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送不送坦克支援烏克蘭 德國政府分歧大

博客文章

送不送坦克支援烏克蘭 德國政府分歧大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送不送坦克支援烏克蘭 德國政府分歧大

2022年04月09日 14:57 最後更新:15:00

德國總理朔爾茨目前已推遲做出是否向烏克蘭援助“高端坦克”的最終決定,這個決定朔爾茨希望德國不做「出頭鳥」,計畫與其他盟國商量之後再統一行動。

但這個決定卻引來內部分歧,突顯了德國聯合執政聯盟脆弱的一面。

美國“政客”新聞網歐洲版報導稱,朔爾茨的猶豫引發了其執政夥伴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的不滿,有不少議員公開敦促他快點“交付坦克”,稱德國如此躲閃難以體現其在歐盟和北約中的領導地位。甚至,有德國智庫學者稱,德國依賴俄羅斯天然氣遭受眾多批評,如今應通過送烏克蘭坦克“彌補”一下。

除了德國內部分歧,援助烏克蘭坦克也面臨一些實際問題。報導稱,首先德國需要教烏克蘭士兵使用和維護這些坦克,並供應彈藥和零部件,這些涉及複雜的後勤問題。其次,援助的坦克大部分是退役軍用物資,送往烏克蘭之前必須要進行翻新。

德國的內部“分裂”

德國現任政府目前是三黨聯合執政,除了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還包括綠党和自由民主黨。“政客”新聞網指出,向烏克蘭提供高端坦克的計畫是由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及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推動,兩人都是綠党高級成員,他們計畫向烏克蘭援助約100輛德國坦克。

按照原定安排,朔爾茨將于本周對這一援助計畫作出最終決定,不過現在決定的時間被推遲。

朔爾茨表示,自己必須要與歐盟與北約的盟友們進行協調後才能做出抉擇,他希望德國和其他國家能以相同的方式為烏克蘭提供此類軍事支援,大家都不要“沖過頭”(rushing ahead)。他認為德國一旦在這一問題上“扮演特殊角色、選擇特殊道路”將釀成“嚴重錯誤”。

報導稱,朔爾茨的執政聯盟夥伴對他的猶豫感到沮喪。儘管內閣成員沒有就此公開批評朔爾茨,但是有不少議員直言不諱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德國綠党議員、聯邦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主席霍弗雷特(Anton Hofreiter)對“政客”新聞網稱,“我贊成儘快廢除德國內閣的不(對外)提供重型武器的決定”。他認為,重要的是,德國應該在北約和歐盟中展現“領導地位”,而不是躲在其他國家後面。

德國自由民主黨(FDP)議員、聯邦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斯特拉克-齊默爾曼(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在接受《斯圖加特報》採訪時也敦促朔爾茨儘快向烏克蘭交付坦克。德國最大反對黨右翼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多數議員也持相似觀點。

甚至,位於德國柏林的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智庫主任托爾斯滕·本納(Thorsten Benner)認為,德國此前由於依賴俄羅斯天然氣而飽受各國批評,如今德國應通過提供坦克來“彌補”這一點。他表示在俄烏問題上“我們至少也得有個領先的地方”。

援助坦克的實際問題

除了德國內部的意見不一,送坦克給烏克蘭也面臨著一些實際的困難。

報導稱,援助烏克蘭的坦克將由德國國防公司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提供。德國方面可能考慮的是援助100輛“黃鼠狼”系列(Marder)配備反坦克導彈的坦克殲擊車。不過也有消息稱,可能會援助“豹”系列(Leopard)主戰坦克,或者地對空獵豹式(Gepard)防空坦克。

不過不論援助哪種坦克,首先面臨的就是後勤問題。德國官員們表示,德國需要訓練烏克蘭士兵們使用這些坦克,教機械師們維護它們,並確保彈藥和備件的供應。

斯特拉克-齊默爾曼稱,這些操作不能在烏克蘭本土進行,因為根據國際法,一旦德國這樣做就等於加入了戰爭。

第二個問題是,萊茵金屬公司基地裡的坦克大部分是退役的軍用物資,如果將它們運往烏克蘭,就必須將其進行翻新。此外還有一種解決方法,就是將德國軍隊中服役的相同型號坦克發送到烏克蘭,然後再用翻新的坦克補充軍隊的坦克。

德國國防部一名官員警告稱,調用軍隊坦克可能會影響德國在北約組織內的直接軍事能力。

烏克蘭駐德大使的態度

德國方面因為各種問題停滯不前,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Andriy Melnyk)表示不滿。他在7日接受德國廣播電臺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希望能接收“黃鼠狼”系列、“豹”系列及獵豹式各種德國坦克。

他表示:“名單就在那裡,德國政府知道它們,但不幸的是,直到今天它仍然保持沉默。”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4月6日,梅爾尼克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彙報》採訪時稱“我要非常明確地表示,俄羅斯是我們的敵國;就目前來看,所有俄羅斯人都是烏克蘭的敵人。”他語氣強硬地指出,把俄羅斯人分為“好人”和“壞人”不是他所關心的事情。

梅爾尼克的話遭到了不少質疑。有人指責他是一個“種族主義者”。目前德國政府方面尚未對梅爾尼克的言論予以置評,不過德國《Stem》週刊直言他的評論“過激”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北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情報機構滲透南亞有多深入? 看孟加拉政變就知道

2024年11月22日 12:08 最後更新:12:13

印度媒體《星期日衛報》(The Sunday Guardian)近期披露的一份文件,將一項由美國在背後支持、旨在策劃孟加拉政權更迭的「倡議」暴露於世人眼前。

2019年初這一「倡議」啓動後,美國官僚與各相關組織相互配合,共同對孟加拉的政治格局施加影響,動搖時任孟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的領導地位。

孟加拉前總理哈西娜。AP資料圖片

孟加拉前總理哈西娜。AP資料圖片

該項「倡議」主要是由「國際共和研究所」(IRI)負責執行,「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為其提供資金支持,清晰凸顯出外國勢力干預他國內政所帶來的不安影響。

該文作者賽琳娜·格林(Selena Green)、馬赫什·德巴塔(Mahesh Ranjan Debata),揭示了此前孟加拉政治風波背後的美國因素。以下為內地「南亞研究通訊」官方賬號編譯的全文:

一、PAIRS 計劃:政權更迭模板

這份名為「促進問責制、包容性、韌性支持」計劃(以下簡稱PAIRS)的戰略目的是削弱印度對孟加拉的政治影響。從相關內部文件可看出,該計劃是美國支持那些對其有著重大地緣政治利益國家內部民主體制、政治改革整體議程的組成部分。在USAID和NED的大量資金支持下,PAIRS計劃持續了將近兩年(確切而言是22個月),直至2021年1月才結束。期間,該計劃通過提供宣傳贈款、開展藝術項目、支持民間社會組織等一系列舉措,增強當地民眾政治參與,並為反專制勢力擴張提供支持。

PAIRS計劃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類似於美國在全球範圍內支持的其他抗議活動。在孟加拉,美國與伊斯蘭大會黨(Jamaat-e-Islami)等宗教極端主義組織以及由美國資助的「公民社會」團體合作,直接導致街頭暴力抗議,進一步加劇孟國內部緊張局勢。同時,這些公民社會團體充當了「持不同政見者」的公開代表,使受美國支持的政黨能夠在混亂中伺機壯大。

這其中的主要參與者,包括達卡大學的學生,如納希德·伊斯拉姆(Nahid Islam)和努斯拉特·塔巴蘇姆(Nusrat Tabassum),他們與美國、歐洲的「民主」倡議存在關聯。這種對教育機構的滲透行為,展現了外國利益集團借助當地參與者推進自身議程的過程,具有廣泛影響力。

極端分子領導的街頭陣線與學生抗議活動相互配合,反映出西方媒體認可的一種全球模式。例如,《衛報》曾對美國在東歐支持的政權更迭行動進行報道,詳細介紹了非暴力反抗行為影響當地選舉的過程。

與PAIRS計劃相關的「地緣政治考量文件」,揭示出美國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對印度在孟加拉長達十年的影響力進行制衡。美國將印度政府對孟時任執政黨人民聯盟(Awami League)的支持描述為「存在問題」,試圖重塑南亞的政治動態,進而影響孟加拉的內政及印孟關係。上述舉措反映出美國在更廣泛地緣政治戰略中的精心謀劃,凸顯地區政治的複雜相互作用。伴隨地緣政治格局的演變,這些計劃致使孟加拉等國的民主、主權受損,外部影響有可能重新界定其國內的政治權力動態。

二、國家民主基金會受到審查

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的活動在國內外均遭到廣泛批判。前美國國會議員羅恩·保羅(Ron Paul)指責該基金會濫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去支持與美國利益相符的外國政客。他認為,NED 此舉看似是「促進民主」,實則是利用「軟資金」 操控外國選舉,嚴重違反了美國法律。

從歷史視角來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那些頗具爭議的做法曾遭受嚴格審視。回溯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會議員巴尼·弗蘭克(Barney Frank)就曾提議削減NED的資金,認為政府不應該將納稅人的錢,用於支持外國工會等帶有政治意圖的活動。

此外,《紐約時報》曾對國家民主基金會(NED)破壞海地民選政府,致該國陷入局勢動蕩的行徑進行報道。該報前記者斯蒂芬·金澤在《紐約書評》中透露,NED與中央情報局(CIA)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合作,支持那些能夠助力推翻對美國不利政治力量的勢力。這凸顯了一種干預主義模式,即試圖以犧牲當地民主與穩定為代價,增強「敵人的敵人」的力量。

除在孟加拉境內的活動外,NED還對中國台灣地區的活動予以資助。2022年,NED與民進黨相互勾結,共同舉辦了一場號稱「團結民主力量,應對所感知到的威脅」的全球大會。2023年7月,NED主席戴蒙·威爾遜(Damon Wilson)在與「台獨」頑固分子關聯緊密的「台灣民主基金會」20週年慶典上,向蔡英文頒發「民主服務獎章」。這再度凸顯出NED支持符合美國利益政治運動的策略,存在使台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甚至引發衝突的風險。

然而,受NED資助的組織往往面臨諸多內部挑戰。以「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以下簡稱世維會)為例,該組織正深陷領導層性騷擾醜聞。雖然《NOTUS新聞》已經對此事進行了報道,但是世維會一直未對這一嚴重指控給予回應,更沒有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當前,該組織正在進行領導層換屆,但有幾名候選人卻無故缺席,由此可見,其內部矛盾已然逐漸展露。

儘管NED明確禁止對政治競選活動提供資助,但其卻成功操控尼加拉瓜、蒙古等多國選舉。此外,NED在推翻東歐國家民選政府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並且對委內瑞拉反對派組織予以資助,這一系列行為凸顯出其扶持符合美國利益的政權上台的用心。

三、總結

NED參與孟加拉PAIRS計劃等行動,反映出外國干預破壞民主進程、國家主權的大趨勢。在地緣政治動態持續變遷的背景下,針對這些行為本身及其對美國戰略所指地區的民主穩定前景的影響展開批判性評估,具有重要意義。以「促進民主」之名行謀求政權更迭之實,這一現象引發了有關「強國在塑造他國政治未來過程中應承擔責任」的嚴肅倫理問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