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拜登吹噓台積電赴美設廠 多家美媒看衰潑冷水:不過是「賺吆喝」罷了

博客文章

拜登吹噓台積電赴美設廠 多家美媒看衰潑冷水:不過是「賺吆喝」罷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拜登吹噓台積電赴美設廠 多家美媒看衰潑冷水:不過是「賺吆喝」罷了

2022年12月08日 15:00 最後更新:15:27

12月6日,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建設的半導體工廠日舉行設備遷入儀式,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儀式並發表演講,趁機借此吹噓其「經濟成績」。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儀式。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儀式。AP圖片。

但早在此前工廠施工期間,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就多次向美國半導體本土化「潑冷水」,而此番舉行設備遷入儀式,台灣對「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的擔憂與憤怒也進一步加深,不僅台積電股價狂跌,台媒更是點出美國為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強力捆綁台積電」。

更多相片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儀式。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儀式。AP圖片。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網上圖片。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網上圖片。

台媒《中國時報》報道截圖。

台媒《中國時報》報道截圖。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P圖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P圖片。

拜登在台積電高層陪同下參觀台積電廠房工地。 AP圖片。

拜登在台積電高層陪同下參觀台積電廠房工地。 AP圖片。

彭博社評論文章截圖。

彭博社評論文章截圖。

《華爾街日報》更是直言,台積電在美設廠其實會遇到成本高昂、缺乏人才以及施工障礙等難題,可謂「挑戰頗多」。彭博社也發表評論文章,看衰這一項目,不僅指出該項目所佔全球芯片產能份額極小,同時還會受到台海緊張局勢的影響,400億美元的投資額不過是「賺吆喝」罷了。

此次儀式除了拜登出席,加上美國政府官員和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桑賈伊·梅赫羅特、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等,共約900名政商界人士到場。台積電方面,創始人張忠謀和董事長劉德音也出席儀式。

據路透社報道,在儀式之前,台積電已經宣布將原計劃的120億美元投資額增加兩倍以上,達400億美元,其在鳳凰城建造的兩座工廠,分別計劃於2024年和2026年投資生產4納米和3納米芯片。報道稱,這不僅是台積電在台灣地區以外的最大投資項目,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資之一。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網上圖片。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網上圖片。

對於台積電在美國設廠一事,台灣《聯合報》12月7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拜登專程參加儀式並演講,還要求各大供應商高管參加,表面上看是給足台積電面子,實際上也是在捆綁美國同台積電之間的「半導體盟友」形像。

報道還直接點出,美國此舉是想「強力捆綁台積電」,以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以所謂的「解決美國國家安全疑慮」為由,鼓吹台積電赴美國設廠。

台媒《中國時報》則報道稱,6日台積電股價狂跌,加上台積電外移造成恐慌效應,台灣島內網民看到台積電相關新聞都非常崩潰,直呼「門都沒有了,門都被拆去亞利桑那了」、「整個搬走、連門都不留」。還有網民稱,「在美國多蓋一座晶圓廠,就是在台灣少蓋一座晶圓廠」、「過幾年就叫美積電了」。

台媒《中國時報》報道截圖。

台媒《中國時報》報道截圖。

相比之下,美國方面則顯得相當興奮。據白宮網站消息,拜登在當天的儀式上發表講話稱,美國在30多年前的芯片產量佔全球的30%以上,但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作為美國經濟支柱的制造業開始被掏空,公司將工作轉移到了海外。

「 但是各位,哪里寫著美國不能在製造業重新引領世界?」拜登隨後興奮地稱,台積電在鳳凰城的工廠所製造的,將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芯片,將為蘋果公司的iPhone和MacBook提供動力,從而「改變遊戲規則」。

與此同時,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萊恩·迪斯(Brian Deese)6日則稱,拜登親自前往儀式現場,象徵著台積電達成了一項重要里程碑——把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帶回美國。《紐約時報》同日稱,「該工廠意義重大,將幫助美國『建立對衝中國的圍欄』」。

台媒報道稱,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在當天的設備遷入儀式上也發表了講話,他一方面感慨此次在美國設廠令他「美夢成真」,一方面又警告在當前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已死」,且不太可能再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的在美工廠施工期間,張忠謀曾認為,「美國要推動半導體本地製造不可能成功」,「美國增加半導體產能的努力是徒勞、浪費且昂貴的」,他還就美國要將半導體產業鏈本地化一事指責過美方。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P圖片。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AP圖片。

相比於白宮方面和一些美媒的興奮之情,《華爾街日報》則在12月5日的報道中,分析了台積電在美設廠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報道指出,雖然白宮方面認為該工廠代表著「美國對製造業復興的期望」,但台積電曾表示要完成這一項目並非易事,其中將會遇到成本高昂、缺乏人才以及意想不到的施工障礙等問題。

據報道,台積電在上個月給美國商務部的一封信中稱,位於鳳凰城的工廠面臨一系列建設成本和項目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在台灣建造同等級的先進工廠,資本密集度要比美國低得多。台積電表示,在美國建立生產線的真正障礙,是建造和運營的比較成本。

拜登在台積電高層陪同下參觀台積電廠房工地。 AP圖片。

拜登在台積電高層陪同下參觀台積電廠房工地。 AP圖片。

彭博社6日報道稱,台積電可能會從《芯片與科學法案》中獲得數十億美元的補貼——拜登今年8月簽署了一項法案,為在美國生產半導體的公司提供53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但有媒體認為,該法案是否能真正實施還是一個未知數,或許只是「畫大餅」而已。

有跡像表明,在共和黨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贏得眾議院多數席位之後,過去兩黨在經濟問題上的合作可能更加難以重現。

彭博社的另一篇評論文章,更是以「抱歉,美國,400億美元買不到芯片獨立性」為題,看衰台積電此次赴美設廠。文章不僅認為拜登口中所謂的「改變遊戲規則」只是空談,也注意到了張忠謀此前對美國「潑冷水」的言論。

彭博社評論文章截圖。

彭博社評論文章截圖。

文章還指出,台積電在美國設立工廠,所佔全球芯片產能份額極小,還讓美國暴露在台海緊張局勢之下,亞利桑那州數千個工作崗位和數十億美元的基礎設施也會受到威脅。

「台積電400億美元的數額可能確實是(美國)最大的境外直接投資,但這仍然不足以確保美國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它只是用來購買『吹牛的權利』。」文章最後這樣犀利寫道。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台積電

往下看更多文章

杜魯多內憂外患 「明白已無留任之路可走」

2025年01月06日 13:32 最後更新:13:40

內有政治勢力逼宮,外有特朗普施壓和羞辱,已擔任加拿大總理一職超過九年的杜魯多深陷「內憂外患」,消息指杜魯多擬1月8日前辭去執政黨黨魁。

杜魯多。AP資料圖片

杜魯多。AP資料圖片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當地時間1月5日援引三名消息人士報道,預計杜魯多最早將於本周一(1月6日)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消息人士强調,他們不確定杜魯多究竟將在何時宣布辭職的計劃,但表示,預計他將在本周三(1月8日)舉行的一次重要全國黨團會議之前宣布。

其中一名近期與杜魯多交談過的消息人士表示,杜魯多意識到他必須在與自由黨黨團會面之前宣布辭職消息,以免顯得他是被本黨議員們趕下台的。消息人士稱,目前仍不清楚杜魯多是會立即離職,還是會繼續擔任總理直到新黨魁選出。自由黨全國執行委員會負責决定領導層事宜,計劃本周(很可能在黨團會議之後)舉行會議,而推選杜魯多繼任者的計劃也尚未確定。  

推選臨時黨魁,還是競選新黨魁?

除了這三個消息人士,《環球郵報》還援引第四個消息源稱,他們相信杜魯多將會繼續擔任看守總理一職,直到選出新的自由黨領導人。然而,包括阿爾伯塔省自由黨人喬治•查哈爾(George Chahal)在內的多位議員已表示,他們傾向於選出一名臨時黨魁。上周,查哈爾已就此請求致信黨團同事。

與杜魯多保持聯繫的第四個消息源告訴《環球郵報》,如果杜魯多辭職,並不是因爲他認爲自己不再是領導自由黨的合適人選,而是因爲他得出的結論是——黨團不再支持他,他已經沒有繼續留任的道路可走。

報道稱,自由黨目前有兩種選擇:一是根據全國黨團的推薦任命一位臨時黨魁;二是舉行一場縮短時程的黨魁選舉。不過,若要舉行黨魁選舉,總理需要向總督瑪麗•西蒙(Mary Simon)提出國會休會的請求,但憲法專家表示,這一點無法保證。

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杜魯多與財政部長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討論了後者是否願意出任臨時黨魁和代理總理的問題,但如果勒布朗計劃參加黨魁競選(如預期所示),那麽這一安排可能無法實現。另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讓杜魯多繼續擔任總理直到選出新黨魁是合理的,這樣他就可以處理應對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及其25%的關稅威脅。

另一名自由黨消息人士稱,黨魁競選至少需要三個月,黨章要求更是至少需要四個月。此外,黨魁競選需要足够的時間來確保是一場真正的競爭。國家行政部門意識到,較短的時間可能會導致錯誤的選擇,該消息人士淡化了臨時黨魁的提議,指出加拿大現代史上的在任首相從未以這種方式交出領導權。

杜魯多政府,去年就已經「搖搖欲墜」

杜魯多在2015年領導自由黨首次贏得聯邦衆議院(下議院)選舉並出任總理,後於2019年和2021年兩度連任。

由於民衆對物價上漲和住房危機的不滿情緒,反對黨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此前也嚴厲批評杜魯多政府無力解决生活成本上升、住房危機和犯罪等問題,杜魯多的支持率大幅下降,自去年夏天以來,其政黨也在政治上遭遇了一系列挫折。

去年9月4日,加拿大新民主黨宣布終止與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簽署的「供給和信任協議」,這項協議承諾在議會信任投票中支持自由黨,確保杜魯多領導的自由黨少數政府能够繼續執政,直到2025年10月底的大選。9月25日,加拿大反對黨針對總理杜魯多的不信任動議未在議會獲得通過,杜魯多因此得以繼續執政。

然而,杜魯多的危機並未就此結束。過去18個月的一系列民意調查顯示,自由黨很可能會在未來大選中被保守黨擊敗。近期,在被問及誰是加拿大總理的最佳人選時,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排名第一(31%),其次是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辛格(13%),杜魯多僅排名第三(11%),比去年12月初下降了4個百分點。

去年12月16日,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突然宣布辭去內閣職務,理由是她與杜魯多就如何應對美國關稅威脅等議題存在分歧。

在此之前,方慧蘭一直被認爲是杜魯多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並一度被吹捧爲杜魯多的「潜在繼任者」。加拿大電視台(CTV)認爲,方慧蘭的辭職,對於本就不受歡迎的杜魯多政府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政治打擊」。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也說,方慧蘭此舉「令人震驚」且「史無前例」,對民調大幅下滑的杜魯多來說「是灾難性的」。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AP圖片

加拿大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AP圖片

去年12月20日,杜魯多的關鍵盟友、加拿大新民主黨領袖辛格公開表態將採取行動,於今年1月27日在下議院結束冬季休會後提出對自由黨政府的不信任動議。如果所有反對黨都支持該動議,杜魯多將在擔任加拿大總理長達9年多後卸任,並將舉行大選。

內憂外患壓垮「加拿大州州長」

與此同時,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也有越來越多的議員要求他辭職。此前,包括大西洋省、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自由黨地方黨團,有大批議員要求杜魯多下台。自由黨在下議院擁有的153個席位中,這三個地區占據了其中的131個。

AP圖片

AP圖片

外界認爲,特朗普對加拿大的關稅威脅,也可能會加速杜魯多的下台。加拿大反對黨,甚至杜魯多所在的自由黨的成員都認爲,杜魯多在反擊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上做得不够。

去年11月25日,特朗普揚言要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以解决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此後,特朗普多次嘲諷加拿大可以成爲美國的「第51個州」,杜魯多可以當「州長」。去年聖誕節當天,特朗普甚至「補刀」稱,他心目中的下一任「加拿大州州長」人選,是冰球運動員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

《環球郵報》指出,可能角逐自由黨黨魁的候選人包括: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外交部長喬美蘭(Melanie Joly)、創新、科學和工業部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交通部長阿尼塔•阿南德(Anita Anand)等人。

過去一年的民調支持率顯示,反對黨保守黨對執政黨自由黨有著兩位數的領先優勢。安格斯•里德研究所1月3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杜魯多的領導下,自由黨只有13%的選民支持,但如果新領導人上台,數字確實會發生改變。如果方慧蘭上台,21%的選民將把票投給自由黨,這在接受測試的領導人候選人中是最高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