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決心解決土地不足難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統籌多個部門,全力解決土地不足及引起的相關問題,他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表示,公屋輪候時間長、劏房未減、舊區重建停不前,歸根結底都與土地供應有關。隨着土地增加,他有信心在未來10年,公屋供應將超越需求,2027年公屋輪候時間可由現在的5年以上,縮短至4.5年,之後再逐步減至3年。
結合北部都會區、交椅洲的土地供應,將有足夠土地增加公屋、處理劏房及加快舊區重建,也有助樓市穩定。
今年《施政報告》提及,未來30年土地供應將有7000公頃,未來10年熟地供應為3370公頃,較過去兩年預測為高,黃偉綸說,這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2017年他擔任發展局局長時,10年公屋落成量估計為26萬,今年的10年公屋估計落成量,增至41萬,較2017年上升了70%。
公屋輪候冀縮短至3年 簡約公屋紓緩首5年短缺
數年前本港土地短缺超過3000公頃,土地稀缺,成為樓價飆升原因之一,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衍生劏房問題,近年特區政府積極造地,包括規劃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黃偉綸表示,未來10年公屋供應量41萬個單位,而需求僅30.8萬,供應將超過需求。
不過這10年供應有「頭重尾輕」的問題,他表示,10年內首5年的公屋供應量為10萬個單位,平均每年2萬,後5年供應量25萬至26萬,每年超過5萬。為了解決首5年供應少的問題,政府推簡約公屋,希望首5年公屋供應量增至15萬,即平均每年3萬,至2027年公屋輪候時間將由現在的5年以上,縮短至4.5年。
他說,後5年每年公屋單位供應量可超過5 萬目標,輪候時間有望再減至3年,他相信,這將有效解決長久以來困擾香港的問題,包括消除環境惡劣的劏房。
黃偉綸領導的「解決劏房問題」跨部門工作組,10個月後將要提交深入調研報告,須作出建議,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例如樓宇安全、消防、衞生要求、居住面積等,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將取締,工作組已召開第一次會議。
解決劏房及舊區重建 須有充足土地
有人質疑,為何特區政府5年前甚至10年前,不解決劏房問題?黃偉綸說,要取締不合標準劏房,首先要有單位安置受影響住戶,先決條件是有足夠土地供應,這在數年前無法做到。
未來10年估計可供應3370公頃土地,包括年底進行環境評估的交椅洲,交椅洲造地會否出現變數? 黃偉綸對供應達標信心十足,指這目標「不算野心勃勃」,當局因應各種條件和情境進行多方面研究,作財務安排,有信心可以做到。「未來10年見到曙光。」
舊區重建也將因土地供應充足而加快,黃偉綸表示,市中心樓宇老化問題嚴重,隨著人口老化,老舊樓宇不適合老人家居住,有重建必要,但必須有地方安置原來的居民,交椅洲造地就可以為舊區重建提供支持。
北都相等17個科學園 交椅洲成另一中環
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不僅提供居住面積,更提供商業及創科用地,黃偉綸預計,北都將成為創科中心,面積約為17個科學園,而交椅洲則是另一個中環,以金融和商業為主。
他表示,北部都會區現時所在地人口約100萬,預計20年後為250萬,即增加150萬人,其中的四成,即約60萬至70萬人,10 年內可入伙,北都鄰近深圳,將發展為創新科技及先進工業的中心地帶。
交椅洲全面入伙將容納50萬人,這裏是企業地區總部、金融及高增值經濟所在,是另一個中環。這裏將成為新界與市區的聯繫樞紐,日後從港島,可經交椅洲,通往北部都會區。「由交椅洲到中環,不用十分鐘就可到達,去機場、新界西北都相當方便。」
黃偉綸說,交椅洲是千挑萬選下選定的地點,除了位置重要,對生態環境影響也小,這裏以往是倒泥頭的地方,也不是中華白海豚棲息地,將來會用嶄新科技填海,兼顧了發展和環境保護。
收看《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專訪足本: https://shorturl.at/giL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