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袁粲深諳「一木難支」 無悔死守石頭城

史空穿梭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袁粲深諳「一木難支」 無悔死守石頭城

      2025年04月11日 20:00

      「一木難支」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出自於隋朝王通所寫的《文中子.事君》中,當中有言:「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

      南北朝,南北分裂對立,正是世間紛亂之時。雖是南朝中國祚最為綿延、疆域最大的朝代,但其實南朝宋仍要面對政治動蕩的難題。然而,這個難題卻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得以解決,相反在劉昱登基為帝後變得更為複雜。少時聰明好動的劉昱在稱帝後逐漸暴露自己殘暴的本質,橫暴的統治加上台城大亂時在敵軍面前失聲痛哭,都令他顏面全無。與之相反的是,將軍蕭道成因平亂有功,又與權臣阮佃夫交好,可以說是在朝野中威信盡立。權勢日盛蕭道成的更是在劉昱被殺後,親手擁立了先帝劉彧三子——劉準,是為宋順帝。

      影視劇中宋順帝的形象。(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宋順帝的形象。(網上圖片)

      其實劉準只不過是名義上的皇帝,畢竟實權都被蕭道成牢牢掌握在手中。居高已久,自然心有異心,擁立有功的蕭道成也不例外。在一手掌權的情況下,蕭道成行事越發恣肆,甚至萌生出篡奪王室的念頭。蕭道成的意圖自然瞞不過世人的眼睛,大臣袁粲和劉東一眼就識破他不軌之心。為了除害蕭道成這個政治腫瘤,袁粲和劉東兩人密謀刺殺蕭道成。可沒想到事機不密,刺殺一事被蕭道成同黨褚淵給知道了。褚淵轉頭就向蕭道成告密,惹得蕭道成勃然大怒,馬上派部將戴僧靜前往討伐袁粲。

      將軍蕭道成。(網上圖片)

      將軍蕭道成。(網上圖片)

      當晚,蕭道成就把石頭城重重包圍了起來。眼見兵臨城下,大勢己去,袁粲都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我忠正一生,沒想到還是力挽不了狂瀾啊!雖然一支木柱不能支持一座正在崩塌的房屋,但我袁粲可不會退縮!為了名譽,為了義節,我都要死守這石頭城!」

      後來黑夜潛行的戴僧靜很快就闖入城中。正在他舉刀之時,袁粲的兒子一個箭步衝到父親跟前,以身為父擋刀。一瞬間,溫熱的鮮血濺落在袁粲的臉上,而刺鼻的血腥味也在印證著兒子生命之火的消逝。只見袁粲顫著手,緊抱著兒子搖搖欲墮的身軀,低喃道:「我是個忠臣,而你是個孝子。我們死而無愧 ⋯⋯」就這樣,曾是朝廷「四貴」之一的袁粲倒在兒子的血泊中,而兩人死時緊握的的雙手也成為了正義的象徵。

      石頭城破,天泛紅。不知不覺間,一首民謠在南朝宋中流傳開來:「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一木難支」這個成語,意指事情已經到了非常艱難危急的時候,早就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的力量可以挽救的了,也比喻一個人的力量單薄。

      「自知之名」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出自於老子所寫的《道德經》,當中第三十三章有提及:「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春秋時代,齊國相國鄒忌因為相貌堂堂,身高八尺,所以被人尊稱為「騶子」。恰巧,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是體格魁梧的美男子,因此兩人不免經常被人拿來比較。

      一天早晨,鄒忌起床後,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自己的裝束和模樣。他越看,就越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同。整理好衣裝,鄒忌帶著沾沾自喜的神情望向妻子,並問道:「你覺得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更好看呢?」

      鄒忌像。(網上圖片)

      鄒忌像。(網上圖片)

      妻子見丈夫心情不錯,也不想掃他的興,便一邊幫他整理衣襟,一邊笑著回答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我的夫君更好看啊!那徐公怎麼能跟夫君你比呢?」鄒忌聽到心裡樂開花了,但心裡還是明白自己其實遠比不上徐公。於是,他屁顛屁顛的跑去自己的妾侍那問道:「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俊俏呢?」妾侍對於鄒忌的突然到來感到十分惶恐,見他問自己問題,她想也不想,連忙附和道:「當然是大人您呀!徐公雖是我們有名的美男子,可怎麼都比不上大人您呢!」這次聽到妾侍的答覆,鄒忌才真的放下心來。

      翌日,客人來訪。鄒忌在跟他聊天的時候,突然想起了昨天自己問妻子和小妾的問題,心想要不也問問客人好了。他清清嗓子,煞有其事的向客人問道:「您覺得我和城北徐公,誰更好看呢?」突如其來的問題使客人迷惑不已,他搔了搔頭,還是討好的說道:「徐公當然比不上您,您比他帥氣多了!」聽了三人如出一轍的答覆,鄒忌終於放下心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有天,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本來鄒忌還興致勃勃的在門前等待徐公,可他一見徐公那氣宇軒昂的模樣馬上就心生氣餒。明明自己比不上光彩照人的徐公,為甚麼妻子、妾侍和客人都說自己比徐公好看呢?兩人交談時,鄒忌邊思考邊觀察徐公。雖想不明白,但他還是得出一個結論:自己真的比徐公要差一些。

      晚上,鄒忌在床上翻來覆去,始終因為早上的事難以入睡。想到最後,他總算找到了原因,只見他念念有詞,喃喃自語地道:「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妻子說我美,是因為偏愛我;妾侍說我美,是因為害怕我;客人說我美,是因為有求於我。看來,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自知之明」這個成語,指自己瞭解自己的情況和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