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地不少地方都出現長途跋涉到其他城市存款的民眾,被輿論戲稱為「存款特種兵」。和早前在社交平台上爆紅的「旅遊特種兵」一樣,「存款特種兵」大多是年輕人。他們舟車勞頓到其他城市,目的不是用最短時間和最少費用遊玩最多景點,而是為了把錢存進異地銀行。從「存款特種兵」興起可以觀察到內地年輕人生活觀念的變化。
據內地媒體報道,年齡不到30歲、家住浙江紹興的海小姐,6月3日清晨5時起床。為了到上海某家銀行辦理存款,她6時就出門趕著搭乘紹興去上海的最早一班高鐵,到銀行時接近早上9時半,銀行已擠滿等待辦理業務的儲戶。在等待過程中,她和周圍人交流,發現有好幾個都是和自己一樣的跨城存款者。
今年28歲、在一家私企工作的向琳然,為了趕在期限內把錢存進存款利率高的銀行,5月12日從江蘇泰州開車到上海。她說抵達上海時已是晚上,銀行也關門了,「於是13日的早上9點多,我們打車去了這家銀行。到了那裡已有不少人在排隊,大多都是年輕人……後來銀行開門,又陸續來了幾個年輕人。我一問才知道他們也是從外地來的。」
實際上,跨城存款是儲戶在如今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降與存款熱情高企下,為獲得更高存款利率而進行的一場「自救」。6月8日,六大國有銀行集體下調定期存款利率,執行利率告別「3%時代」。按照以往慣例,後續股份制等中小銀行勢必再有一波下調。與此同時,自2022年開始居民存款持續增加,甚至出現「超額儲蓄」現象。
雖然除了存款之外,理財的方式還有不少,包括風險相對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但對於極度厭惡風險的儲蓄人群而言,跨城選擇銀行是為了在保本預期的基礎上爭取更高收益而做出的無奈之舉。
「如果現在是2021年的6月,那我肯定還是妥妥一枚『月光美少女』。誰能想到短短兩年後的今天,我會為了高出來的那一點點銀行存款利率,特意坐著高鐵去上海存款,因而還被身邊的親朋好友調侃為『存款特種兵』。」海小姐如是說。
從「月光美少女」到「存款特種兵」,海小姐說她對金錢觀念轉變最大的原因,就是在2021年夏天公司因經營不佳大規模裁員。經歷了小半年失業,突然意識到自己連一個月坐吃山空的資格都沒有。
海小姐回憶道,在失業的四個多月裡,即使已經足夠省吃儉用,兩個月後還是不得不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費。也就是在此刻,她才意識到只有手中有存款才能更好的應對未知的未來。
在2021年年底成功入職一家商貿公司後,海小姐開啟了攢錢存款計劃。在存到人生第一筆十萬塊後,海小姐准備給存款找個好去處。「跨城存款這個想法,其實也是前段時間和小夥伴們交流時才了解到的。後來自己一算,在去掉來回高鐵和地鐵的成本,多出來的利息確實還有不少。」海小姐計算了一下,在紹興本地咨詢的銀行,其三年期存款利率是3.0%,而上海地區某些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達到3.55%。
據了解,對於不同地區存款利率有所不同是由諸多因素共同導致的。首先,不同地區的市場利率自律定價機制商定的存款上浮幅度、上限可能有所不同;其次,不同地區存款市場供求關係有所不同,客戶投資偏好和儲蓄習慣不同,影響存款利率定價;最後,同一家銀行的不同分支機構,資產負債情況、市場競爭策略存在差異,對存款需求和定價自然不完全一致。
以十萬塊為例,紹興本地存款三年利息是9000元,上海地區某銀行三年利息是10650元,利息相差1650元。海小姐表示,在去掉存款和取款時的來回高鐵和地鐵成本,大概400元後,淨利息還是可以多出來1250元,順便還能分別兩次上海一日遊,一舉兩得。
在海小姐看來,經歷過疫情三年以裁員失業等事件後,當代年輕人的心態多多少少都會有所變化。很明顯的可以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開始熱衷於「搞錢—省錢—存錢」,日常的化妝品也從大牌換成了平替,淘寶購物轉換成拼多多。「如果你經常瀏覽各類社交平台就可以發現,只要是關於如何存錢、攢錢、理財話題的帖子熱度都非常高,有很多的年輕人會在帖子裡互動。」海小姐告訴記者,自己也將跨城存款的過程寫成攻略在社交平台上進行分享,一度登上話題熱度榜。
在內地各類社交平台可以發現,與存錢攢錢相關的話題瀏覽量可以達到近億次,相關的社群成員甚至達到幾十萬人。理性消費、投資風險偏於保守,正逐漸成為當代年輕人的新標簽。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