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上季大幅減持台積電ADR後,「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也清倉台積電ADR。台灣政界人士指出,巴菲特用行動、用事實來證明台灣所面臨的風險是存在的,台灣成為一個危險的經商地點。
根據向美國證管會申報的文件,橋水公告今年第1季減持台積電ADR共6.4萬股,減持幅度達27%,使得持股降至近17.3萬股。
此外「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繼去年第四季度減持台積電ADR持股逾86%之後,最新申報文件顯示,巴菲特今年第一季度已進一步出清剩下持股。
報道稱,根據美國證券交易所(SEC)公布的文件,巴郡持股台積電ADR持股,已經歸零。據台媒此前報道,巴郡去年第三季度買進價值逾 40 億美元的台積電ADR,卻又在第四季度減持86%。
「股神」巴菲特。
外界好奇巴菲特拋售台積電原因,他5月初曾在股東大會上稱,台積電是一家很好的公司,「但不喜歡台積電所在的地點」,因為地緣政治風險讓台灣成為一個危險的經商地點。相比之下,他認為投資日本企業更適合。
此事經台媒報道後,有島內網友表示,「地點沒問題,都存在這麼久了!是『執政黨』的問題,換『執政黨』就好了。」
還有人稱,「巴菲特向來就是穩健派的投資人,這種觀點不讓人意外!接下來要看看民進黨如何反駁或推翻他的觀點了…」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5月13日曾表示,巴菲特減持台積電股票,等於用行動、用事實來證明台灣所面臨的風險是存在的。
台灣今年第一季度出口創14年來同期最大跌幅。
台灣資深媒體人陳鳳馨分析指出,巴菲特的「台灣危險說」後續效應正在發酵,從今年1到4月的進出口貿易數據來看,台灣2023年以來前三大出口市場,包括中國大陸、美國、東盟的出口量都大幅衰退,她分析造成衰退現象的原因遠不只電子業去庫存,而是台海緊張局勢下,投資人認為台灣局勢存在風險。
與此同時,美國有人提出「炸毀台積電」的言論在島內持續發酵。《中國時報》13日稱,「炸積論」加上巴菲特出手台積電股票,都在顯示美方面對台海緊張情勢不想讓大陸獲得優勢,並以保全自身利益為優先。最糟糕的是,蔡英文當局說著堅定的「保台」言論,而面對美國種種荒唐說法卻軟了下來,不向美抗議、譴責,而是把責任推給大陸,無腦袒護美國,令人啼笑皆非。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學術期刊《科學報告》近日發佈一篇論文,透過分析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顯示,火星表面發現的一些岩石沉積物可能來自於35億年前的古代海洋,推測在火星歷史早期,火星北半球可能短暫存在過海洋。
據《南華早報》早前報道,中國太空技術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天問一號」任務發回的數據,發現火星北半球烏托邦平原南部存在與古代海洋近岸帶相符的地形特徵,例如凹錐、多邊形溝槽和沉積通道。
《科學報告》論文透過分析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火星表面發現的一些岩石沉積物可能來自於35億年前的古代海洋。
研究人員也測定了研究區域岩石沉積物的年代和物質組成。他們根據這些數據推測,烏托邦平原可能在大約36.8億年前發生過洪水,形成了淺海和深海環境,但這片海洋在「地質學上很短的時間內」凍結,形成了一條海岸線,並在約34.2億年前消失。
報道引述了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表示,研究區域可分為南部水或冰含量較少的淺海單元,以及北部水或冰含量較多的深海單元,他對英國《新科學家》雜誌表示,即使在淺水區,水深也可能達到600米,但沒有足夠的數據來估計古代海洋的最大深度。
理大研究助理教授 Sergey Krasilnikov認為,水中含有大量淤泥,從而形成了沉積物的分層結構。他推測,火星在歷史早期可能擁有一個「更厚、更溫暖」的大氣層。
「祝融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拍攝的照片。(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
但論文強調,「祝融號」的觀測資料仍無法作為火星古代海洋存在的直接證據,但發現烏托邦平原南部可能存在大量水體,將增進人們對火星氣候演化的認識。
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行星地質學專家Mathieu Lapotre稱,早期火星是否存在過海洋依然是一個極具爭議的問題,對探索火星環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這項新研究為未來火星探測提供了方向,人們可以透過火星任務進行檢驗。
先前已有許多證據支持曾有水在火星表面流動的假設,例如美國「毅力號」火星車的著陸地點傑澤羅隕石坑被認為可能存在過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指出,傑澤羅隕石坑有明顯的三角洲和河流痕跡,可能在35億年前形成一個湖泊。
今年8月,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分析了NASA「洞察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
有學者分析了NASA「洞察號」火星車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火星地表下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AP圖片
根據「洞察號」收集的火星地震數據,研究人員發現,火星地震波穿過岩石的速度,與充滿液態水的破碎火成岩的匹配度最高。分析顯示,這個「水庫」位於火星地殼中部岩石的微小裂縫和孔隙中,距離火星表面約10至20公里。
美國「Space.com」網站指出,科學家對火星古代海洋有很多猜測,但只有將火星樣本帶回地球,才有可能探明火星環境演化的真相,因為科學家可以在地球上用更多儀器進行詳細分析。
今年9月,中國國家太空總署宣布,「天問三號」火星採樣返回的實施時間將由2030年前後提早至2028年前後。「天問三號」任務計畫使用兩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分兩次發射「天問三號」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和登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