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3條立法15人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埋班」 每周開會6日 強調不容有失

博客文章

23條立法15人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埋班」 每周開會6日 強調不容有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23條立法15人立法會小組委員會「埋班」 每周開會6日 強調不容有失

2024年02月22日 14:07 最後更新:14:16

23條立法草案未首讀,立法會的15人小組委員會已搶先「埋班」。議員中有人形容今次立法工作不容有失,還預計香港可能會「受幾刀」,但港府已有心理準備,將設法應對。

《基本法》23條立法公眾諮詢期即將結束,之後會有條例草例交立法會審議。立法會已有動作,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去信內委會主席李慧琼,形容《基本法》23條立法茲事體大,具逼切性,立法會應盡快預備展開審議工作,建議在內務委員會下先成立一個小組委員會開展研究立法的工作。

據《堅料網》消息,小組委員會成員包括各政團主席、黨魁及「板塊」召集人,人員名單有廖長江、陳克勤、葉劉淑儀、黎棟國、張宇人、陳紹雄、林健鋒、盧偉國和黃英豪等,預計待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後,小組委員會將過渡為草案審議委員會。

據悉,諮詢期於2月28日屆滿後,特區政府先行整理意見內容,預計3月中,全國人大政協兩會閉幕,身兼兩會身份的議員回港後,特區政府先向相關事務委員會匯報諮詢結果,議員解釋「當日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和保安事務委員會舉行聯合會議,按規矩政府須向有關委員會匯報」,之後才正式向立法會提交有關條例草案。

有議員透露,《基本法》23條立法,將為未來數月的社會焦點,不少議員都希望能夠參與,整個審議過程,但根據立法會議事規則,無論小組委員會或草案委員會的人數不能超過15人,近日進行了協調人選的工作。議員形容,由於今次立法工作不容有失,將「極之艱鉅」,大家已有心理準備,並會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故15名委員都是「老人家」,並且要求全體委員百份百出席。預計草案審議期約兩個月。

考慮到商界對今次立法或有擔憂,委員會成員亦包括有來自商界背景的議員,好讓他們在審議過程中,透過議會平台,盡量向特區政府發問,再由官員詳細回答,目的令公眾更加明白,力抗西方勢力的扭曲抹黑。至於其他具法律背景的議員,由於非委員也可以參與會議,甚至可以發問,他們便扮演「外圍助攻」角色,圍繞著法律範圍提供意見。

對於特區政府還未提交相關草案,立法會以率先成立小組委員會,議員表示,有關安排並非首次,當日處理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及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亦率先成立小組委員會開展研究立法的工作,待相關條例草案首讀後,無須再經內會另行考慮,隨即轉為法案委員會,該做法節省不少程序、時間,避免諮詢與審議工作過份重復,令審議時間不合理拖長,議員認為,有關立法已拖了20多年之久,並經歷了很多事情,不想再無限期拖下去。

有議員預計,今次立法,香港需要「受幾刀」,預計除什麼制裁外,亦會針對香港的經濟,例如撤資之類,盡量打擊投資信心,港府等都有了心理準備,設法應對。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2014年,首任特首董建華創立了「團結香港基金」,由一個初創智庫開始,到今天成為全球頂尖1%的智庫,獲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各界肯定及支持。近年基金會更思行並進,致力政策倡議和「落地」,為公共政策發揮影響力外,亦積極「走出去」,搭建交流平台,向海外宣揚香港故事,更接受各界別委託作有質量的政策研究,進一步發揮智庫的角色。

有基金會的初期參與者同Ariel 講,10年前的一日,董建華跟他說,他有好多錢,希望為香港做點事,於是成立一個智庫,為香港社會出謀獻策,團結香港基金就這樣成立起來。

10年前,首任特首董建華希望為香港做點事,成立智庫為香港社出謀獻策。

10年前,首任特首董建華希望為香港做點事,成立智庫為香港社出謀獻策。

今年基金會迎來10周年,並將於9月25日舉行大型慶祝紀念活動。回顧過去歷程,由初期靠着創會榮譽主席董建華的個人魅力及政治連繫,依賴百分百捐助去營運,到現在蛻變成一個具影響力的智庫,更希望外界聚焦基金會的高質研究報告。

知情者說,雖然董建華家族仍繼續支持基金的運作,但自去年9月由陳智思接任主席後,基金會正朝深度智庫的大方向發展,推動基金會的政策研究考慮落地可行性,同時發揮智庫的非官方背景,深入了解相關政策的持份者的意見,並在報告中展現出來。據聞,有政府中人睇到基金會近年的報告,已可掌握持份者的初步意見,有助考慮政策的可操作性。

去年底,主席陳智思上任後首次舉行交流會。

去年底,主席陳智思上任後首次舉行交流會。

基金會已開始探索與政府、企業、外地智庫進行有質量的政策研究,並希望通過與持份者合作的項目,成為支持基金會運作的資源之一。

陳智思去年接任主席時已表明,基金會旗下有數個平台,包括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院等,他希望未來在科技及聯通世界方面做得更多,冀透過團結香港基金的平台「重新介紹香港」。

陳智思近期接受《紫荊》雜誌專訪時也重申,基金會未來兩個新方向,分別是聯通世界,說好中國故事和傳播好香港聲音、及推動科技創新。

陳智思透露,基金會將廣搭交流平台,舉辦論壇,匯聚本地及國際重量級講者, 再把資訊以英語透過不同平台傳揚海外,如推出全新的「我們的香港故事」系列,每月邀請在港工作和生活的外籍朋友,細說他們的香港故事,並有效地向外傳播。

在政策研究方面,陳智思說,基金會將積極與世界各地持份者聯絡,拓展國際網絡,深化與國內高端智庫的聯繫,包括全國港澳研究會等,拓展政策研究領域,包括今年第四季推出大灣區行業發展指數,助外來企業和投資者了解大灣區發展。

2020年團結香港基金代表獲邀與300多位國際智庫領導人舉行「全球網上論壇」探討化解疫情危機。

2020年團結香港基金代表獲邀與300多位國際智庫領導人舉行「全球網上論壇」探討化解疫情危機。

基金會旗下的公共政策研究院,未來更計劃將研究範圍擴大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利用大灣區發展的經驗,推進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的融合。

政策研究方面,亦會配合推動科技創新,推出多項在知識轉移、生物科技、臨床研究、金融科技、樂齡科技、藝術科技等的政策建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