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好像生活在一個平行宇宙。
早上(1月27日)聽電台,政府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成員、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表示,葵涌邨新增個案逐漸回落,顯示家居隔離及強制檢測措施有效,邨內疫情似乎開始受控。孔繁毅又認為,假如未來一星期疫情受控,可在過年後一星期微調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食肆晚市延至晚上8時,4人一枱等,但全面恢復可能仍需要數星期。
聽完感覺良好,主要記得「疫情受控」4個字。
下午睇政府疫情記者會,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指出,過往7日只有單位數字的本地確診個案,惟最近4日每天錄得逾百宗個案,顯示社區個案多,當中包括酒店群組衍生的Omicron群組(源頭是43歲巴基斯坦女子在油麻地絲麗酒店檢疫時感染)及倉鼠群組衍生的Delta群組。政府針對每個個案都積極追蹤,希望盡快找出相連個案,同時亦用了污水監察的方法,重點地去追查個案,現時逾30宗個案仍是源頭不明,估計社區上有數十條隱形傳播鏈。
聽完有數十條隱形傳播鏈,主要有「疫情失控」的感覺。
在這個平行宇宙中,是考驗我們批判性思考的好時候,到底信那一個好呢?
香港這一波疫情是這樣發展的。
1. 先講病毒。由開始只有國泰空姐、空少傳入的Omicron原型變種病毒(即「BA.1」),變成再有43歲巴基斯坦女子在檢疫酒店感染的Omicron「BA.2」型變種,「BA.2」毒株傳染力比「BA.1」強1.5倍; 出現更易傳播的Omicron「BA.2」,已經是一個可能大爆發的警號。葵涌邨的爆發,就是由巴基斯坦女子的丈夫在那處拾荒時散播。
與此同時,另一條和倉鼠相關的Delta病毒傳播鏈又開始爆發。若然有人認為Omicron病毒只是感冒不用太緊張,我要提提他們,正在散發的Delta病毒殺傷力大很多。近日南韓防疫當局比對當地感染Omicron或Delta病毒的患者數據,發現Delta病毒致死率有0.8%,Omicron病毒致死率為0.16%,Delta病毒致死率是Omicron的5倍!現在最危險的是Delta傳播鏈。
彩雲邨長波樓爆疫,今日(1月27日)新增18宗初步陽性個案,大廈暫累計錄得22宗個案,傳播的是Delta病毒,懷疑源自女保安,她的兒子曾在旺角通菜街I Love Rabbit購買倉鼠,之後確診,再傳染母親。Delta病毒正在擴散中。
2. 再講傳播鏈。香港由只有極少量不明源頭個案,後來每日有幾宗,到今日有30宗。每一個不明源頭個案背後有可能都有一條隱形傳播鏈,還有很多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未被發現,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估計社區上有數十條隱形傳播鏈,真是有估少無估多了。
初步結論是孔繁毅教授的樂觀分析,真不知從何而來。或許這也是選擇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由於主觀上希望疫情受控,所以只注意到「葵涌邨新增個案回落」,看不到其他地區爆到七彩。
3. 又講講阻斷措施。政府第一波公布增加社交距離措施,控制不了疫情。後來延長到2月4日年初四,再附加了學校停課,疫情仍然未受控。2月4日放寛晚市堂食固然是笑話。
今日黃昏特首林鄭月娥宣布,由於疫情嚴峻,社交距離措施將延長14日至2月17日,即大年初四無法放寬防疫。但從2月5日開始,入境者檢疫期由21日縮短至14日,之後7日要醫學觀察及多次檢測。
政府延長社交距離措施至2月17日是合理之舉,唯一不明白是為何要在疫情爆發期間放寛入境者檢疫期,由21日縮短至14日。雖知Omicron潛伏期較短,Delta潛伏期較長,如只有Omicron流行縮短入境檢疫可以理解,但Delta仍在境內外散播,為何要在抗疫「倒瀉籮蟹」時縮短入境檢疫期。難道真是夾硬都要找一個措施來放寬?
結論是在大爆發時期,香港不進行全民檢測,又沒有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恐怕失控的疫情,還是會繼續失控。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