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日兩天在全港各區,出現了許多以往不常見到的商界大佬等人站街,原因是選舉委員會第5界別的港區人大及政協當然選委,發起在全港各區擺設近千個街站,以“落實愛國者治港 推動良政善治”為主題,宣傳他們對市民的綱領及新選舉制度,並聆聽市民意見。
此一景象,少見卻意義非凡。
我歸納一下市民的留言,如果分兩大類:
一類是政治議題。
市民普遍是支持香港落實國安法,讓香港重回穩定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秩序,安心才可樂業。只要一提起這個議題,多數人都說知道這個法案,知道這是中央為香港做了件好事。
有市民留言寫“我對香港前途充滿信心,主因有國安法,有法治精神!”香港人的心跡、心聲,讓我們看到香港的穩定基本盤。
一類是民生議題。
許多市民留言比較集中的是,希望香港政府要帶領社會各界參與大灣區發展、多建公屋、多些關注弱勢社群、解決醫療睇病難等等意見。
這些留言很街坊,但很貼地,讓不少社會精英觸摸到社會跳動的脈搏,從雲端走入凡間。以後有時間,選委們還會再做,這不是包辦政府的職能,相反是把握民情更好地督促政府,落實“愛國者治港”的目標,達致良政善治。
過去一周,中央先後發佈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化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重大規劃 ,《跨境理財通》也於9月11日正式啟動、深圳市政府也將於下個月在香港出售政府債券,這是香港市場首次為內地地方一級政府直接出售離岸債務。
利港政策一浪接一浪,不知道香港政府能否及時理解、拿出配套方案,因為這涉及香港未來中、長遠的發展方向。
相反,在街站中許多市民主動和我們聊天,說最近國家給了香港許多有利政策,香港應該如何跟上內地深化改革開放的步伐,紛紛提出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建議。
的確,往往智慧就在民間。
第一,大家希望香港要加快融入大灣區。
前海合作區對香港而言,將是最重要的接駁位,新界北與前海合作區只有一灣之隔,位置戰略,有必要因應新形勢新變化,重新規劃。
此前,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就曾提出,香港新格局應是“南金融,北創科”(點擊閱讀),這是融入大灣區的一種新思維。
既然深圳已經重新調整規劃,香港的城市發展格局,也應該主動形成一個北連前海的全新發展區。
市民還說,香港要視“前海方案”是機遇不是競爭。
深圳的科創產業已經初具規模,若要成為國際一流的先進科創中心,少不了現代服務業的合作,這正是香港的長處,也正是香港適逢其時地融入其中,“以我之長,補他之短”。
第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應是“借風讓我上青天”。
“跨境理財通”的推出,可以為國家未來的跨境金融合作提供有益的實踐。
目前,人民幣在資本專案尚未開放的子專案已經所剩不多,隨着中國經濟規模的持續擴張,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人民幣有條件在不長的時間內實現資本項目的完全可兌換。
中央讓香港先行先試,必定會更有效地鞏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如果香港這一步走穩了,我們無懼來自新加坡的金融競爭。
第三,香港是國家通往世界的一個重要門戶,深圳則是對接這個門戶的內地城市,對深圳和大灣區而言,前海合作區未來正是與港對接、通往世界的關鍵接駁位。
香港迄今已有超過1.1萬間港企在前海落戶,實際利用港資226億美元,此外當地還有青年創業基地。
許多市民表示,因為香港在防疫方面落後於內地,使兩地封關一年半,同樣也讓香港的對外視窗關閉了一年半。現在必須要急起直追,儘快把與內地的關口打通,讓大家重回大灣區大展拳腳。
第四,利用好深港兩地連結地,釋放大量土地解決市民住房問題。
過去總是將新界北當作邊陲地帶,許多精英在一定程度上,認為保留一片過境地,或者是緩衝地,這樣有利維護“兩制”。
現在市民認為這些看法已經大落後于兩地融合的發展趨勢。當兩地合作形成新的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業充實了,交通便利了,大家還有什麼擔心不選擇在“邊陲”居住?
市民的呼聲,也是民間的智慧,希望政府聽一聽,可行的就予以吸納。
前不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與深圳的協作,需要整體規劃發展,下月《施政報告》將會觸及有關計畫。
我們期待政府拿出智慧和擔當,回應市民的呼聲。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