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夢華錄》重現宋代「茶百戲」 技藝更勝咖啡拉花?

歷史長河

《夢華錄》重現宋代「茶百戲」 技藝更勝咖啡拉花?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夢華錄》重現宋代「茶百戲」 技藝更勝咖啡拉花?

2022年07月14日 18:11 最後更新:22:00

古裝劇《夢華錄》在內地熱播。故事背景是北宋年間,劉亦菲飾演的女主趙盼兒在江南水鄉錢塘登場,茶藝精湛的她開了一家湖畔茶鋪,與男主顧千帆的初遇也從茶盞間開始。

隨著劇情發展,趙盼兒與兩位姐妹將錢塘的茶鋪開到了都城東京汴梁(現河南省開封市)。劇中花了不少篇幅展現宋代的茶文化,來看看宋代喝茶有多講究。

更多相片

一、點茶

中國的茶文化從唐朝開始快速發展,唐朝流行「煎茶」,到宋代「點茶法」成為了主流,日本茶道亦源自宋代點茶。「點茶」與「焚香、掛畫、插花」一起並稱為宋代「四藝」。

在《夢華錄》裡,女主趙盼兒的趙氏茶鋪被稱為「錢塘第一」,即使獨坐一隅,茶客也絡繹不絕。

「點茶」的出現讓整個烹茶的過程變得有戲可看,飲茶從前期工作就開始衍生出視覺美感。《夢華錄》裡趙盼兒取的是泉水烹茶,且現場將餅茶碾成細粉末,現碾現點。「點茶」首先講究「煮水不煮茶」,等待水燒到 90 度左右,在提前溫熱過的茶盞裏放入細茶粉與少量沸水,使其形成濃膏狀茶湯。

初到東京看見人們仍用「煎茶法」對待細嫩的雙井白芽茶時,趙盼兒便親自上手點茶。接下來,一邊緩慢加入更多熱水,一邊用茶筅或茶匙轉著圈擊打茶湯,古人稱之為「擊拂」,茶湯上層會隨之浮起泡沫,整個這一系列動作就是「點茶」的「點」。

茶湯上泡沫的分布決定著一杯茶的優質程度,《延福宮曲宴記》裡形容優者是「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

二、茶百戲

點茶法讓茶湯浮起泡沫,這些泡沫讓更重要的茶藝美學出現——茶百戲。「茶百戲」又叫「湯戲」或「水丹青」,「下湯運匕」,以茶湯上的泡沫為畫紙,用小勺形狀的工具為畫筆,小勺蘸水,以水為墨在茶湯上作畫。

茶百戲融合了茶藝與水墨畫技巧,寥寥數筆就讓山水、事物栩栩如生。在不了解茶百戲時,很多人會將其與咖啡拉花混淆,但不同於在咖啡上疊加牛奶作畫的手法,茶百戲只需要清水就能讓層次出現,變幻圖案。且用茶筅攪拌後,茶百戲圖案會消失,再次注水,畫作又會出現。

唐朝時茶百戲就已出現,宋徽宗對茶百戲的熱忱讓其發展達到高峰,但茶百戲並沒有一直傳承,反而漸漸沒落了。直到 2009 年,中國首位茶學專業國際交流員章志峰才恢復了茶百戲的技藝,2017 年茶百戲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鬥茶

點茶法造就的茶湯泡沫不僅讓藝術性極強的「茶百戲」有施展空間,也鋪墊了「鬥茶」之風。「鬥茶」也叫「茗戰」,在唐朝就已出現,宋時達到巔峰。蘇東坡還寫過:「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從上層階級到民間,全民「鬥茶」。「鬥茶」一來比拼「茶色」,當時「白茶為貴」,宋徽宗推出鬥色標准——「以純白為上真,清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二來主要比拼的是茶湯泡沫的優劣,細膩程度和持續時間是決定要素,當時用「咬盞」一詞形容。如果泡沫細膩濃厚,就會與茶盞盞壁咬合,不會輕易出現水痕,且能蓋住底下的茶湯顏色。「咬盞」的時間越長,則越有可能贏得「鬥茶」的勝利。第三點則是比拼「茶味」,《夢華錄》也用接近一集的時長展現了「鬥茶」盛況。

四、團茶與散茶

品茶除了欣賞茶藝,最關鍵的當然是茶葉的品質。

北宋時期最頂流的茶品當屬產於建州(今福建建甌)的北苑官焙(貢茶)。這是一種源於唐代福州研膏茶工藝的蒸青緊壓團茶。在《夢華錄》裡提到的「龍鳳團茶」多見於宮廷,這是宋代興起的小茶餅,印有龍鳳圖案。歐陽修就在《歸田錄》裡明確寫過:「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團茶做工復雜,在使用時也費心費力,因而的確只適用於宮廷。

在民間,即使是普通的茶餅,也需要碾衝調抹等程序,很多老百姓為生活忙碌,來去匆匆,根本等不及,便興起了「散茶」。《夢華錄》裡正是因為有「散茶」的需求,才有了茶坊的多功能升級。「散茶」並不復雜,將茶葉放到茶盞中,衝入沸水,便是一盞茶。時至今日,「散茶」的形式仍然被大家使用著。

此外茶點也是宋代飲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果的香甜中和茶的苦澀,讓飲茶的層次更加豐富。

說到飲茶的美學,自然也繞不開「茶器」。在《夢華錄》裡,一開始並未講究茶器之美,直到茶坊升級為走高端路線後,趙盼兒想到用名貴的茶盞來盛好茶,提高質感與價格。

宋代茶器由金、銀、銅、鐵、瓷、石等各種材質製作,但瓷器依然是所用最多的。宋代崇尚簡約的美學,為世人周知,這在茶器中也可見一斑。宋人取法自然,看劇中出現過的茶盞,也大都沒有繁復冗餘的花紋裝飾,以整體造型和釉色為關鍵元素。由於當時崇尚「白茶黑盞」,黑釉瓷的發展也在宋代達到新的高度,尤其是福建建窯的黑釉茶盞(建盞)最受宮廷喜愛。

從《夢華錄》窺看宋代的飲茶生活,處處皆是美學講究。

往下看更多文章

小鹿慘死獵狗口 「至死不悟」倒血池

2024年10月21日 20:00

「至死不悟」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在《道意》中有提及:「求乞福願,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很久以前,在深山一隅有著這麼一處寧靜之地。高聳入雲的槐木、層層疊疊的樹冠、相雜不純的槐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光影斑駁。深山郁郁蔥蔥,自然少不了水源。宛如銀色絲帶的溪流從山巔流淌而下,而潺潺溪水聲中偶爾會聽到小鹿蹄聲回蕩。

《抱朴子》為東晉時期葛洪所著,分為內外兩篇,後來被道教作為經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對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而《內篇》是葛洪對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煉方法的闡述。(網上圖片)

《抱朴子》為東晉時期葛洪所著,分為內外兩篇,後來被道教作為經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對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而《內篇》是葛洪對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煉方法的闡述。(網上圖片)

這麼一片翠綠寶地,獵人當然不會放過。他每天都會到訪森林,並以狩獵為生。然而,今天不太一樣,他在茂密的樹林中,不經意地發現了一只受傷的小鹿。本來應該馬上把它綁起來賣到市場去,但一看它嬌小無助的身姿,獵人一下子就心柔了。他一手把小鹿扛到肩上去,決定把小鹿帶回家喂養。

雖然獵人對它心生憐憫,但家中的獵狗卻是對它垂涎三尺。不過獵人溫柔地照顧下,小鹿也漸漸地適應了新的生活。獵狗在獵人的訓練下,似乎也收起了獠牙,願意跟小鹿友好相處。就是這樣,獵食者與獵物在這形成了一種奇妙卻和諧的共處關係。

葛洪,人稱葛仙翁,是晉朝時代的醫學家、製藥化學家和煉丹術家。他在中國哲學史、醫藥學史以及科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網上圖片)

葛洪,人稱葛仙翁,是晉朝時代的醫學家、製藥化學家和煉丹術家。他在中國哲學史、醫藥學史以及科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網上圖片)

儘管小鹿把獵狗當成自己的同伴,但並不是所有獵狗都能抑制自己嗜血的野性。一天,小鹿從家裡看到了屋外的聚集了一群野生獵狗。雖說不是家中的獵狗同伴,但那歡鬧嬉戲的氣氛卻是十分相像,所以小鹿想也不想,馬上衝了出去。外頭的獵狗見肥羊上門,毫不猶豫張大了口,一口咬上小鹿的咽喉。頓時,血花四濺,倒地不起。小鹿死前努力的睜開雙眼,想問新朋友怎麼變得如此兇猛,可是落在它眼睛的永遠是獵狗囂張恣意的笑容。可憐的小鹿,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

深山(網上圖片)

深山(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至死不悟」這個成語,意思是到死也不醒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