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與港專學院合辦「中電變電站壁畫創作比賽及友伴同行計劃」,於今年及明年分兩階段美化六個變電站。中華電力 4 日舉行頒獎禮,嘉許中電變電站壁畫創作比賽的港專學生及畢業生。
中電表示,冠軍作品成功揉合社區地標、歷史文化和環保元素,為九龍城馬頭角道、黃大仙彩虹邨及荃灣眾安街三個變電站添上色彩。第二階段「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亦正式啟動,由港專學生聯同中學生一起以壁畫創作美化變電站。
點擊看圖輯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 (右七)、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 (左七)、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蔡敏君 (右五)、荃灣民政事務專員區家盛 (左四)、西貢民政事務專員馬瓊芬 (左六)、元朗民政事務專員胡天祐 (右六) 、署理沙田民政事務專員鄭奕文 (右四)、黃大仙民政事務助理專員何穎童 (左三)、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處長黃浠雯 (左五) 、新界工作部副處長王朝陽(右三)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 (左二) 、天主教鳴遠中學校長周黎明 (左一)、元朗商會中學校長周可慧 (右二) 及曾璧山(崇蘭)中學副校長羅嘉慧 (右一) 一同見證「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啟動儀式。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 (右三) 、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蔡敏君 (右二) 、荃灣民政事務專員區家盛 (左二) 及黃大仙民政事務助理專員何穎童 (左一) 頒發獎項嘉許壁畫創作比賽的冠軍得獎者。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表示今次與港專合作,邀請年青人為變電站設計壁畫,加深他們及社區對節能減碳和環保的認識,並將當區特色和文化歷史傳承下去。同時希望作品能成為當區打卡位,為社區注入正能量。中電圖片
當區居民、港專學生和中電義工攜手美化變電站。中電圖片
當區居民、港專學生和中電義工攜手美化變電站。中電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希望『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可以讓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互相啟發,將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傳承下去。中電圖片
九龍城馬頭角道變電站壁畫揉合地標文化和潔淨能源等綠色元素,營造活力社區。中電圖片
荃灣眾安街變電站壁畫融入了荃灣「天橋之城」和紡織地區特色和歷史,加入綠色元素,展望美化後的美好未來。
黃大仙彩虹邨變電站壁畫除了揉合地標黃大仙廟和彩虹邨,同時刻畫了可持續發展以達至碳中和未來的藍圖。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 (右七)、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 (左七)、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蔡敏君 (右五)、荃灣民政事務專員區家盛 (左四)、西貢民政事務專員馬瓊芬 (左六)、元朗民政事務專員胡天祐 (右六) 、署理沙田民政事務專員鄭奕文 (右四)、黃大仙民政事務助理專員何穎童 (左三)、中聯辦九龍工作部副處長黃浠雯 (左五) 、新界工作部副處長王朝陽(右三)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 (左二) 、天主教鳴遠中學校長周黎明 (左一)、元朗商會中學校長周可慧 (右二) 及曾璧山(崇蘭)中學副校長羅嘉慧 (右一) 一同見證「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啟動儀式。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聯同九龍城、荃灣、黃大仙、西貢、沙田及元朗民政事務專員,一同為活動主禮及頒獎。三位冠軍得獎者陳沐恩、謝錦維及余俊濤亦即場分享設計意念,以及首次參與油壁畫的心路歷程。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 (右三) 、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蔡敏君 (右二) 、荃灣民政事務專員區家盛 (左二) 及黃大仙民政事務助理專員何穎童 (左一) 頒發獎項嘉許壁畫創作比賽的冠軍得獎者。中電圖片
羅嘉進表示這次與港專合作,邀請年輕人為變電站設計壁畫,加深他們及社區對節能減碳和環保的認識,並將當區特色和文化歷史傳承下去。同時亦透過各區民政事務處及社福機構,邀請當區居民與年輕人一同將畫作呈現在變電站外牆,希望作品能成為當區打卡位,為社區注入正能量,照亮美好明天。
中華電力總裁羅嘉進表示今次與港專合作,邀請年青人為變電站設計壁畫,加深他們及社區對節能減碳和環保的認識,並將當區特色和文化歷史傳承下去。同時希望作品能成為當區打卡位,為社區注入正能量。中電圖片
壁畫創作比賽冠軍得獎者之一謝錦維感謝計劃給予她深入了解社區特色和文化的機會:「荃灣是我常常去的社區,今次比賽讓我有機會了解荃灣六、七十年代是紡織重鎮,後來才發展成新市鎮,更有『天橋之城』之稱。我的設計融入了荃灣歷史文化外,都加入了綠色元素,希望為社區帶來色彩,承傳荃灣的社區發展,同時鼓勵街坊將可持續發展融入生活,一齊建構一個有活力的社區。」
得獎者向嘉賓介紹壁畫創作意念。中電圖片
得獎者向嘉賓介紹壁畫創作意念。中電圖片
此外,活動又為第二階段的「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揭開序幕,由港專學生聯同天主教鳴遠中學、曾璧山(崇蘭)中學及元朗商會中學學生攜手美化分別位於西貢、沙田及元朗區的三個變電站,預計於明年第一季完成。
當區居民、港專學生和中電義工攜手美化變電站。中電圖片
當區居民、港專學生和中電義工攜手美化變電站。中電圖片
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表示:「很高興可以跟中華電力合辦『中電變電站壁畫創作比賽及友伴同行計劃』,不但讓年青人學以致用,更啟發他們多認識社區,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和事物, 增強歸屬感。計劃更讓港專學生與中學生合作,互相啟發,設計色彩繽紛和富有深義的變電站壁畫,將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傳承下去,為社區美化出一分力。」
全國政協委員及港專學院校長陳卓禧希望『友伴同行 照亮明天』計劃可以讓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互相啟發,將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傳承下去。中電圖片
中華電力自 2022 年起推出變電站美化計劃,透過壁畫創作宣揚節能減碳和環保訊息。中華電力與地區民政事務處攜手美化變電站,創作揉合社區地標、歷史文化和環保元素,並聯同非牟利藝術組織、少數族裔家庭、長者和青年與中電義工一同繪畫壁畫。至今,中華電力已美化了尖沙咀海防道、觀塘鴻圖道、旺角上海街、石硤尾、九龍城馬頭角道、荃灣眾安街及黃大仙彩虹村七個變電站。
參與嘉賓於典禮上大合照。中電圖片
九龍城馬頭角道變電站壁畫揉合地標文化和潔淨能源等綠色元素,營造活力社區。中電圖片
荃灣眾安街變電站壁畫融入了荃灣「天橋之城」和紡織地區特色和歷史,加入綠色元素,展望美化後的美好未來。
黃大仙彩虹邨變電站壁畫除了揉合地標黃大仙廟和彩虹邨,同時刻畫了可持續發展以達至碳中和未來的藍圖。
中電鐘樓文化館於今個冬日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展覽活動,邀請市民及旅客到訪,透過霓虹裝置展覽、體驗活動、互動遊戲及專訪短片,讓大家探索城市中不同燈光背後的故事,感受電力、燈光及文化傳承的連繫。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霓虹裝置
由即日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文化館內增設三組霓虹裝置作期間限定展覽,不僅還原了歷史店舖的舊霓虹燈招牌,並引入現代視覺藝術手法,混合使用回收循環再用及新製作的霓虹光管設計霓虹裝置,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與文化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符。三組霓虹裝置包括: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生活動力 — 港式冰室是中西文化結合的代表,文化館展出的「冰廳」招牌,以傳統霓虹技術製作而成,原為一面於九龍太子的冰廳招牌。冰廳結業後,東主將之贈送給招牌保育平台,是次展覽讓公眾可近距離欣賞這個招牌的歷史價值及霓虹工藝的細緻。同場亦展出由香港製造的舊式霓虹燈變壓器,縱使經歷數十載,仍然運作良好。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樂」在彌敦 — 1970 年代,位於佐敦彌敦道一幢大廈外牆的霓虹燈招牌,是當時全球最大的霓虹燈招牌。文化館參照這個霓虹招牌安裝方法,以新舊霓虹燈管拼湊的方法,用 26 支循環再用的紅色霓虹光管以不同角度並列排放為背景,在前方設置一個新製作的「樂」字,重現招牌當年的輝煌,同時宣揚保育及可持續發展的訊息。展覽期間適逢新年節慶,參觀者更可在「樂」在彌敦展品前打卡,寓意歡樂迎新年。
中電鐘樓文化館展出三組不同主題的霓虹裝置,在現代視覺藝術裝置手法下,重新演繹霓虹的美學及文化價值,並展現傳統霓虹技術的傳承及創新。
看得到的電力 — 文化館正門「中華電力」的書法字是鐘樓的標記。霓虹設計師及工匠透過嶄新安裝技術,將書法字製作成霓虹字體,安裝在立體方塊狀的展示架內,觀眾可從不同角度欣賞霓虹裝置的美態,同時展示了傳統霓虹行業的技術能與時並進,透過創新思維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表示:「中電鐘樓文化館的主題活動以不同燈光作為媒介,從歷史、文化傳承及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帶出電力如何點亮城市,非常配合中電鐘樓文化館『珍視過去.敢創未來』的理念。歡迎市民親臨這幢一級歷史建築參觀,在新年期間一起感受電力為香港帶來的生活動力。」
全新推出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一同散步,感受城市面貌的轉變。
除了霓虹展覽,文化館同時推出全新的「漫步加山」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漫遊文化館旁的加多利山,讓他們了解這個「花園城市」一帶環境、山上房屋的建築特色及風格,以及多樣化的植物等。透過沿途觀察各項設施,如街燈、配電箱等,參加者可感受電力與城市之間的連繫。文化館也再次舉辦懷舊座枱燈工作坊,讓公眾了解昔日生活文化的同時,探索廢物升級再造的可能。公眾可於文化館網頁(www.clpulse.com)了解更多導賞團及工作坊的時間及詳情。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2 月 16 日期間,公眾可在中電鐘樓文化館內參加尋寶遊戲,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禮品派發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公眾亦可於 2025 年 2 月 16 日前參加館內的「尋找光.感小挑戰」活動,只需完成指定任務,即有機會獲得全新推出的「生活動力」萬字夾套裝。
由即日起至 2025 年 3 月 16 日期間,中電鐘樓文化館推出「光 • 感發現 — 燈光下的城市」主題活動,與公眾分享電力點亮城市的不同故事。
活動期間,文化館的社交平台 Instagram(@clpulsehk)亦會發佈一系列主題短片,深入發掘各種光影背後的故事,包括霓虹裝置的製作過程、霓虹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以及不同燈光的冷知識等。有興趣的公眾朋友,歡迎追蹤及留意有關專頁。
文化館逢星期二、三、五至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市民可於網上(www.clpulse.com)預約導賞服務及各類體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