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士紛紛踏入老年,加上本港人口平均壽命持續上升,預期本地人口老化問題將日趨嚴重。根據政府統計處今年10月發表的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推算由2021年的145萬(佔總人口的20.5%),將增加接近一倍至2046年的274萬(36.0%)。換言之,到2046年全港人口有三分之一是長者。因此,今年11月初發表的施政報告就提出要研究發展「銀髮經濟」,將於明年成立顧問小組並提出建議,希望把高齡人口轉化為消費群,推動樂齡產品及服務的發展,包括醫療保健、文娛康樂、起居服務等,以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無疑,人口老化問題對香港是一個大挑戰,影響所及,無論是社會成本、勞動人口、公共醫療資源等範疇都會出現難題。要推動銀髮經濟亦殊不簡單,需要我們以不同的角度去了解長者的真正需要,才可促成美事。

要知道,長壽不一定會快樂。以前筆者也有寫過,移民潮下不少「留港長者」都陷入孤獨、無助和抑鬱等情緒困境,長者的心靈需要同樣應受到關注。我認為,要成功建立銀髮經濟,必須將之建基於長者的身心靈健康。身體健康、心靈愉快、態度樂觀正面的長者,不但對家庭有益,他們更可以為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除了向長者推廣健康飲食及適當運動,以鼓勵他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更應加強推動多元化社區康樂活動。筆者認為,這方面可以結合本港多區「關愛隊」的活動,除了透過探訪接觸,以識別和協助有需要支援的長者、護老者及照顧者之外,亦可以籌劃聯誼聚會、跨代交流,甚至是介紹樂齡科技的活動,促進長者社交並投入社區。

說到樂齡科技,施政報告也提及將會擴闊「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的用途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讓更多長者、殘疾人士及照顧者能夠善用科技以減輕負擔和壓力。我一直深信,樂齡科技及智能家居是推動銀髮經濟的重要引擎。舉些例子,把虛擬現實科技應用在日常生活及治療復健中,可以讓長者享受全新的娛樂和康復方式;在家中設置各種防跌、防走失的感應裝置,並善用物聯網技術,可以為長者創造了更安全、更智能的居住環境,且時亦能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然而,觀乎不少長者目前對樂齡科技仍未太能理解或掌握,身為業界一份子實在是感到「路漫漫其修遠兮」!今次施政報告倡議銀髮經濟、支持樂齡科技,可說是為我們團隊打了一支強心針。我們會堅持信念,默默耕耘,積極參與不同的研討交流會,並與社福機構緊密合作,加倍努力推廣樂齡科技。較早前我們團隊就分別參與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3」和「大埔及北區『照顧者美麗旅程』撐起日」 ,向大眾介紹示範各類樂齡科技產品與應用方案,並與業界領袖專家誠意交流,期望透過深耕細作,讓相關產品與服務進入更多家庭,令更多長者與照顧者受惠。

只有當我們能夠真正滿足長者多樣化的需求,並提升他們的身心靈健康及生活品質,銀髮經濟才會真正實現。

連文連結: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664763




妙談護匡樂齡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