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邁向碳中和 建築物節能潛力大 零碳高樓見曙光 住宅耗電量可減半 商廈效果更顯著

社會事

邁向碳中和 建築物節能潛力大 零碳高樓見曙光 住宅耗電量可減半 商廈效果更顯著
社會事

社會事

邁向碳中和 建築物節能潛力大 零碳高樓見曙光 住宅耗電量可減半 商廈效果更顯著

2021年11月04日 03:47 最後更新:11:54

建築物耗能佔本港碳排放量逾6成,若成功節能省電,可減低發電廠運作量,為碳中和踏前一大步。港大零碳實驗室總監潘巍曾研究本港高樓大廈達致零碳的可行性,得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可將住宅樓宇的用電量減半,雖未達致零碳,卻比政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下稱《藍圖》)定下2至4成的減電目標為高。潘巍解釋,本港天氣潮濕炎熱,建築物須同時處理抽濕及製冷,加上人口密度高,建築物要達致零碳的難度,遠比外國為高,認為科研界未來須增加跨學科的創新研究,讓零碳高樓不再是空中樓閣。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節能綠建是《藍圖》的一大方向,本港發電廠所產生的電力,9成用於建築物內,根據統計處資料,去年6成4的電量用於商業樓宇,住宅則佔近3成。港府過去推出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及政府建築物節能等措施後,估計2020年的用電量,比2015年減少百分之4.7。《藍圖》亦訂立中期及長期目標,以2015年為基準,期望在2050年或之前,商業樓宇用電量減少3成至4成,住宅樓宇則減少2成至3成。

「最佳化」方案省一半電

港大零碳實驗室總監潘巍在2018年就本港高樓大廈達致零碳的可行性發表研究,報告選取一幢樓高40層的公屋,以及一幢樓高26層的商廈作研究對象,過程先量度大廈目前的總耗電量,然後仔細檢視建築物的空間及耗能裝置的用電情況,循增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及改善建築物能源效益兩方面,計算出建築物的減碳潛力。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報告將減碳方案分為「短期」及「最佳化」兩個階段,前者為建議大廈採用的節能電燈、節能電器及太陽能光伏裝置清單,屬目前市場已普遍使用的產品,意味措施可即時執行,節能效果短期見效;後者所得出的節能效果,則採用尚未於市面流通,屬最新科研裝置的實驗室數據,以估算傾目前科技之力可達致的最高減排效果。潘巍以選取的公屋樓宇為例,其每平方米的耗電量為每年106.6度,在「短期」方案下,耗電量可減至79.8度,而「最佳化」方案則可進一步降至53.9度,耗電量減少近一半。

港濕熱高廈多 節能難度高

商業樓宇的節能效果更為顯著,原本每平方米的耗電量為每年282.4度的樓宇,耗電量在採用「短期」方案後,可減至175.5度,「最佳化」方案更可跌至120.2,耗電量減少5成7。雖然研究只分析兩幢建築物的耗電量變化,但潘巍認為,本港商住樓宇可應用研究內的建議,達致相近的節能效果。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近年全球積極研究建築物零碳,外國亦有不少零碳建築落成,惟潘巍坦言,以目前的科技水準,要將香港的高樓大廈變成零碳建築仍不可能。他曾檢視全球600多個零碳建築,發現主要位處溫帶及寒帶地區,樓高普遍不多於3層。反觀香港人口密度高,需要建造大量高樓大廈才能應付城市生活需求,而高樓大廈林立為本港建築物使用太陽能發電帶來挑戰。此外,本港天氣長時間潮濕炎熱,建築物需同時處理抽濕及製冷,相比外國只需考慮室內保暖,香港的節能難度明顯更加艱巨。

小規模供冷系統 能源效益更佳

「雖然現在傾科學的力量,只可以減少接近三分之二的建築物碳排放,但樂觀地看,距離2050年還有29年,我們尚有時間思考如何解決最後三分一的碳排放。」潘巍認為,除了要求市民學習節約用電,科研界未來可思考如何加強玻璃的隔熱性能,減低室內冷氣用電量、加強電器節能效果、減少電力在運輸過程的損耗、提升發電效率等,以趨向碳中和。

為建立具能源效益的空調系統,港府在啟德設立區域供冷系統,利用海水在中央供冷站製造冷凍水,再通過配水管網絡,把冷凍水輸送區內的非住宅樓宇,作空調之用。潘巍表示,區域供冷系統的原理與酒店的中央冷氣相若,採用中央供冷系統的用電量,無疑比每家每戶自行開冷氣更節約能源,日後的新發展區值得仿效。然而,若系統規模過大,冷凍水在運輸期間易造成能源損耗,影響製冷效果。他認為較理想的做法,是以一兩幢樓宇或小區的規模,提供共用的中央供冷系統,將可達致更佳的能源效益。

港大零碳實驗室總監潘巍表示,本港炎熱潮濕的天氣為建築物節能帶來挑戰。 

港大零碳實驗室總監潘巍表示,本港炎熱潮濕的天氣為建築物節能帶來挑戰。 

往下看更多文章

灣仔識「碳」館開幕 大嘥鬼教人實踐低碳生活

2024年09月23日 10:58 最後更新:10:58

前身是舊灣仔郵政局的識「碳」館周日(22日)正式開幕,為人熟悉的「大嘥鬼」化身減碳特工隊隊長,教導市民如何從衣、食、住、行實踐低碳生活。

識「碳」館仍保留舊灣仔郵政局的郵箱擺設。巴士的報記者攝

識「碳」館仍保留舊灣仔郵政局的郵箱擺設。巴士的報記者攝

以碳中和為主題 設4大展區

識「碳」館是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展館,館內保留舊灣仔郵政局的原有建築風格及部份富歷史價值的擺設,新設的四大展區則注入了互動體驗元素,分別是大嘥鬼禮賓室、識「碳」探索室、大嘥鬼辦公室及識「碳」小花園。

大嘥鬼禮賓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大嘥鬼禮賓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識「碳」探索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識「碳」探索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大嘥鬼禮賓室設有互動螢幕,讓市民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養成低碳習慣;識「碳」探索室則介紹四大減碳策略:淨零發電、節能綠建、全民減廢及綠色運輸;大嘥鬼辦公室可讓市民參與多元主題活動及工作坊等;識「碳」小花園設有綠化牆身及由本地廢棄木材升級再造而成的座椅,能讓市民體驗回收重用,升級再造的環保概念。

大嘥鬼辦公室會舉辦多元主題工作坊。巴士的報記者攝

大嘥鬼辦公室會舉辦多元主題工作坊。巴士的報記者攝

識「碳」小花園設有綠化牆身及由本地廢棄木材升級再造而成的座椅。(圖片來源:識「碳」館)

識「碳」小花園設有綠化牆身及由本地廢棄木材升級再造而成的座椅。(圖片來源:識「碳」館)

黃傑龍:可同時減碳及想嘆

左起: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環境運動委員會副主席及宣傳工作小組召集人李進秋、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黃傑龍、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鄭錦鐘、識「碳」館營運及管理機構新生創意有限公司顧問吳衛霞、環境及生態局社區關係總監黃耀光及大嘥鬼。巴士的報記者攝

左起: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環境運動委員會副主席及宣傳工作小組召集人李進秋、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黃傑龍、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鄭錦鐘、識「碳」館營運及管理機構新生創意有限公司顧問吳衛霞、環境及生態局社區關係總監黃耀光及大嘥鬼。巴士的報記者攝

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黃傑龍致辭時表示,市民注重環保其實是為了人類的生存及幸福,「你可以做到嘅嘢盡量做,唔一定係要高溫之下唔開冷氣,辛苦自己。反而係可以嘆住做,可以舒服啲去做到減碳,最緊要係負責任地用(資源)。」黃傑龍又指出,市民在衣食住行四方面可以做到減碳效果,假如在飲食方面較難,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得好一點。

可透過網頁預約導賞團

識「碳」館現時接受個人及團體預約導賞團,市民可透過識「碳」館網頁登記預約。

識「碳」館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221號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 - 早上10時至下午6時(除農曆新年初一、二外);農曆年除夕、冬至、平安夜 - 早上10時至下午4時;星期一、農曆新年初一、二 - 休館
查詢電話:9100 9590
個人及團體預約:https://www.knowcarbonhouse.hk/tc/visit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