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追查病毒源頭與調查官員犯錯同樣逼切

博客文章

追查病毒源頭與調查官員犯錯同樣逼切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追查病毒源頭與調查官員犯錯同樣逼切

2022年01月10日 14:29 最後更新:14:33

一場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舉辦的生日百人宴,有180多名政界人士出席,其中有13名政府官員、20名立法會議員,若干選委會成員。

由於有出席者染疫,至使部分人要隔離檢疫。

洪為民生日宴

洪為民生日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發表聲明表示,她已指示所有接受檢疫的官員不宜繼續履行職務,須用自己假期檢疫,並已指示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陳國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負責詳細調查相關官員有否違反紀律,待調查工作完成後,會對有關官員採取適當行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要求詳細調查13名高官赴會細節,正研究從嚴處理。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要求詳細調查13名高官赴會細節,正研究從嚴處理。

此舉有如引爆了水下魚雷,掀起了輿論大浪!

不可否認,一名不知天高地厚、才50歲出頭的人為自己舉辦“洪門夜宴”,廣邀各路政商界人士,作威顯擺,給建制派帶來災難性的政治後果,必定引起社會的議論紛紛。

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當年邵逸夫先生已近百歲,許多社會人士都希望前往道賀邵先生百歲高夀,感謝他為社會作出無私的捐獻。

客觀而言,邵先生不是中國包括香港在內最有錢的人,但捐獻的錢額可以說在當今有錢人中,是數得上的大慈善家。

我當時很景仰邵先生的助人精神,擬跟隨朋友前去賀壽,以表崇敬之意。

邵先生很客氣地說,大家工作都很忙,我是個在家休息的老人,不要麻煩各位專門跑一趟了。閉門謝絕了各位好友。

邵逸夫先生無論貢獻、受人尊重的威望,都在“洪門夜宴”主賓之上,但真正的慈善家就是這樣的低調,他寧可把每分錢用到扶助有需要的人身上,絕不給自己多花一分金錢;他尊重每一位社會人士,絕不因自己而浪費他人一分光陰。

他永遠值得我們紀念和學習。

回看這次事件,如此高密集的官員、立法會議員、選委會成員,以及一些政協和人大出席一個生日派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香港政治生態,缺乏正向能量,造成市民對官員、對議員及從政人士的觀感很差。他們本應以身作則,嚴守紀律,堅守崗位,與市民齊心協力,打贏這場疫情戰。

可惜事與願違,這一不幸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用他們的努力才能作出彌補。

“洪門夜宴”可以從多方面進行總結,從中吸取教訓,這是後話。當前香港第五波疫情已經形成,據專家所講,已經有若干條隱形傳播鏈延伸到社區,可能會在更大範圍出現病例。

香港政府如何應對,是又一次嚴重考驗。但從特首兩次記者會和7日晚發出的聲明,均將工作重點放在嚴厲斥責出席派對的官員,將查找的重點也放在有多少官員出席。

我認為,如果用特首的用語,處理疫情要“快狠准”,那麼特首這兩天的工作焦點要調校一下。

如果香港決心防疫工作跑得比病毒傳播更快,重點應該是查病毒源頭比查人犯錯更逼切;如果“快狠准”,應以霹靂手段開展全民檢測,查出病例,切斷傳播鏈,儘快、儘早達至清零。

多名專家已經表示,Omicron病毒傳播快,在外國的傳染率以倍計增長。

香港由於國泰機師、空少從國外將病毒帶回港,才兩周已經進入社區,僅僅半個月,病例已經增至2百多宗,其中有一名到訪過港九多間超市的理貨員,隱形傳播鏈已經撒播各區。

中大專家許樹昌表示,本港社區出現多條傳播鏈,第五波疫情已形成,若病毒基因排序未能找出兩宗源頭未明確的傳播鏈,疫情或一發不可收拾。

面對如此快速變化的疫情,香港政府應該重啟全民檢測。

立法會全面消毒

立法會全面消毒

內地防疫有西安模式、上海模式、河南模式,不妨看看鄰近的深圳,1月7日公佈新增兩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馬上在多個地區展開全民核酸檢測,有協助做檢測的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表示,深圳快速進行全民檢測,找出潛在染疫者,值得香港借鑒。

香港政府不但不進行全民檢測,而且連願檢盡檢也做不到。

有市民因為曾和密切接觸者接觸,1月7日去到油塘社區檢測中心想檢測,但中心職員話如果市民沒有收到檢測通知,又沒有去過指定的高危地方,想做檢測就要自費240元去做。

政府這個檢測規定,明顯不適應已經殺到港的第五波疫情的實際需要,即使不進行全民檢測,也應鼓勵市民,願檢就可以盡檢,儘量快、儘量多地找出潛在染疫者,才可以快速控制疫情。

剛傳來消息,天津市1月8日發現兩例,9日即宣佈全市全員檢測,快速查找毒源。同樣是大城市,不妨觀察兩地區哪個更快達至病例清零。

春節快到,市民希望過一個愉快、健康的假期,香港政府可以滿足市民的新春願望嗎?

民政事務局局長 徐英偉

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陳積志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許正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 陳浩濂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 鍾偉強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政治助理 張曼莉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 胡健民

警務處處長 蕭澤頤

廉政專員 白韞六

入境事務處處長 區嘉宏

教育局局長政治助理 施俊暉

發展局政治政助理 馮英倫

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 蕭嘉怡

香港電台普通話台主持人 楊子矜

*香港廠商聯合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王詩雅

醫生、楊子矜丈夫 朱偉星

香港菁英會女主席 曾鳳珠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  吳宏偉

無綫新聞記者 郭詠欣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大學拓展) 汪揚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綠色建築及環境研發部總監 吳池力

歌手 漢洋

民政事務局媒體主任、《東張西望》前主持 黃穎君

*為已經/初步確診人士

作者︰

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拉動經濟懂投資,還要懂消費

2024年12月16日 14:37 最後更新:14:44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國內外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上周召開了,從發表的公告要點看,中央提出:將盡力穩住房市和股市,增大財政刺激;將採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把刺激消費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這些提法多年來少有,令市場鼓舞。當然如何落實穩定房市股市,如何鼓勵消費,是絕不容易的。

我作為實體經濟的企業家,感受到中央提出的政策調整,比較貼地,摸到了社會體感溫度。儘管未來幾年仍是經濟轉型期、困難期,但我對中央的政策方向和決心,以及政府的執行能力充滿信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很豐富,從我自身的感受想講幾點看法。

第一,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明年頭號任務。

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其中一個顯著特點,從政府到企業,對於如何投資,尤其是以拉動投資來應對幾次經濟危機,都做得駕輕就熟;對於如何消費,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有人將中央過往的政策作對比,去年的提法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今年則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足見此次對消費端政策的重視,是抓住了解決當前經濟下行的要害。

相關提法包括“促進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著力提振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還包括一些立足中長期的政策方向,如“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等。

懂投資,還要懂消費。

如何提振消費,中央不是從原則到泛談,而是講得很具體。

包括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專案。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等等。

由此可見,不論是明年還是未來5-10年,擴大內需將是中國經濟的最重要任務。

而在擴內需中,首先是“大力提振消費”。

今年中央已採取行動,以國家補貼名義刺激消費,以及補助困難群眾資金共下撥2000億元,其中在家電以舊換新方面,政府補貼131.7億元從而帶動銷售約691億元,取得了倍數的增長。

這一成效可以預計,2025年仍將推行“國家補貼”,有專家估計會增加至3000億,“補貼”的行業和場景也會增多。

對於這一政策帶動的消費市場,值得投資者、供應方以及消費者重點關注。

第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

俗稱推動經濟的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外貿),不會因大環境變化而放棄,只是側重、先後會有所調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步推進服務業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推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

會聽音才會辯出重錘聲。

一般而言,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是指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制度型開放”應包括: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推動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談判進程,壯大外貿新動能;通過穩妥推進與更多國家商簽互免簽證協定等方式,強化外貿企業服務保障,説明外貿企業穩定、開拓海外市場,穩住商品貿易基本盤;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等。

所有這些,特別是服務貿易正是香港的優勢。

香港的國際貿易中心地位,法治體系、會計準則、營商規則早已與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接軌。

從香港角度看,當下如何重點是以優勢鍥合內地企業新一輪的“出海潮”,從中達到雙贏。

前不久,由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助推“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產業鏈協同發展聯盟”,由香港承擔第三方檢測及專業服務,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打造ISO國際標準引領的品牌集群,聯合內地多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中藥材網上貿易平臺,提升中醫藥產品和服務的國際認可度和話語主導權,推動中醫藥全產業鏈高品質發展。

這是一個由香港聯手內地,共同開拓外貿市場的很好案例。

第三,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整治“內卷”,在過去中央層面提及不多,說明中央開始注意到“內卷”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障礙。

事實上,不少企業沒死在創新或銷售的路上,卻死在了“內卷”格籠中。

價格也是價值。

近幾年我看到,不少電商平臺往往“價格內卷”、“素質內卷”,不斷進行“鬥平”、“鬥爛”的惡性競爭。

從大到汽車、光伏等新興產業,小到奶茶、咖啡等飲料市場,內卷式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率下降,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會拖欠上游款項、壓低供應商價格,這些行為不僅破壞產業鏈穩定,還會導致整個產業生態惡化,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存,不但不能讓市民享受有質素的消費,更影響了中國品牌的存亡。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了有關問題,相信來年中央會加強整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