告市民不要以身試法,到時出事後就不要說「怎知點個讚都會坐監」。

第三,不要和這些被通緝者聯絡或協助他們處理任何事情。這些被通緝人士的通訊會被警方緊密監控,不要以為他們身在海外,與他們WhatsApp聯絡一下無問題,或者有些人和這些被通緝者本來是朋友,或會接到他們指示幫忙處理這樣或那樣的事情。小心這些行為會和他們觸犯《國安法》相關罪行有關。與這些人聯絡並協助他們做一些事情,亦有可能會犯法,犯上「協助及教唆」之罪。

總的而言,政府通緝這些涉嫌觸犯國安法的人士並採取限制措施,有助制止他們繼續進行損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亦有助遏止相關的煽動訊息繼續在香港散播。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