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彭博》引述消息報道,指中國政府一直試圖說服阿里巴巴(9988)創辦人馬雲回國,以展示對商界的支持,但遭到馬雲拒絕,他聲稱自己已從阿里巴巴退下來,未來會專注於農業技術的研究。但事實剛好和《彭博》的報道相反,馬雲已經回國。
《彭博》的報道。
《彭博》的報道。
据馬雲旗下《南華早報》的報道,熟悉其行程的消息人士透露,馬雲在經過一年多的海外旅行後,最近回到了中國大陸,並參觀了他在阿里巴巴的故鄉杭州市創辦的一所學校。
馬雲已回國內。《南華早報》圖片
馬雲已回國內。《南華早報》圖片
馬雲今日(3月27日)會見了雲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這是一所涵蓋幼兒園到高中的私立學校,由馬雲在2017年資助。馬雲與學校討論了教育問題和ChatGPT技術。
馬雲看來精神飽滿。《南華早報》圖片
馬雲看來精神飽滿。《南華早報》圖片
《南華早報》指馬雲回內地前先在香港短暫停留,他在香港見了朋友,還短暫地參觀了巴塞爾藝術展。眾所周知,馬雲對繪畫和藝術非常熱衷。
馬雲回國的消息,打臉了《彭博》的報道。《彭博》指,以往中國對房地產、互聯網平台以及教育等各個行業收緊監管,打擊了民營企業的投資氣氛,但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重新關注經濟,中國新領導班子為建立一個對商業友好的形象,試圖說服馬雲回國。《彭博》指馬雲已向阿里巴巴及螞蟻集團高層表示不要期望他會回國,認為即使他不在中國,公司亦會取得成功。
現實是馬雲已返回國內,內地《科創板日報》也報道,有網友在杭州文一路隧道中目擊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馬雲當時乘坐一輛考特斯,不時與身邊即前面的人交談。
《科創板日報》記者從相關人士處確認,該車內人士分別為馬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以及螞蟻集團執行副總裁邵曉鋒。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中國透過增加關稅等方式系統性降低對美國大豆進口,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
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據內媒《財經》報道,相關調整措施包括多方面,並逐漸形成互補。例如,收緊相關檢驗檢疫措施,新增對種衣劑(含農藥的種子包衣材料)殘留、麥角菌、雜草種子等指標篩查;進口商又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在此基礎上,有關監管方面也與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應國合作,建立區塊鏈溯源平台,記錄每批進口大豆的相關數據從種植到運輸的全程信息。
進口商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以加強檢驗檢疫為例,進口大豆屬法定檢驗商品,由海關根據商檢法規實施檢驗。由於大多數進口大豆屬轉基因產品,中國對其監測體系包括轉基因品系確認、有害生物檢疫、品質檢驗等多個層面。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海關總署決定暫停 3 家涉事企業大豆輸華資格。相關業內人士透露,從 4 月開始,政策也有相應調整,改為全船逐批檢驗,以更好地實施進口大豆溯源。
區塊鏈溯源平台被視為在大豆追溯方面能發揮作用,通過納入每批進口大豆的全程數據,包括種植地 GPS 坐標、收割時間、運輸船舶軌跡等關鍵信息,相關系統可通過技術識別大豆來源。此外,區塊鏈技術亦在物流軌跡分析中發揮作用,以實時監控全球港口的物聯網數據,識別大豆來源,避免不當轉運。
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總的來說,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對於目前中國大豆進口渠道的調整,業內人士指出,政策收緊可能在短期內影響供應和價格,但隨著時間推移,將建立新的大豆貿易秩序,形成新的循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