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坊間有些議論,指有已經長期留在外地的老人家回港,而公屋單位已被收回要住中轉屋,境況淒涼。每個個案的情況都不盡相同,部份人或有艱難處境,但當我們看著香港公營房屋短缺的大圖畫,就知道政府要加倍努力加快回收公屋單位。
現實上,一些比較老的公共屋邨,很多老人家已搬離屋邨,或搬進私樓,或已入住老人院,但仍佔用公屋單位。有些戶主甚至私下說:「用嚟放嘢都好,平過租迷你倉。」
濫用公屋資源,卻苦了輪候上樓的市民。資料顯示,今年首季,平均輪候上樓的時間為5.3年,已經比近年高位6.1年縮短了,但市民輪候公屋的時間仍然相當長。
短期而言,政府提供過渡性房屋,和增加回收公屋單位,都是可以即時增加供應的方法。看看數字,政府在這方面其實已相當努力。對上一個年度,因濫用和扣滿分而被回收的公屋單位共1300個,而剛結束的2022年至23年度,回收的公屋單位增加至2200個,即現屆政府在最近一年增加回收900個單位。一幢公屋約有800個單位,即政府過去一年等如回收了3幢公屋,亦比對上一年多回一幢公屋,讓更多輪候的市民可以上樓。
大話最怕計數,濫用公屋,其實等如佔據了巨大的公共資源。一個公屋單位只是建築費已要76萬元,若再加上每呎約5000元樓面地價計,一個公屋單位平均約150萬元,建築費加上地價,每個單位總成本就是226萬元。以上年度回收2200個單位計,增收節支總金額就是49.7億元。
而且錢不是最大的問題,由於缺地,政府願意花錢也起不到公屋。所以,回收被濫用的公屋單位重新編配出去,是舒緩公屋輪候時間的最直接方法。
本屆政府加大力度提速建樓,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近日表示,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公營房屋落成量將有明顯改善。每年平均將有31 700個單位落成,相比起之前10年(2013/14至2022/23年度)每年平均約15 800個單位高出一倍;及至下一個5年期(2028/29-2032/33年),政府更可把落成量推高至約46 000個單位,即現在的3倍。而公屋輪候時間也有望縮減,從2021/22年度的6.1年高位,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5年。
不過,政府興建房屋需時,而目前每回收一個公屋單位,就可以解決一個家庭逼切的住屋問題,可以說每個單位都難能可貴。
盧永雄
特朗普上場,中美將會陷入一個更全面的鬥爭當中。這是一個長途賽,特朗普會贏得眼球,中國會贏得勝利,或許可以從一則小新聞開始說起。
10月22日,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席營銷官森皮爾,因在泰國度假期間使用大麻,在返回北京後被拘留,最終被驅逐出中國。森皮爾是從蘇梅島返回北京時,在一項常規的毒品檢查中被發現體內有大麻成分,因而被驅逐出境。
這宗新聞反映中國是如何嚴肅對待禁毒。中國現在大力吸引外資來華投資,主動放開很多國家的人民14日免簽到中國旅遊、經商。中國吸引外商和遊客的心態無可置疑,但在關鍵問題上例如禁毒,仍然絕不手軟,可見國家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當美國大量的吸毒者露宿街頭,變成行屍走肉那樣的喪屍時,美國就會將問題歸咎於中國生產的芬太尼,完全沒有提到美國自己對毒品的寬容所造成的禍害,美國就是這樣「嚴以責人、寬以律己」。
特朗普上台之後看起來「係威係勢」,成為一個強勢總統,向所有人要求這樣那樣的東西,未來還會向世界各國掄起關稅的大棒,尋求美國利益。但是特朗普這一種民粹的風格,無助解決美國真正的核心問題,甚至會對美國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這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摧毀信用。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信用是其最大的無形資產。不過,特朗普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態度,就會徹底破壞美國的信用。美國在奧巴馬年代是《巴黎氣候協定》的主要推動國,到2017年特朗普上台,不足一年就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認為,講氣候變化的人背後有政治動機。到2020年拜登上台之後,美國又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不過,如今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已經準備好一系列的行政命令,包括讓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並允許更多的化石能源鑽探和開採活動,亦會結束向亞洲和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的禁令。
特朗普全面擁抱化石能源,理實是並不是全球暖化的倡議者背後有政治動機,而是特朗普有政治動機,特朗普背後就代表著石油商的利益。但美國這一種對《巴黎協定》「彈出彈入」的做法,就如電影《九品芝麻官》的一個經典場面,狀師方唐鏡在公堂的紅線外跳出跳入,並且大叫「我彈出又彈入,打我吖笨」,借此挑釁縣官包龍星,結果就被暴打一場。
想不到美國一個大國,其行為就如搞笑電影那麼荒誕,美國的信用亦因此蕩然無存。
第二,極度自私。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他聲言上任後要對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美國過去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如今輸打贏要,為了保護本國的產業,為了以關稅作為一個稅收來源,就亳無道理地向所有貿易夥伴加徵10%的關稅,背後只為美國利益。
所以當特朗普勝選之後,還有一些海外的流亡分子在網上發帖慶祝,認為他會為黎智英說話,所有這些事情都是一廂情願。特朗普不關心民主,他只關心美國利益。他所說的不是民主優先,而是美國優先。如果他要對香港的民主說三道四,亦都只是想借這個議題攻擊中國,尋求貿易上的利益而已,他這些行為,有任何政治正確性嗎?
第三,破壞規則。美國近年號稱是國際規則的捍衛者,但其實即使在民主黨執政年代,美國都視國際規則如無物。例如今年3月25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0名票反對、只有美國一票棄權的情況下,表決通過了一個和平與安全協議,要求巴以雙方在齋月實行停火。美國雖然不敢反對這個決議,但現實就繼續大量向以色列供應軍火,美國有尊重過任何國際協議嗎?拜登政府單方面對中國的進口電動車加徵100%的關稅,有遵守過世貿組織的規定嗎?
未來特朗普上台,對一切的國際規則會更加蔑視,例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不會因為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出要求就會辭職,馬上就遭到特朗普的粉絲圍攻,包括美國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邁克.李,他在網上呼籲聯儲局要聽命於總統,並在帖子加上「終結美聯儲」的標籤。特朗普要求聯儲局無視經濟規則,要大幅減息刺激經濟,這的確是細思極恐的事情。
在30多年前我讀書的時候,美國到處宣揚其政治和經濟規則,但是如今美國就是一切規則的破壞者。如果美國聯儲局不是因為看著通脹和就業數據來決定利率政策,而是跟從特朗普的喜好來決定加息或是減息,還有人相信美國聯儲局嗎?背後亦會導致對美元信任的流失。
所以特朗普上台,美國會短期得利,但特朗普亦都會全面破壞美國的價值。試想下過去我們買一部美國的手機、買一台美國的電動車、買一對美國的球鞋,付出較其他競爭對手高一半以上的價錢,其實額外的份額就是美國的品牌價值。消費者覺得美國的產品高尚,覺得買了美國的產品有型有款,所以才願意付出溢價。
當大家都覺得美國的總統只是一個搞笑的小學雞人物,就如周星馳笑片中的歹角,美國的產品還能賣出高價錢嗎?如果要到性價比高,中國產品真是無得輸了。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