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媒:為何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科技戰?

博客文章

美媒:為何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科技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媒:為何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科技戰?

2023年07月25日 18:34 最後更新:18:42

7月23日起,日本針對尖端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的限制正式生效,雖未點名特定國家,但被普遍視為跟隨美國步調收緊對華限制。對此,中方已在不同層級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表達強烈不滿和嚴重關切。為全面打壓中國芯片產業,美國此前持續向荷蘭施壓、拉攏日本入夥,要求其在芯片設備上採取和美國一樣的出口管制措施。9月起,荷蘭的相關措施也將生效。

此外有消息指美國政府近期還打算加大對中國的科技封鎖,其中包括AI晶片、半導體設備領域出口限制、和對華為出口等規定。

美國針對中國的高科技打壓持續擴大,但中國並未屈服認輸,並且還在困境中發展變得更加強大。對此有美媒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對華科技限制是失敗的。西方高估了科技管制對中國的影響,低估了中國繞過管制的能力。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7月23日發表文章,題為:為何美國正在輸掉與中國的科技戰?作者是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

文章截圖。

文章截圖。

文章指出西方媒體大多忽視了中國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推出的一系列令人矚目的試點產品。這些產品主要由全球最大的電信基礎設施製造商、美國全球打壓的目標——華為公司執行。在中國,完全自動化的工廠、礦山、港口和倉庫已投入運營,首個商用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正在啟動。
華為雲計算部門近期推出一個軟件平台,以幫助中國企業利用自己的數據建立人工智能(AI)系統…… 沒跡像表明拜登政府對高端芯片的限制減緩了中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邁向主導地位的進程。現有信息均表明,中國在著力繞過技術限制方面的進展之快令人驚訝。

文章指出西方高估了科技管制對中國的影響,低估了中國繞過管制的能力。2020年特朗普政府禁止向華為銷售高端半導體後,西方媒體預測中國的5G推廣將停滯不前。但事實恰恰相反。2021年中國5G基站數量翻番,2022年增至231萬個,而全球總數不過300萬。

中國5G基站數全球規模最大。網上圖片

中國5G基站數全球規模最大。網上圖片

文章指出中國在科技領域不斷進步,這點有目共睹。中國在應用AI和高速寬帶提高企業生產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美中對AI的態度不同。美國科技公司的萬億美元市值主要來自消費娛樂。中國則無暇詩情畫意,沒去猜測機器何時會有知覺,AI何時取代人類,而是專注於繁重工作的自動化:檢查工廠傳送帶上的零件、檢測機器的異常情況……

中國計劃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佔據領先地位,這一計劃似乎已步入正軌。除了已在華開展大規模業務的大型製造商,美國企業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的投入甚少。據作者所知,已安裝專用5G網絡以支持工廠自動化的美國製造企業只有通用汽車(2022年在華生產230萬輛汽車)、福特汽車(2022年在華生產50萬輛汽車)和迪爾公司(今年2月推出第7萬台中國製造拖拉機)。這些公司都與中國製造商建立合資企業,可以說是中國工業的輔助企業。

文章指出從消費技術角度看,西方的5G令人失望。美國5G網絡下載速度只有中國的一半。這令其在自動駕駛等應用中的作用大打折扣。中國將5G視為工業技術,並希望面向企業推動銷售。美國的施壓令中國公司被排除在美國市場和許多歐洲市場之外,但中國公司在本土市場和全球南方的大部分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華為零件在非洲的4G網路佔主導地位。新華社圖片

華為零件在非洲的4G網路佔主導地位。新華社圖片

電信基礎設施和相關應用也促進中國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出口。自2019年以來,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50%,對巴西增長近100%,對土耳其增長250%。寬帶對非正規就業比例較高的國家產生變革性影響。它將支付系統植入智能手機,為以前被邊緣化的人群提供銀行和信貸服務,為企業家提供信息和銷售機會,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文章認為美國對中國科技出口的限制似乎並沒阻止甚至延緩具有最大戰略影響的AI應用的推廣。與此同時,對華銷售限制導致美國半導體公司收入減少,從而危及企業研發預算。即使作為權宜之計,對華科技限制也是失敗的。如全球首屈一指的芯片光刻設備製造商阿斯麥所言,每年工科畢業生人數超過其他國家總和的中國,最終會開發出自己的替代產品。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中國透過增加關稅等方式系統性降低對美國大豆進口,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

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為防止美國大豆可能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內地相關進口產業鏈正逐步進行一系列相應調整。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據內媒《財經》報道,相關調整措施包括多方面,並逐漸形成互補。例如,收緊相關檢驗檢疫措施,新增對種衣劑(含農藥的種子包衣材料)殘留、麥角菌、雜草種子等指標篩查;進口商又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在此基礎上,有關監管方面也與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供應國合作,建立區塊鏈溯源平台,記錄每批進口大豆的相關數據從種植到運輸的全程信息。

進口商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進口商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以加強檢驗檢疫為例,進口大豆屬法定檢驗商品,由海關根據商檢法規實施檢驗。由於大多數進口大豆屬轉基因產品,中國對其監測體系包括轉基因品系確認、有害生物檢疫、品質檢驗等多個層面。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海關總署最近發布公告稱:近期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和種衣劑大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海關總署決定暫停 3 家涉事企業大豆輸華資格。相關業內人士透露,從 4 月開始,政策也有相應調整,改為全船逐批檢驗,以更好地實施進口大豆溯源。

區塊鏈溯源平台被視為在大豆追溯方面能發揮作用,通過納入每批進口大豆的全程數據,包括種植地 GPS 坐標、收割時間、運輸船舶軌跡等關鍵信息,相關系統可通過技術識別大豆來源。此外,區塊鏈技術亦在物流軌跡分析中發揮作用,以實時監控全球港口的物聯網數據,識別大豆來源,避免不當轉運。

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中國農業外經外貿信息網圖片

總的來說,中美大豆貿易風波引發國內進口產業鏈調整,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對於目前中國大豆進口渠道的調整,業內人士指出,政策收緊可能在短期內影響供應和價格,但隨著時間推移,將建立新的大豆貿易秩序,形成新的循環模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