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安理會譴責俄羅斯議案 除中國外阿聯酋和印度為何投棄權票?

博客文章

安理會譴責俄羅斯議案 除中國外阿聯酋和印度為何投棄權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安理會譴責俄羅斯議案 除中國外阿聯酋和印度為何投棄權票?

2022年02月27日 18:00 最後更新:18:09

據外電報道,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外交部2月26日發表聲明,呼籲烏克蘭「立即緩和緊張局勢,停止敵對行動」。

數小時前,聯合國安理會就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輪任主席、常任理事國俄羅斯一票否決,而阿聯酋與中國和印度投了棄權票。

阿聯酋與中國和印度在安理會譴責俄羅斯決議草案投票中棄權。

阿聯酋與中國和印度在安理會譴責俄羅斯決議草案投票中棄權。

阿聯酋外交部在聲明中沒有提到俄羅斯,而是呼籲各方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並著重強調保護平民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必要性。

「我們來自中東,深切地意識到穩定的地區安全環境,以及緩和緊張局勢、外交和對話的關鍵重要性。同樣,根據經驗,我們理解需要包容和協商的程式,」聲明稱。

根據俄羅斯外交部的推特消息,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阿聯酋外長謝赫·阿卜杜拉·本·扎耶德將於週一訪問莫斯科時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在安理會投票之前,這位阿聯酋高級外交官還接到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電話,布林肯談到了「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國際回應來支持烏克蘭主權的重要性。」

最近這段時間,烏克蘭危機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有些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危機不斷加劇的情況下,不但不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反而打算利用本次烏克蘭危機來對中國進行圍攻,之前澳洲總理莫里森指責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上「默不作聲」和「置身事外」,不對俄羅斯的行動進行約束。

另外一個撒克遜國家也加入到攻擊陣營中,並且更加過分地將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攪在了一起。近期,在慕尼克安全會議上,英國首相約翰遜直接將烏克蘭危機和台灣問題聯系在一起,對中國大陸「開火」。約翰遜聲稱,如果西方國家不對烏克蘭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進行支持,那麼將會對全球國際秩序造成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其中非常有可能會對台灣問題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英國首相約翰遜。

英國首相約翰遜。

在約翰遜看來,如果全球都不對俄羅斯的「入侵」行為給予譴責和制裁的話,那麼這種行為將會「適用」於台灣問題,因為中國大陸也很有可能會參考俄羅斯的做法對台灣地區發動軍事打擊,這也是英國「決不允許」的。很顯然,約翰遜沒有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烏克蘭問題和台灣問題存在本質的區別,前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因為國際問題進行較量發生衝突,美國和西方國家理論上是可以進行幹預和介入。但是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大陸的內政,是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任何國家和地區都無權對中國的內政進行干涉和指手畫腳。可以說,約翰遜的這番言論,其實就是對一中原則的挑戰。

只是讓約翰遜沒有想到的是,印度外長會在烏克蘭問題和台灣問題上「力挺」中國。在約翰遜發言之後沒多久,印度外長蘇傑生表示,這種模擬「讓我很不舒服」。蘇傑生指出,任何事情都存在關聯,但是任何事情也都存在本質上的區別,不同問題有不同的歷史淵源、脈絡和參與者,如果生硬地將一個模式套用在另外的一個事情中,非常容易造成誤導,這對於印度來說是非常值得重視。這也為印度後來在安理會投棄權票埋下伏筆。

印度外長蘇傑生。

印度外長蘇傑生。

分析人士認為,印度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力挺中國,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印度的「不結盟」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印度一直都拒絕在台灣問題上表態,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印度會跟隨美國和西方國家利用台灣問題向中國開火,美國和西方國家在台灣問題上信口胡謅沒事兒,反正隔得遠,但是印度與中國接壤,在台灣問題上激怒中國,顯然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克什米爾和孟加拉問題。印度選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開火,本質是希望不將矛頭引到自身身上來。當初孟加拉國為什麼可以獨立,印度其實最清楚,如果西方國家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國圍攻,那無疑是在質疑和否定當年印度為孟加拉國獨立做的一切,最終甚至可能會直接在亞太地區引發危機和動蕩,這對於印度來說並沒有好處。

綜上所述,印度外長「力挺」中國的本質,還是為了維護印度在亞太地區的權益而已,真指望印度為了中國跟西方國家唱反調基本上不可能實現。而英國也要明白,中國大陸是不允許任何外部干涉勢力在台灣問題上指手畫腳,想在台海問題上謀求政治利益,只會招來中國大陸的強硬反應。

其實在美洲,也不是所有國家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走。

當地時間2月25日,美洲國家聯合發表了一項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的聲明。包括美國在內的21個國家: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伯利茲、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格林納達、危地馬拉、圭亞那、墨西哥、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裡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委內瑞拉,都表示支持這一聲明。

投贊成票的成員國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違反了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規定中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侵犯他國的主權、領土完整、政治獨立以及其他合法權益」。

美洲國家組織主席Luis Almagro

美洲國家組織主席Luis Almagro

但阿根廷和巴西拒絕簽字,阿根廷外交部表示:美洲國家組織的這個聲明,對呼籲和平解決衝突沒有作用。雖然遭到眾多「質疑」,但阿根廷政府表示:我不簽字,我也不會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的軍事行動而制裁俄羅斯。

儘管玻利維亞沒有出現在簽署名單中,但該國駐美洲國家組織大使Hector Enrique Arce在會上表示:玻利維亞反對暴力,主張回到談判桌旁。

外交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杜魯多內憂外患 「明白已無留任之路可走」

2025年01月06日 13:32 最後更新:13:40

內有政治勢力逼宮,外有特朗普施壓和羞辱,已擔任加拿大總理一職超過九年的杜魯多深陷「內憂外患」,消息指杜魯多擬1月8日前辭去執政黨黨魁。

杜魯多。AP資料圖片

杜魯多。AP資料圖片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當地時間1月5日援引三名消息人士報道,預計杜魯多最早將於本周一(1月6日)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消息人士强調,他們不確定杜魯多究竟將在何時宣布辭職的計劃,但表示,預計他將在本周三(1月8日)舉行的一次重要全國黨團會議之前宣布。

其中一名近期與杜魯多交談過的消息人士表示,杜魯多意識到他必須在與自由黨黨團會面之前宣布辭職消息,以免顯得他是被本黨議員們趕下台的。消息人士稱,目前仍不清楚杜魯多是會立即離職,還是會繼續擔任總理直到新黨魁選出。自由黨全國執行委員會負責决定領導層事宜,計劃本周(很可能在黨團會議之後)舉行會議,而推選杜魯多繼任者的計劃也尚未確定。  

推選臨時黨魁,還是競選新黨魁?

除了這三個消息人士,《環球郵報》還援引第四個消息源稱,他們相信杜魯多將會繼續擔任看守總理一職,直到選出新的自由黨領導人。然而,包括阿爾伯塔省自由黨人喬治•查哈爾(George Chahal)在內的多位議員已表示,他們傾向於選出一名臨時黨魁。上周,查哈爾已就此請求致信黨團同事。

與杜魯多保持聯繫的第四個消息源告訴《環球郵報》,如果杜魯多辭職,並不是因爲他認爲自己不再是領導自由黨的合適人選,而是因爲他得出的結論是——黨團不再支持他,他已經沒有繼續留任的道路可走。

報道稱,自由黨目前有兩種選擇:一是根據全國黨團的推薦任命一位臨時黨魁;二是舉行一場縮短時程的黨魁選舉。不過,若要舉行黨魁選舉,總理需要向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提出國會休會的請求,但憲法專家表示,這一點無法保證。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杜魯多與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討論了後者是否願意出任臨時黨魁和代理總理的問題,但如果勒布朗計劃參加黨魁競選(如預期所示),那麽這一安排可能無法實現。另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讓杜魯多繼續擔任總理直到選出新黨魁是合理的,這樣他就可以處理應對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及其25%的關稅威脅。

另一名自由黨消息人士稱,黨魁競選至少需要三個月,黨章要求更是至少需要四個月。此外,黨魁競選需要足够的時間來確保是一場真正的競爭。國家行政部門意識到,較短的時間可能會導致錯誤的選擇,該消息人士淡化了臨時黨魁的提議,指出加拿大現代史上的在任首相從未以這種方式交出領導權。

杜魯多政府,去年就已經「搖搖欲墜」

杜魯多在2015年領導自由黨首次贏得聯邦衆議院(下議院)選舉並出任總理,後於2019年和2021年兩度連任。

由於民衆對物價上漲和住房危機的不滿情緒,反對黨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此前也嚴厲批評杜魯多政府無力解决生活成本上升、住房危機和犯罪等問題,杜魯多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自去年夏天以來,其政黨也在政治上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去年9月4日,加拿大新民主黨宣布終止與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簽署的「供給和信任協議」,這項協議承諾在議會信任投票中支持自由黨,確保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少數政府能够繼續執政,直到2025年10月底的大選。9月25日,加拿大反對黨針對總理杜魯多的不信任動議未在議會獲得通過,杜魯多因此得以繼續執政。

然而,杜魯多的危機並未就此結束。過去18個月的一系列民意調查顯示,自由黨很可能會在未來大選中被保守黨擊敗。近期,在被問及誰是加拿大總理的最佳人選時,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排名第一(31%),其次是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辛格(13%),杜魯多僅排名第三(11%),比去年12月初下降了4個百分點。

去年12月16日,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突然宣布辭去內閣職務,理由是她與杜魯多就如何應對美國關稅威脅等議題存在分歧。

在此之前,方慧蘭一直被認爲是杜魯多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並一度被吹捧爲杜魯多的「潜在繼任者」。加拿大電視台(CTV)認爲,方慧蘭的辭職,對於本就不受歡迎的杜魯多政府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打擊」。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也說,方慧蘭此舉「令人震驚」且「史無前例」,對民調大幅下滑的杜魯多來說「是灾難性的」。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AP圖片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AP圖片

去年12月20日,杜魯多的關鍵盟友、加拿大新民主黨領袖辛格公開表態將採取行動,於今年1月27日在下議院結束冬季休會後提出對自由黨政府的不信任動議。如果所有反對黨都支持該動議,杜魯多將在擔任加拿大總理長達9年多後卸任,並將舉行大選。

內憂外患壓垮「加拿大州州長」

與此同時,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也有越來越多的議員要求他辭職。此前,包括大西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自由黨地方黨團,有大批議員要求杜魯多下台。自由黨在下議院擁有的153個席位中,這三個地區占據了其中的131個。

AP圖片

AP圖片

外界認爲,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也可能會加速杜魯多的下台。加拿大反對黨,甚至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的成員都認爲,杜魯多在反擊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上做得不够。

去年11月25日,特朗普揚言要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以解决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此後,特朗普多次嘲諷加拿大可以成爲美國的「第51個州」,杜魯多可以當「州長」。去年聖誕節當天,特朗普甚至「補刀」稱,他心目中的下一任「加拿大州州長」人選,是冰球運動員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

《環球郵報》指出,可能角逐自由黨黨魁的候選人包括: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外交部長喬美蘭(Melanie Joly)、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交通部長阿尼塔•阿南德(Anita Anand)等人。

過去一年的民調支持率顯示,反對黨保守黨對執政黨自由黨有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安格斯•里德研究所1月3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杜魯多的領導下,自由黨只有13%的選民支持,但如果新領導人上台,數字確實會發生改變。如果方慧蘭上台,21%的選民將把票投給自由黨,這在接受測試的領導人候選人中是最高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