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巴士的報10周年專訪】孫玉菡:外勞每天跨境往返港珠落實 「澳門模式」可擴大 人才計劃7萬人已抵港

HotTV

HotTV

HotTV

【巴士的報10周年專訪】孫玉菡:外勞每天跨境往返港珠落實 「澳門模式」可擴大 人才計劃7萬人已抵港

2023年11月28日 07:00 最後更新:23:59

港府6月中公布輸入勞工計劃,首批航空業輸入勞工10月底已返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透露,這批外勞在珠海居住,每天跨境上班,下班後返回珠海,主要在國際機場工作。他表示,這種「澳門模式」在部分其他工種也切實可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右)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右)

特區政府6月中公布「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放寬准許外勞在內地居住,這模式可避免租金因輸入勞工而飆升,但同時可補充本港嚴重不足的勞動力。曾有質疑「澳門模式」是否行得通,過關擁擠會否減少對外勞的吸引力,但航空業首輪申請,即錄得2889宗來自28家公司的申請,2841個案獲批。

更多相片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右)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左)與《巴士的報》副社長黎廷瑤(右)

機場輸入勞工已採用「澳門模式」,工人多居於珠海。(資料圖片)

機場輸入勞工已採用「澳門模式」,工人多居於珠海。(資料圖片)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

各項吸引人才計劃至今共7 萬人抵港。(資料圖片)

各項吸引人才計劃至今共7 萬人抵港。(資料圖片)

機管局答覆本網查詢時稱,計劃下的輸入勞工已於10月底起陸續到港,並正接受相關培訓,準備於香港國際機場工作。目前大部份按該計劃提交的申請個案均來自內地。

每天經港珠澳大橋上下班

計劃下的內地勞工,經港珠澳大橋往返珠海及香港國際機場上下班,機管局提供交通安排,他們以優惠價錢乘搭穿梭巴士來回珠海口岸及香港口岸,於香港口岸轉乘連接香港國際機場的另一穿梭巴士到機場工作。據悉,每程交通時間與金巴相若,約為一小時。

事實上,「澳門模式」不限於機場服務的工種,鄰近機場、口岸的商鋪和食肆,也可採用「澳門模式」,增聘餐飲和零售業人手。孫玉菡表示,鄰近口岸的工種,都適合採取「澳門模式」。

機場輸入勞工已採用「澳門模式」,工人多居於珠海。(資料圖片)

機場輸入勞工已採用「澳門模式」,工人多居於珠海。(資料圖片)

本港人力不足的問題愈來愈嚴重,特區政府在基層勞工方面,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包括零售、餐飲、運輸、建築等行業26個工種可輸入勞工,孫玉菡稱,輸入外勞須平衡本地人優先就業,因此需要進行4星期的本地招聘,確實請不到人才可申請輸入外勞,首次申請過程約需時3個月,運作順暢後,該可快一點獲批。

中層職位方面,他說,職專(職業專才教育)文憑畢業生,可在指定行業工作,留港滿7年,即可獲發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這些行業包括資訊科技、航運、電機及建築等,都是香港缺人手的行業。他說,中層職位也缺人才,但不是每個行業都有輸入人力的需要,所以只有指定行業,才適用於這計劃。

孫玉菡說,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成績令人鼓舞,截至10月底,共接獲18.5萬宗申請,批出11.5萬宗,至今共7萬申請人已抵港。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

高才通合資格學府增8 家

爭奪頂尖人才的「高才通」計劃,計劃中合資格高等學府加入了3家內地大學,及5家世界5強的酒店大學。該計劃對象是全球高薪、高學歷人士,他們無須先有香港僱主聘請,也可申請來港,這有利於建立香港的人才庫 。 孫玉菡表示,他們通常是舉家來港,小朋友在港讀書,這正是所需要的年輕力量,小朋友在這學習和成長,成為香港的一部分。

孫玉菡指出,吸引人才來港不難,挑戰是如何留住他們,最重要的是令香港有更多的發展機遇。港府設立了人才服務辦公室,為來港人才提供服務和支援,夥拍顧問公司,提供找住屋、子女學校等服務 ; 亦與業界合作,為高端人才配對企業,讓他們在港可以發揮所長。

各項吸引人才計劃至今共7 萬人抵港。(資料圖片)

各項吸引人才計劃至今共7 萬人抵港。(資料圖片)

不考慮提供任何補貼

香港毗鄰的深圳,也在積極搶人才,更為入境人才提供住屋津貼,孫玉菡強調,政府不會為輸入的人才提供任何補貼,香港憑本身的優勢已足夠,事實上,來港人士子女在港讀書,其入讀的學校,很多已是政府津貼的學校,實際上是某種程度的補貼 ; 醫療方面,公營醫療系統完善,而聘請他們的企業,都有完善醫療保險。

他認為,香港和深圳在搶人才方面雖有競爭,但更多是互補,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打造大灣區成為人才高地,港深是大灣區主要城市,兩地合作搶世界人才,還有很多空間。

輸入人才計劃能否令人口回升,及抵銷移民的影響? 孫玉菡表示,因為搶人才力度加大,對人口增加確有貢獻,學校招生壓力亦紓緩 ; 勞動人口數目已由低位回升,雖然未回復2018年的高水平。此外,移居外地的港人也有回流迹象,當中有香港所需的人才,他們回流對香港也很重要。

廣東院舍計劃讓長者免費試住

長者照顧也是勞福局的工作重點,當局推行的「廣東院舍住宿資助計劃」,目前有兩家院舍,分別在肇慶和深圳,兩家院舍現在由賽馬會營運,孫玉菡表示,以往計劃中的院舍必須由在香港有營運經驗的非政府機構營辦,日後資格將擴展至有良好紀錄的私營機構,當局也探討資格擴展至營運經驗在香港以外的可行性。

現在參與計劃在內地居住的長者不算多,孫玉菡稱,當局推合資格的長者就可以免費入住兩家院舍的計劃,讓長者試住體驗,及香港福利盡量做到延至內地,但他承認醫療是問題,內地2020年開始,港人在大灣區城市住滿半年可買國內醫保,料有助解決問題。

收看《巴士的報》10周年特備節目「司局長訪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專訪足本: https://shorturl.at/mprSW

往下看更多文章

【巴士的報10周年專訪】許正宇: 香港可透過「3D」迎接金融業發展

2023年12月04日 07:00 最後更新:23:28

現今環球局勢,宏觀經濟受高息環境影響,個別地區地緣政治緊張,令金融業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為《巴士的報》10 周年撰文稱,環球經濟重心漸向東移幾近是國際共識。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計,全球今年經濟增長或放緩至3.0%,「硬着陸」風險正急劇上升。但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將達到5.2%,較去年更快,並跑贏全球整體表現。

多元化資產配對  深化互聯互通

在這個大環境下,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可透過「3Ds」,即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減碳(Decarbonisation)及數字化(Digitalisation)來迎接並貢獻未來的金融業發展。

香港會提供多元化(Diversification)的資產配對,深化及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鞏固香港連接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角色。我們的舉措包括繼續全力推動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促進港股人民幣計價交易,同時繼續推動落實離岸國債期貨,並增加人民幣投資產品種類,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政府和監管機構也會與內地商討互聯互通各項擴容增量方案,包括優化滬深港通的產品類別和交易機制。我們亦會研究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風險管理產品,為資本市場注入新動力。

港府致力深化及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資料圖片)

港府致力深化及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資料圖片)

為減碳出力  發展綠色金融

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風險,全球有目共睹。香港一直致力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至綠色金融科技,以提供減碳方案(Decarbonisation )。我們將致力為金融服務釐訂清晰並銜接國際標準的可持續披露安排,並為香港制訂可適當採納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的路線圖,既促進本地相關企業採取更一致的披露,令其更容易獲取可持續融資,也可讓金融市場掌握更多有關企業及資產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資訊,以支持更多資本分配到綠色和可持續的企業和項目。明年上半年,我們會推出專為綠色金融科技而設的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為未被商業化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我們也正在編制「香港綠色金融科技地圖」,提供本港綠色金融科技企業的現況及相關服務的一站式資訊。

香港制訂採納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 (Shutterstock圖片)

香港制訂採納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 (Shutterstock圖片)

提升金融業數字化  惠及實體經濟

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態圈日益蓬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未來會提升金融業數字化(Digitalisation),聯動金融科技惠及實體經濟。港交所將開發和營運一個綜合基金平台,作為未來金融市場基建,涵蓋香港零售基金由前到後端的分銷周期和價值鏈,成為業界的綜合平台,擔當通訊中樞、業務平台和資訊門戶的角色,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在已建立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發牌制度基礎上,政府也鼓勵市場參與者探索Web3.0底層技術的潛力,以賦能與實體經濟相關的應用和創新,為實體經濟帶來效益。本屆金融科技周便安排了專門環節,讓市場參與者分享其產品和項目意念,圍繞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例如文物及知識產權;及傳統金融資產代幣化,帶來結算更有效率及資產淨值訊息更及時等效益。

政府、監管機構、業界和各相關持份者定當同心協力,開創一個個更美好的十年。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未來會提升金融業數字化(Shutterstock圖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未來會提升金融業數字化(Shutterstock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