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專成立「網絡空間科技學院」 致力培育網絡科技專才

社會事

港專成立「網絡空間科技學院」 致力培育網絡科技專才
社會事

社會事

港專成立「網絡空間科技學院」 致力培育網絡科技專才

2023年05月18日 15:45 最後更新:15:45

為了提供更好的學科教育和學術研究、推動學科發展和創新、提升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港專學院(港專)宣布正式成立「網絡空間科技學院」(Institute of Cyberspace Technology),整合「產業、學科、研究、應用、資金及創投」六大元素及教學資源、加强學科規劃、開展科研合作,更好、更高質地培育網絡空間技術領域人才,應對人才荒。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港專18日假賽馬會本科校園舉行「網絡空間專題論壇 暨 港專網絡空間科技學院成立儀式」,邀請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擔任學院成立儀式的主禮嘉賓,吸引百多位現場嘉賓及線上對網絡空間發展有興趣的參加者出席。

更多相片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一眾講者與港專校董合照。

一眾講者與港專校董合照。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圓桌論壇環節。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圓桌論壇環節。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六位主禮嘉賓,包括(由左至右)港專學院校務委員會主席及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董會主席劉佩瓊博士、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吳程女士、港專機構董事會主席黃景強博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及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梁振英大紫荊勳賢在學院成立儀式的主旨演講中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然而香港人普遍缺乏國家觀念,回歸至今的 25 年,國民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未竟全功,仍需努力。「舉辦多些類似今天的『網絡空間專題論壇』是很有必要性,而『港專網絡空間科技學院』的成立更有迫切性,而且超出技術和學術教育的深層次意義。我希望學院在教學和研究的同時,能夠提高香港社會,尤其是我們的年青學生在國家認同、國家安全的認識,以及對網絡安全的維護做到意識和科技合一。」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梁振英指出,香港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是認識問題,任何人要先有國家觀念才會有國家安全觀念。

港專學院校董會主席黃友嘉博士致謝辭時表示:「港專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山東科技大學等頂級學府及研究機構建立科研和學科建設的合作關係,開發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以及進行有關跨境數據安全和航天載具物聯網終端安全等研究和測試;在去年,我們與中國聯通國際合辦『網絡安全面面觀講座』,向大眾宣揚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早前更和香港電腦學會聯合舉辦全港首屆『網絡安全職業技能大賽』,致力推動本地網安行業人才標準制定。有賴多個政商學界的支持,使我們在網安領域上的發展,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比較重要的成果。」

港專校長陳卓禧教授致辭時表示,成立網絡空間科技學院是港專在發展智慧科技學科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網絡空間科技近年迅猛發展,滲透至社會和經濟的各個領域,對各行各業以至個人職業和生活產生巨大衝擊,帶來眾多重大挑戰。有見及此,港專早於 2020 年已制定十年學術策略發展藍圖,確立以智慧科技為核心發展方向。在藍圖指引下,港專以網絡空間技術為突破,分別於今學年開辦「網絡安全高級文憑」課程,以及即將開辦「物聯網工程高級文憑」課程,並同時積極籌備網絡空間技術相關的理學士課程。他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認同和支持港專的政府部門、企業和院校,以及專家學者越來越多,他們掌握到的學術和科研能力,遠超大家見到的已經開辦課程的水平,「今天出席的所有人, 無論是講者還是聽眾,實際上是通過港專,在香港匯聚了一個力量,我希望這股力量越來越大,在香港這個地方,在港專這個平台,辦成更多的事,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和作用。」

現已開辦的網絡安全相關課程及規劃中的網絡空間技術相關課程將納入全新的「網絡空間科技學院」。為了提高課程質素,港專今天正式委聘封化民教授、姚兆明教授及蔡晶晶教授為學院的榮譽教授。現為教育部高等院校網絡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的封化民教授曾獲 2017 年度國家網絡安全優秀人才、2021 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封教授主要從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研究和管理工作多年,特別是面向電子政務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相關技術研究,帶領並完成了 10 餘項國家和省部級網絡安全項目,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110 餘篇。

而姚教授則現任香港大學電腦科學系教授、副系主任及金融科技區塊鏈實驗室主任,同時為港大–渣打香港 150 周年慈善基金金融科技學院副行政總監。他曾於 2016、2017 和 2019 年獲 Clarivate Analytics 評為全球最廣獲徵引的研究人員之一,亦是港大連續 12 年(2011– 2022 年)排名前 1%的研究人員之一。

蔡晶晶教授是北京永信至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第三屆「傑出工程師」和「2018 國家網路安全優秀人才」獎的獲得者,獲聘北京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及學部主任。蔡教授積極參與港專網絡安全學科建設中,為港專打造網絡安全學科的基礎教學設施網絡靶場系統,並積極根據港專需求對標準化教學系統提供定制化支撐。

一眾講者與港專校董合照。

一眾講者與港專校董合照。

除了學院成立儀式外,港專當日亦舉辦「網絡空間專題論壇」,獲多位網絡安全專家及學者,包括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文晟博士、鵬城實驗室新型網絡部副主任張偉哲教授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研院副院長馬卓教授支持,分別就「How can we guarantee Web 3's future success?」、「互聯網網域名稱系統的安全風險及對策探討」及「機器學習遺忘機制探索及其安全應用」三個主題主持演講。另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部主任馬建峰教授、電子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張小松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執行院長李小勇教授及永信至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晶晶教授亦就著「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圓桌論壇環節,並由港專學院網絡空間科技學院院長丁勇教授擔任主持人。出席的嘉賓都表示各位專家及學者的分享十分專業獨到,令他們對網絡安全有了新一層次的認識。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圓桌論壇環節。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進行圓桌論壇環節。

港專於星期四(3月27日)舉辦「社會科學碩士講座系列」首場,配合9月即將正式開辦的兩項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社會科學碩士(職涯輔導)」及「社會科學碩士(社會服務管理)」,為專業人才培育提供策略性視角。首場講座《開創未來:生涯規劃與職涯輔導》假港專賽馬會本科校園舉行,吸引教育界、社褔界及公眾人士參與。

港專學院啟動「社會科學碩士講座系列」,首場《開創未來:生涯規劃與職涯輔導》深入探討職涯規劃相關議題。左起: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

港專學院啟動「社會科學碩士講座系列」,首場《開創未來:生涯規劃與職涯輔導》深入探討職涯規劃相關議題。左起: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

新碩士課程培育專業骨幹 助力社會發展

香港對社會工作從業者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職業前景蓬勃。除了社工之外,職涯輔導及社會服務管理亦是熱門。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致歡迎辭時分享,港專獲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開辦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標誌著港專的重要里程碑。她強調:「期望透過這些課程,培養具備專業知識、領導才能及創新思維的骨幹人員,滿足香港由治及興的人才需求。」

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指出,港專獲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開辦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標誌著港專的重要里程碑。

港專副校長李慧慈教授指出,港專獲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批准,開辦資歷架構第六級碩士課程,標誌著港專的重要里程碑。

兩項社會科學碩士課程的開辦,是響應國家「深化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具體實踐。兩項課程除獲香港資歷架構認證外,亦將透過粵港學分互認機制,為大灣區人才流動建立標準化橋樑。

首場講座聚焦職涯規劃 業界權威分享實踐經驗

首場講座邀請兩位業界權威人士深入探討職涯規劃相關議題。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 以「中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為題,分析中學教育的實踐經驗及生涯教育的職業前景。何博士指出:「生涯規劃的重點是讓學生認同學習和工作的意義,產生正向價值」。她認為,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將生涯規劃融入課程,並提倡讓學生參與實踐,從而加強人與人的聯繫,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生涯規劃的教育工作者要用多樣及創新的方法,為同學創造豐富的實踐經歷,他們自然就會作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 分享「中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迦密中學校長何玉芬博士 分享「中學生生涯規劃與輔導」。

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則以「職涯規劃中的輔導元素」為題進行分享。他指出,現時輔導界欠缺認證,無需修讀相關的輔導專業亦可自稱為「輔導員」。他期望讓修畢這個碩士課程的學生可向香港專業輔導協會(HKPCA)申請註冊成為認證輔導師,除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外,專業認受性也可大大提升。此外,崔教授分享職涯輔導的關鍵是要啟發學生了解自我,並了解工作世界,從而在兩者之間找到契合。他指出:「職涯輔導就是透過環境塑造,讓學生的興趣在工作中被逐漸建構出來,進而透過興趣更加了解自我,產生做好工作的動力。」他認為職涯輔導訓練的不僅是知識技能,更是背後的心理基礎,因此「能力感」比能力更為重要。

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分享「職涯規劃中的輔導元素」。

港專學院社會科學院院長、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長崔日雄教授 分享「職涯規劃中的輔導元素」。

港專未來將持續拓展高等教育課程領域,並透過講座、研討會等平台,促進學界、業界與公眾對話,為香港及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智慧,為大灣區教育發展儲備人才。

講座吸引教育界、社褔界及公眾人士參與,全場座無虛席。

講座吸引教育界、社褔界及公眾人士參與,全場座無虛席。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