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研究:北太平洋座頭鯨數量近10年銳減20% 罪魁禍首可能是「呢樣嘢」

大視野

研究:北太平洋座頭鯨數量近10年銳減20% 罪魁禍首可能是「呢樣嘢」
大視野

大視野

研究:北太平洋座頭鯨數量近10年銳減20% 罪魁禍首可能是「呢樣嘢」

2024年03月02日 16:20 最後更新:17:12

最新研究顯示,北太平洋座頭鯨數量近10年銳減20% ,罪魁禍首可能是「呢樣嘢」。

由75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建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巨型海洋哺乳動物照片識別資料庫,用於追蹤自2002年至2021年間北太平洋的座頭鯨族群數量。研究發現在過去的10年中,該地區的座頭鯨數量急劇下降。

研究指出,由於商業捕鯨活動自1976年起被禁止,並且保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北太平洋座頭鯨的數量在2012年前一直穩步增加。然而,從那之後到2021年,座頭鯨的數量卻減少了20%,從約3.3萬頭減至約2.66萬頭。在夏威夷過冬的一群座頭鯨更是遭受了高達34%的減少。

研究還發現,從2014年到2016年,太平洋東北部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強且最長的海洋熱浪,海水溫度相比正常水平時常相差攝氏3至6度。海水變暖改變了海洋生態系統,也改變了座頭鯨覓食的環境。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澳洲南十字星大學的鯨魚生物學家奇斯曼(Ted Cheeseman)表示,研究團隊估計約有7,000頭鯨魚餓死,這一數量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他補充說,即使對於健康的族群來說,數量的波動是正常的,但像鯨魚這樣的長壽物種數量的突然下降表明海洋生態系統受到了重大破壞。他還指出,不僅是鯨魚的食物減少,簇絨海鸚、海獅和海豹的數量也在下降,這都是由於海洋變暖導致食物供應減少的結果。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奇斯曼指出:「這些鯨魚不再面臨像50年前那樣立即滅絕的危險。然而,我們必須面對海洋不斷變化的新現實。」

往下看更多文章

史上最大節肢動物!體長達2.5米體積相當一輛車 詭異樣貌曝光

2024年10月14日 14:20 最後更新:16:06

專家們從兩塊保存完好的化石中揭示遠古蜈蚣蟲的真實樣貌,體積龐大如汽車,被稱為「史上最大節肢動物」。

遠古蜈蚣蟲真實樣貌曝光 體長達2.5米

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這個遠古蜈蚣蟲學名為「Arthropleura」,其實是現代蜈蚣和馬陸的遠古親戚。生存在3億4500萬至2億9000萬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薩克馬爾期,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蘇格蘭,是已知陸地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體長可達2.5米,體重可達50公斤。

身體特徵類似千足蟲  

報導指,這種巨型節肢動物數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生物學家,因為它的身體特徵類似千足蟲。然而,若缺乏頭部,學者們無法理解這種生物與現代節肢動物如馬陸、蜈蚣之間的關係。儘管這兩種現代生物外觀相似,但實際上在4.4億年前就有了分歧。

透過CT掃描,在法國蒙卡夫雷勒特異埋藏化石群發現了兩隻幼年遠古蜈蚣蟲的頭部化石。雖然幼蟲體型僅6厘米,科學家發現其頭部側面帶有獨特的有柄眼睛、輕微彎曲的觸鬚,以及像蜈蚣一樣的小下顎。這些特徵與蜈蚣和馬陸相似。

100多年來未找到完整的頭部

研究的第一作者、法國里昂大學古生物學家萊里蒂爾(Mickaël Lheritier)表示:「這種節肢動物自18世紀以來廣為人知,但長達100多年的歷史中,我們從未找到完整的頭部。現在終於有了完整的頭部,可以看到下顎骨、眼睛,這些特徵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種生物的演化地位。」

古生物學家將遠古蜈蚣蟲歸類為與馬陸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

根據解剖特徵,古生物學家最終將遠古蜈蚣蟲歸類為與馬陸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然而,在馬陸和蜈蚣身上從未發現有柄眼睛。遠古蜈蚣蟲被廣泛認為是陸生動物,但眼柄通常出現在半水生或全水生的動物,如甲殼類動物。

AP圖片

AP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