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年壓制中國科技發展,香港也受到打擊,創新科技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說,中國已不是20多年前的中國,科技取得了重大進步,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香港有條件走自己的創科道路,內地與香港正積極籌劃河套創新科技園區的規劃,建構成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他認為,第三代半導體是其中一個發展方向,香港第三代半導體的實力,與歐美差距只是一至兩年,內地也有很大需求,香港在這個領域可以走出新道路。
12月再增兩家芯片企業落戶香港
英國製藥商阿斯利康擬在香港設置研發中心,不過孫東不認為這代表西方打壓放鬆,他解釋,在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科技方面,打壓的程度較小,但有些領域如人工智能、芯片,政策還是比較緊。不過,中國和香港仍可突圍而出,他表示,創科局成功引進了一家內地企業在港設芯片廠,投資數十億,該家企業人員非常國際化,來自世界各地公司,例如英特爾等,12月還有兩家半導體企業落戶香港。
特區政府正積極籌劃河套區,這將是深圳和香港一河兩岸的創新科技區域,根據中國國務院8月的文件和香港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河套園區將成為世界級創科地帶,是一河兩岸、一區兩園港深兩地協作發展。
河套區位於深圳河兩岸,深圳一方土地面積約300公頃,香港這邊87公頃,將連接北都的新田科技城。新田科技城連同河套區,總發展面積627公頃,前者的位置在北部都會區的中心 ; 北都也包括洪水橋及新界北新市鎮,這裏將開闢為「北都大學教育城」。
研究園內以人面識別過關過橋
河套由於地域所限,不可能展開大規模的生產,只能作科研和實驗,大規模量產的任務,就落在新田科技城,孫東說,會致力吸引企業在新田科技城建立生產基地 ; 再向南就是大學城,大學城與創新產業園區幾乎零距離,有利人才培訓,生產、學術、科研位處同一區域,目標是形成世界級科研樞紐,及作為創科國際化的前沿。
當局正探索區內人流物流更方便的做法,包括跨河通行,是否可通過人臉識別,大大縮短過關過橋的時間? 物流方面,例如在區內做先進的生命科技產業、臨床轉化研究中心,一些現在無法自由流通的物品,如生物樣品、人類遺傳基因的樣品等等,如何可順暢流通? 這不僅要與深圳商討,也須向國家爭取支持。
5至10年後在第三代半導體區域領先
在西方重重打壓下,內地和香港要突破封鎖,就要找對路向,孫東認為,第三代半導體將是香港的發展方向,現在全世界都處於初步階段,還沒進入到大規模的生產,若香港現在開始做,跟歐美的差距只「一點點」(資料顯示約為一至兩年),第三代半導體在內地有巨大市場,關鍵的儀器設備國產化程度較高。他說,香港70至80年代,第一代半導體是區域領先,所以歷史上香港是有優勢的。
今年特首施政報告提出明年建立微電子研發院,微電子研究中心明年投入運營,可為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提供支持。他希望5年10年以後,香港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方面做到區域領先,接近全球領先的水平。
人工智能是近期談論最多的熱門課題,孫東說,創科局正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方面佈局,香港做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水平不低,在最近公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世界500強中,香港排名第11位,只是沒有形成產業鏈,世界各地及內地省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起步時都需要官方的投入。這任務分派了給數碼港,資料顯示,超算中心首階段於明年完成,2026年全部建成,建成之後將採用商業運行的模式,政府透過支持超算中心的建立,從而支持整個人工智能生態圈的建立。
香港基礎科研水平高,但不能轉化到中下游,未能形成產業鏈,因而不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更高經濟價值,很多科研成果就流到內地去,港府近年致力推動科研成果商品化,上中下游協調發展。
孫東說,去年政府撥出100億,資助大學研發團隊配對外界企業,實現科研成果商品化,要求大學團隊3年內要完成轉化,當局希望計劃結束後,有數百大學科技成果落地。今年再撥100億,加速新型工業化發展,結合產學研,這是特區政府發展創科的完整思路。
收看《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創新科技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專訪足本: https://shorturl.at/vwT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