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高級官員坦承對俄制裁收效甚微? CNN:就連沙特都買俄油

博客文章

美高級官員坦承對俄制裁收效甚微? CNN:就連沙特都買俄油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高級官員坦承對俄制裁收效甚微? CNN:就連沙特都買俄油

2022年09月18日 14:43 最後更新:14:55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美制裁俄羅斯的成效備受質疑,就連美國高級官員都忍不住承認,制裁效果「不太理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多名美國高級官員,稱他們對制裁措施未能重創俄羅斯經濟而感到失望。雖然俄國經濟在4月至6月期間,較去年同期萎縮約4%,但數字仍遠低外界預測的15%。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相關報道。CNN官網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相關報道。CNN官網截圖。

報道提到,歐美原定通過制裁,迅速切斷俄羅斯的軍費來源,使到俄方難以繼續向烏克蘭投入軍事力量,同時提高俄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引發國內輿論抵制普京政權發動的俄烏戰爭。

然而,事實卻證明,俄羅斯經濟的彈性遠遠超過拜登政府預期,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給春夏兩季能源價格高漲,令俄方獲得創紀錄的收入。

CNN引用芬蘭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報告,指俄羅斯通過化石燃料出口,在俄烏衝突爆發的頭100天內,獲得了930億歐元的收入,其中61%是歐盟進口,這筆收入遠超俄烏戰爭的支出。

另一原因是,西方國家低估中印等國購買俄羅斯能源的意願。有美國政府官員向CNN證實,就連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之一的沙特阿拉伯都開始以「折扣價」購買俄羅斯石油,將俄油用於本國發電廠,自己生產的石油則賣給其他國家。

美國制裁專家傑森·布拉紮基斯表示,拜登政府的算盤是,制裁能迅速產生效果,對俄羅斯經濟造成巨大傷害,但他們顯然誤解和高估制裁的方式。「制裁確實讓俄羅斯經濟縮水了,但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程度。當然,也沒有達到讓俄羅斯人坐到談判桌前的程度」。

除此之外,歐洲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也削弱了制裁效果。儘管歐盟已於今年6月批準第六輪對俄制裁方案,決定逐步對俄油採取禁運措施,但美國官員正遊說歐洲採取別的方案,擔心禁運會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增加俄羅斯的收入。

美國財長耶倫。AP圖片。

美國財長耶倫。AP圖片。

美國財政部宣布,七國集團(G7)財長已就限制俄羅斯石油價格達成協議。美國財長耶倫表示,期待在未來數周內確定價格上限的具體實施方案。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德國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她「堅信」現在是時候對俄羅斯天然氣設定價格上限了。

同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以技術故障為由,宣布完全停止「北溪-1號」管道天然氣運輸。CNN指出,這將導致歐洲國家不得不面臨因能源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

CNN引述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說法稱,「美國多年來一直警告歐洲,遠離俄羅斯能源,但他們不願意這麽做,直到為時已晚。」亦有官員認同制裁不理想,但短期效果不佳早在歐美的意料之中。原因在於制裁本來是「一場長期遊戲」,以「長遠效果」為目標而規劃。

有美國官員認為,制裁措施能有效地削弱俄羅斯的經濟和工業能力,「基本上,到今年9月,我們將面對一個在經濟上比現在要衰弱得多的俄羅斯」,又批評普京政權正操縱統計數據,俄羅斯經濟的萎縮程度可能更大一些。有人甚至認為,俄羅斯政府或許能在未來兩年,維持目前的政府支出水平,但當政府出現赤字,將會對俄羅斯社會造成嚴重衝擊,因為公司倒閉,沒有太多積蓄的人,已經無法領到工資。

一名歐洲高級官員則稱,「我們一直認為俄羅斯經濟會受到衝擊,俄羅斯當然會努力減輕衝擊,但隨後經濟和工業生產就會受到持續的影響,這是我們現在非常清楚的事情」。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AP圖片。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AP圖片。

9月13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堅稱,歐盟對俄制裁就像「節食減肥」一樣,即使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也不能放棄。

只不過,有多國政要對此表示懷疑。匈牙利議會議長拉茲洛·凱弗指,由於制裁造成的經濟損失,歐盟是俄烏衝突中的「輸家」,塞爾維亞武契奇則警告,如果歐盟繼續採取針對俄能源的制裁措施,其結果可能是俄方完全停止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屆時歐洲都會沒氣可用。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虧損逾11億美元 歐洲「電池一哥」Northvolt陷困境 未來要靠中國完善產業鏈?  

2024年09月18日 15:58 最後更新:16:19

最近,歐洲本土電池企業Northvolt計畫裁員,並延後產能建設以渡過虧損困境。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表示,政府不會入股,該公司的未來必須由民間決定。

長期以來,歐洲想擺脫對中國動力電池的依賴,將Northvolt視為「全村的希望」。惟現時Northvolt經營陷困境,對歐洲來說是不小的挫折。

歐洲想擺脫對中國動力電池的依賴,Northvolt的出現被視為全歐的希望。惟現時該公司經營卻陷入困境。

歐洲想擺脫對中國動力電池的依賴,Northvolt的出現被視為全歐的希望。惟現時該公司經營卻陷入困境。

Northvolt成立於2016年10月,隨即備受全歐關注,一方面歐洲冀擺脫對中國動力電池的依賴;另方面,Northvolt創辦人均是Tesla的高層主管,創業團隊堪稱「夢幻隊」。而歐洲希望透過扶持Northvolt,實現動力電池「自給自足」。因此, Northvolt受到資本追捧,ABB、西門子、雷諾、大眾、寶馬、歐洲投資銀行等企業巨頭與投資機構紛紛跟投。據統計,成立不到8年,Northvolt融資數量超過10宗,總額高達150億美元。

之後,更受各國政府「偏愛」。2017年,歐盟成立了電池產業聯盟工作小組,為歐洲電池製造商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2022年,Northvolt就獲得了來自歐盟的1.55億歐元建設資金;2024年1月,德國政府又拿出9.02億歐元,支持其在德國北部興建電動車電池生產工廠。

下游的車企亦紛紛遞出訂單。Northvolt工廠還沒建好,寶馬率先交出一份價值20億歐元的合約,大眾、Volvo 、Scania等歐洲車企緊隨其後,加起來高達550億美元。短短7年間,Northvolt至少拿了150億元融資、10億歐元的補助和550億美元的訂單。

瑞典謝萊夫特奧動力電池工廠。

瑞典謝萊夫特奧動力電池工廠。

Northvolt迅速在歐洲設廠。2019年,Northvolt在瑞典北部的謝萊夫特奧市開設歐洲首個鋰離子電池工廠;2022年3月宣布將在德國北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建一座超級電池工廠;2024年3月,Northvolt投資45億歐元的德國「超級工廠」動工。 此外,Northvolt亦計劃在加拿大、美國建造工廠或研發中心,理想是在2030年達成150GWh的生產力,在歐洲拿下25%的市場佔有率。

不過,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Northvolt,卻陷入困境。今年7月,Northvolt公佈2023財年的表現,營收從去年的1.07億美元增至1.28億美元,虧損卻從2.84億美元擴大至11.67億美元(約91億港元) 。

但最大的問題還是,Northvolt的產能遠未達預期。2021年底,Northvolt位於瑞典謝萊夫特奧的首座工廠正式投產。按計劃,工廠要在2023年達到16GWh設計產能,為30萬輛電動車供應動力電池。然而,目前每年出貨電池不到1GWh,要達到產能目標要延後到2026年。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品質出現問題。陰極活性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部分,但Northvolt發現自己生產的材料品質不夠好,遂暫停生產,轉而向外採購。因而耽誤了時間,因此推遲了另外幾家工廠的建設計畫。寶馬先前與Northvolt簽訂價值20億美元的電芯採購合約,惟Northvolt要延遲交貨兩年,寶馬立即終止合同,將訂單交給了韓國三星SDI。

為削減成本,Northvolt開始裁員,上月將部分研發從美國加州轉移到瑞典的研發中心,裁撤200名美國員工。另邊廂,今年賓士、寶馬、沃爾沃、保時捷等歐洲車企紛紛放緩電動車步伐,令Northvolt市場前景蒙上陰影。面對如此困境,Northvolt現時最重要是活下來。

動力電池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礦產材料及電池材料。其中,礦產材料包括鋰礦、鈷礦、鎳礦、磷礦、鐵礦、石墨礦等。以鋰礦為例,歐洲儲存量不大且分散。歐洲最大鋰礦位於塞爾維亞的Jadar項目,惟2022年因大規模環保人士抗議被叫停開發。至於電池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歐洲本土供應商幾乎一片空白。

中國電池產業在匈牙利的投資。

中國電池產業在匈牙利的投資。

有人認為,中國企業在匈牙利投資建廠,豈不是可幫歐洲完善動力電池產業鏈?惟在歐洲設廠的,不只中國企業,韓國三星SDI已​在匈牙利建造了兩家電池工廠,目前正投資300多億元擴建第二家,並新建第三家;LG化學在2018年追加投資5.71億美元,將波蘭工廠產能提升至70GWH;SK亦拿到了2.09億歐元資助,計畫在匈牙利興建年產能30GWh的工廠。

目前,在全球動力電池格局中,基本上是中韓企業的天下,歐洲現在入局,只是在分一杯羹,規模上無法與中國媲美。若中國鈉離子電池能搶先大規模商業化,拿下絕大多數專利,那麼就能主導鈉離子電池產業鏈,不用畏懼競爭對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