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門投止,原義是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形容人在逃難或窘困時,暫求棲身處的倉促情況。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張儉傳》:「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望門投止」。
張儉是東漢山陽高平人,出身名門望族,他的祖先是楚漢時代的趙王張耳,與劉邦並列諸侯。張儉以高潔的操行聞名於當世。張儉曾做過山陽東部督郵,深受漢桓帝寵信的中常侍侯覽的家鄉就在山陽郡。
侯覽是當時權勢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橫行朝廷,而且稱霸鄉裡。他先後奪占了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頃。他還建造了十幾座規模宏大的住宅,和宮廷的規模相媲美。此外,他還為自己建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墓地。
侯覽殘害百姓、作惡多端,張儉深感憤慨。於是,他上書漢桓帝,揭發侯覽的罪行,要求從嚴懲治侯覽。由於侯覽是皇帝身邊的人,張儉的奏章還未送到漢桓帝手中,就被侯覽扣下了。從此,侯覽對張儉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張儉有個同鄉,名叫朱並,是個惡棍。張儉曾經嚴厲地懲處過他,因此他對張儉懷恨在心。後來,朱並投靠侯覽,在侯覽的指使下,朱並給朝廷上書,誣告張儉勾結同郡二十四人,結成黨羽,圖謀不軌。宦官曹節抓住這個機會,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漢靈帝下令逮捕黨人。漢靈帝才十四歲,根本不懂得什麼是黨人。他問曹節:「為什麼要殺他們, 他們有什麼罪?」曹節指手畫腳把黨人怎樣可怕、怎樣圖謀造反等所謂的罪行亂編了一通。漢靈帝當然相信了他們,連忙下令逮捕黨人。
張儉得知消息後,不得不連夜逃跑。侯覽假借皇帝命令,向各郡縣發出通令,要求捉拿張儉,凡是收留張儉者,格殺勿論。張儉在官府人馬的追趕下,只得匆忙逃跑,尋找可以避難的地方。他在逃亡途中,看到有人家可以暫時避難,就投奔到他們家中。由於宦官的惡行已經廣為人知,人們都痛恨宦官,而張儉一直以來名聲很好,深受人們敬重,所以人們都願意冒族誅之禍收留他。
有一天,張儉逃到了魯郡,投奔他的好友孔褒。不過孔褒不在家,只有十六歲的弟弟孔融熱情地接待了張儉。張儉離開後,官府得到消息趕到,逮捕了孔褒、孔融和他們的母親進行審問。孔融說:「是我招待了張儉,如果要處罰,就處罰我吧。」孔褒說:「張儉是來投奔我的,如果要懲罰,就處罰我,與我的弟弟無關。」孔母說:「我是一家之主,如果要懲罰,就懲罰我吧。」他們一家人爭著承擔責任,鬧得官府不知如何處置,最後由大哥孔褒頂罪。除了孔褒,還有眾多門閥名士因收留他而獲罪被殺。
由於大家的保護,朝廷始終沒有抓住張儉。直到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後,漢靈帝下令解除「黨錮」,張儉才結束了他的逃亡生活。然而,此時東漢王朝已經瀕臨滅亡。
當張儉遭到奸人陷害,被追捕的時候,許多人敢於冒著生命風險,站出來保護他,這是因為他平時行事正直,為民請命,是東漢八及之一,即能引導他人追隨、眾人所宗仰的賢人。一個人只要做事為人無愧於心,即使在困境中,也會得到許多人暗中的支持和幫助,永遠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後來,人們就用「望門投止」這個成語來形容在急迫情況下,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暫時的避難之處。現在一般用它作暫求安身之意,也含有急中生智、臨機決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