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秀肌肉變跌一交 美軍這次在南海跌得很慘啊!

博客文章

秀肌肉變跌一交 美軍這次在南海跌得很慘啊!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秀肌肉變跌一交 美軍這次在南海跌得很慘啊!

2022年01月26日 11:48 最後更新:11:57

美國又跌飛機了!

不過,這次跌的機可不簡單。而是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上的F-35C艦載機。

更多相片
美媒大幅報導此次意外。

美媒大幅報導此次意外。

F-35C戰鬥機資料圖。

F-35C戰鬥機資料圖。

美國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海的演習結束後進入南海。

美國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海的演習結束後進入南海。

美國戰機在航母上起飛。

美國戰機在航母上起飛。

美國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去年在南海出事。

美國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去年在南海出事。

從墜機的機型,到墜機的地點,以及當時戰機執行的行動來分析,都透出了非一般的信號。

如果再聯繫之前美國核潛艇在南海水面下發生的「神秘碰撞事故」,美軍如此高頻率地進入南海「秀肌肉」,卻接二連三發生重大事故,五角大樓在向解放軍展現什麼水平?

美媒大幅報導此次意外。

美媒大幅報導此次意外。

據美國CNN在24日發出消息,美國太平洋艦隊一架F-35C戰鬥機在「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降落時在甲板上發生事故,飛行員彈射逃生,然後被美軍直升機救了回來。事故造成包括飛行員在內7人受傷。

F-35C戰鬥機資料圖。

F-35C戰鬥機資料圖。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事發海域位於南海。

美國太平洋艦隊當天在一份聲明中稱,受傷7人中包括飛行員,其餘6人是在航母甲板上受傷的。目前飛行員狀態穩定。另有3名傷者被送至菲律賓馬尼拉的一處醫療設施,其他3人在航母上接受治療後目前已無大礙。

美軍還沒有提供事故原因的詳細情況,以及F-35C戰鬥機損毁的情況,但從飛行員要彈射逃生來看,事件非常嚴重,戰機應該是降落失當,硬摔在航母甲板上。事故發生時,飛行員正進行日常飛行操作。而美太平洋艦隊的聲明說,「飛行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美國一架F35C戰機造價8000萬美元(6.2億港元),單是飛行員的頭盔也要43萬美元(335萬港元),飛行員彈射連頭盔跌落海中,經海水淹浸的頭盔肯定要報廢,未知機身損毁有多嚴重。

那麼,在這次事故發生後,「卡爾·文森」號航母會不會暫停在南海的訓練,目前還不清楚。

這次「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南海的演習,是美日兩國10艘軍艦於本月18日到22日在沖繩以南、菲律賓海舉行演習「秀肌肉」後的行動。

美國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海的演習結束後進入南海。

美國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海的演習結束後進入南海。

參加此次演習的包括美軍「卡爾·文森」號和「林肯」號這兩個航母打擊群,以及「美利堅」號和「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戒備群,其實就相當於兩個准航母群。加上日本的「日向」號直升機航母。

在菲律賓海的演習結束後,「卡爾·文森」號和「林肯」號這兩艘美國航母又跑到南海興風作浪。

美國戰機在航母上起飛。

美國戰機在航母上起飛。

這是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抵達亞太地區以後,首次參加大規模的雙航母演習。據美國軍事媒體24日報道,美國海軍航母編隊23日已經進入南海地區進行訓練。美軍一位高級指揮官說,「這是為了讓盟友放心」。

美國國防部表示,由「卡爾·文森」號和「林肯」號帶領的兩個航母打擊群,將在南海進行包括反潛作戰、空中作戰和海上攔截作戰在內的演習,以加強戰備。

美國海軍有史以來,首次在中國周邊海域部署兩個都搭載了F-35C隱形艦載機的核動力航母。「卡爾·文森」號和「林肯」號,也是美國海軍目前僅有的兩艘能搭載F-35C的航母。

同樣,參加了演習的「美利堅」號和「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能搭載F-35B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隱形戰鬥機。也就是說,美海軍這次同時有4艘搭載F-35戰鬥機的「閃電航母」在行動。而且,目前都派遣到了亞太海域,中國周邊,可見美軍劍鋒所指。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於 2021年8 月 2 日離開母港聖地亞哥進行最新部署。其載機不僅包括 F-35C,還包括EA-18G型「咆哮者」電子戰機和 E-2D 改進型「鷹眼」空中預警機。

F-35C是美海軍未來最重要艦載戰鬥機,最突出特點時隱身能力強,雷達探測距離遠,4個內置彈艙可搭載空空導彈和精確製造炸彈。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於去年夏天才首次部署了F-35C 戰機,是第一個配備F-35C艦載機的現役航空母艦,總共配備一個中隊F-35C隱身艦載機,包括12架F-35C艦載機。

這次F-35C戰機突然發生事故,估計原因是美國航母上的人員對剛接收的這種第五代隱形艦載戰鬥機還不太熟悉,在艦載機降落航母這個比較複雜的環節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磨合。

另一方面,南海的海況十分複雜,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實現航母艦載機的穩定起降,本身難度就不小。美軍本來是想秀一下自己的強大能力,結果卻演砸了。

當然F-35C作為一款新型艦載機,其本身可能也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一些突然出現的問題很難避免。

美國仗著自己航母多,在世界到處耀武揚威,發生這種跌一交的事情並不少見。

1月24日發生的F-35C著艦降落事故,至少是近幾個月來發生在「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的第5次重大航空事故。

去年11月22日,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機跟隨「卡爾·文森」號在菲律賓海上空進行訓練,右側發動機起火,以單發動機的方式返回母艦。算是有驚無險。

11月24日,「卡爾·文森」號搭載的一架MH-60R反潛直升機,在訓練期間其AN/AQS-22吊放式聲納意外與纜索分離了,導致聲納掉落海中。

11月29日,「卡爾·文森」號航母上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機在訓練中,飛行員接到「機身安裝附件驅動 (AMAD) 壓力警告」,發現其中一具發動機出現問題,導致需要以單發動機進行緊急降落。

12月31日,一架CMV-22B「魚鷹」傾轉旋翼運輸機在飛行甲板停放時,右邊發動機起火。

這5起事故都是「A」級,意味著損失嚴重,而且其中3起是發生在一周之內。

美國在南海頻繁炫耀武力,出現的也不止戰機。

美國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去年在南海出事。

美國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去年在南海出事。

去年10月2日,在美國海軍服役23年的「海狼」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康涅狄格」號(SSN-22),「在水下撞擊到一個物體」。這起事故發生在南海,而且11名艇員受輕傷至中度非致命傷。

當時美軍搞得很神秘,對核潛艇撞到什麼物體是閉口不談。而且,美海軍當時沒有進一步透露這起水下碰撞事故的細節,也沒有說明該潛艇遭受了什麼損傷,只是以一句「美國潛艇並沒有與另一艘潛艇相撞」搪塞。

無論如何,美國這次南海秀肌肉變成跌機事件,還要跌這樣先進昻貴的戰機,真是面子丟盡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祝融號」火星車收集數據研究發現:火星35億年前可能存在海洋

2024年11月13日 15:06 最後更新:15:31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學術期刊《科學報告》近日發佈一篇論文,透過分析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顯示,火星表面發現的一些岩石沉積物可能來自於35億年前的古代海洋,推測在火星歷史早期,火星北半球可能短暫存在過海洋。

據《南華早報》早前報道,中國太空技術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天問一號」任務發回的數據,發現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存在與古代海洋近岸帶相符的地形特徵,例如凹錐、多邊形溝槽和沉積通道。

《科學報告》論文透過分析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火星表面發現的一些岩石沉積物可能來自於35億年前的古代海洋。

《科學報告》論文透過分析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火星表面發現的一些岩石沉積物可能來自於35億年前的古代海洋。

研究人員也測定了研究區域岩石沉積物的年代和物質組成。他們根據這些數據推測,烏托邦平原可能在大約36.8億年前發生過洪水,形成了淺海和深海環境,但這片海洋在「地質學上很短的時間內」凍結,形成了一條海岸線,並在約34.2億年前消失。

報道引述了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表示,研究區域可分為南部水或冰含量較少的淺海單元,以及北部水或冰含量較多的深海單元,他對英國《新科學家》雜誌表示,即使在淺水區,水深也可能達到600米,但沒有足夠的數據來估計古代海洋的最大深度。

理大研究助理教授 Sergey Krasilnikov認為,水中含有大量淤泥,從而形成了沉積物的分層結構。他推測,火星在歷史早期可能擁有一個「更厚、更溫暖」的大氣層。

「祝融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拍攝的照片。(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

「祝融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拍攝的照片。(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

但論文強調,「祝融號」的觀測資料仍無法作為火星古代海洋存在的直接證據,但發現烏托邦平原南部可能存在大量水體,將增進人們對火星氣候演化的認識。

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行星地質學專家Mathieu Lapotre稱,早期火星是否存在過海洋依然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對探索火星環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這項新研究為未來火星探測提供了方向,人們可以透過火星任務進行檢驗。

先前已有許多證據支持曾有水在火星表面流動的假設,例如美國「毅力號」火星車的著陸地點傑澤羅隕石坑被認為可能存在過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指出,傑澤羅隕石坑有明顯的三角洲和河流痕跡,可能在35億年前形成一個湖泊。

今年8月,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分析了NASA「洞察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

有學者分析了NASA「洞察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AP圖片

有學者分析了NASA「洞察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AP圖片

根據「洞察號」收集的火星地震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火星地震波穿過岩石的速度,與充滿液態水的破碎火成岩的匹配度最高。分析顯示,這個「水庫」位於火星地殼中部岩石的微小裂縫和孔隙中,距離火星表面約10至20公里。

美國「Space.com」網站指出,科學家對火星古代海洋有很多猜測,但只有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才有可能探明火星環境演化的真相,因為科學家可以在地球上用更多儀器進行詳細分析。

今年9月,中國國家太空總署宣布,「天問三號」火星採樣返回的實施時間將由2030年前後提早至2028年前後。「天問三號」任務計畫使用兩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分兩次發射「天問三號」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和登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