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線搜查│北角私家路變棄車天堂 無王管阻街兼衛生惡劣 驚揭管理更亭屬僭建物 收益「自己袋」業主轟唔公平

社會事

一線搜查│北角私家路變棄車天堂 無王管阻街兼衛生惡劣 驚揭管理更亭屬僭建物 收益「自己袋」業主轟唔公平
社會事

社會事

一線搜查│北角私家路變棄車天堂 無王管阻街兼衛生惡劣 驚揭管理更亭屬僭建物 收益「自己袋」業主轟唔公平

2024年04月08日 13:30 最後更新:16:51

北角私家路變棄車天堂,無王管阻街兼衛生惡劣,驚揭管理更亭屬僭建物,收益「自己袋」業主轟唔公平。

近日有網民指出北角堡壘街成為了棄車天堂,無論是道路安全或衞生情況都極不理想,阻街「無王管」令一班街坊非常無奈。HOY TV《一線搜查》亦收到北角街坊投訴,指堡壘街長期有廢棄車輛停泊,影響其他司機出入和行人過路,最重要的是對區內環境衞生構成影響。

更多相片
北角街坊指堡壘街無王管,大量棄車阻街又不衛生。(《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北角街坊指堡壘街無王管,大量棄車阻街又不衛生。(《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街坊張先生補充堡壘街的「死車」相信是為了霸車位。(《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街坊張先生補充堡壘街的「死車」相信是為了霸車位。(《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張先生補充不知何從的停車場管理公司更亭為僭建物,霸佔了堡壘街私家路有30年,因此毋需跟街坊交代。(《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張先生補充不知何從的停車場管理公司更亭為僭建物,霸佔了堡壘街私家路有30年,因此毋需跟街坊交代。(《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棄車阻街問題嚴重影響區內交通出入,令街坊極不便。(《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棄車阻街問題嚴重影響區內交通出入,令街坊極不便。(《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屋宇署以書面回覆《一線搜查》,指如相關單位無聽取勸告及進行清拆,就會按現行執法政策透過大規模行動處理該僭建物。(《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屋宇署以書面回覆《一線搜查》,指如相關單位無聽取勸告及進行清拆,就會按現行執法政策透過大規模行動處理該僭建物。(《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東區區議員丁煌表示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二條,私家路是指根據普通法可以限制公眾進出的路、街、小巷、廣場、停車場、通道等地方。(《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東區區議員丁煌表示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二條,私家路是指根據普通法可以限制公眾進出的路、街、小巷、廣場、停車場、通道等地方。(《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現停車場管理公司收下全部泊車收益,張先生表示對住在堡壘街的業主極不公平。(《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現停車場管理公司收下全部泊車收益,張先生表示對住在堡壘街的業主極不公平。(《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北角街坊指堡壘街無王管,大量棄車阻街又不衛生。(《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北角街坊指堡壘街無王管,大量棄車阻街又不衛生。(《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街坊張先生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堡壘街私家路街頭長期有幾輛棄車停泊,相信是為了阻止街外人泊車而霸佔車位。而且「死車」長時間都沒有人清潔,封滿塵,有時甚至會見到老鼠或蟑螂在車底出沒,為街道帶來嚴重衛生問題;加上私家路長期是三線泊車,附近屋苑的停車場被封了半邊出入口,行車通道狹窄令駕駛者都要格外小心,行人橫過馬路時也可能會有危險。《一線搜查》記者亦親身到北角堡壘街視察,發現街頭位置確實泊了幾輛鋪滿塵埃的車輛,情況惡劣。

街坊張先生補充堡壘街的「死車」相信是為了霸車位。(《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街坊張先生補充堡壘街的「死車」相信是為了霸車位。(《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街坊就事件向自己所住的大廈管理公司和屋宇署查詢,意外竟發現停車場管理公司在街頭擺放多年的更亭涉侵佔業主權益。受訪的張先生表示,現在的管理公司不是他們(屋苑業主)聘請回來,而他(指管理公司)強行在街頭搭建了一個更亭,霸佔了這條私家路大約有30年。

張先生補充不知何從的停車場管理公司更亭為僭建物,霸佔了堡壘街私家路有30年,因此毋需跟街坊交代。(《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張先生補充不知何從的停車場管理公司更亭為僭建物,霸佔了堡壘街私家路有30年,因此毋需跟街坊交代。(《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張先生表示,私家路被霸佔對居於堡壘街的業主們都很不公平,因大廈外伸出來的部分容許泊車收租再給予業主立案法團,原本可能可以幫補區內大廈做外牆維修;然而現在被不知從何而來的管理公司建亭霸街,所有泊車收益全歸他們所有,變相導致將來道路維修可能也要堡壘街業主自己「夾錢」。

棄車阻街問題嚴重影響區內交通出入,令街坊極不便。(《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棄車阻街問題嚴重影響區內交通出入,令街坊極不便。(《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一線搜查》就北角堡壘街21號至23號私家街上僭建物向屋宇署查詢,屋宇署以書面回覆指已派員到上址視察,發現上址有現存僭建物,包括一個混凝土台階連梯級及一個搭建物,但無明顯危險;並已向有關大廈業主立案法團及物業管理公司發出勸喻信,敦促相關單位盡快自行安排清拆僭建物。

屋宇署以書面回覆《一線搜查》,指如相關單位無聽取勸告及進行清拆,就會按現行執法政策透過大規模行動處理該僭建物。(《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屋宇署以書面回覆《一線搜查》,指如相關單位無聽取勸告及進行清拆,就會按現行執法政策透過大規模行動處理該僭建物。(《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就私家路的業權和小業主的應對方法,《一線搜查》訪問了東區區議員丁煌。丁煌表示堡壘街私家路路段由所有業主共同擁有,而物業管理公司可行使管理權以管此街相關事宜。視乎相關屋苑有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或居民協助會,小業主可向這些單位提出諮詢或投訴;但如屋苑沒有以上兩個團體,就可以嘗試向區議會提出協助請求,而區議會和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後,會進一步尋求解決方法。丁議員又補充,根據道路交通泊車規例,警方不可以在私家路上「抄牌」,但不小心駕駛、魯莽駕駛等行為,警方是可以執法。

東區區議員丁煌表示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二條,私家路是指根據普通法可以限制公眾進出的路、街、小巷、廣場、停車場、通道等地方。(《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東區區議員丁煌表示根據道路交通條例第二條,私家路是指根據普通法可以限制公眾進出的路、街、小巷、廣場、停車場、通道等地方。(《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現停車場管理公司收下全部泊車收益,張先生表示對住在堡壘街的業主極不公平。(《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現停車場管理公司收下全部泊車收益,張先生表示對住在堡壘街的業主極不公平。(《一線搜查》影片截圖)

更多詳情請到網站收看:《一線搜查》: 459集

有市民信用卡在兩個月內兩度被人盜用,雖已聯繫信用卡中心,惟未能阻止交易。更令她不滿的是,發卡機構要求她自行承擔訴訟費用,敗訴還要額外負擔數千元的訴訟費用。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兩個月內兩度被盜用信用卡

關小姐向《一線搜查》透露,自己的信用卡在短短兩個月內兩度被人盜用。第一次被盜用是發生在去年11月22日晚上約9時半,當時收到短訊通知指信用卡消費了60多美元,隨即在10分鐘內致電信用卡中心求助,卻被告知無法即時阻止交易,並要求她親身前往辦公室填寫爭議書。第二宗盜用則發生在今年1月21日,涉及9萬多日元的交易,兩次同樣在她身處香港時發生。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關小姐表示,該張信用卡多數用作訂酒店、增值八達通,自己平日亦很小心,從未點擊可疑連結。然而,盜用事件接連發生,令她感到無奈又憤怒,更令她不滿的是信用卡被盜用後仍需自己付費訴訟,假如敗訴,不但承擔該筆不屬於自己的帳項,更要再支付數千元的訴訟費用。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投訴人被盜用後即通報 仍難阻交易

「即時一睇到有人過數,已經喺10分鐘內已經打去信用卡中心同佢講,佢都截唔到條數,咁點解個責任會喺晒我度呢?畀訴訟費已經十分唔平等,同埋佢冇好清晰交代訴訟啲咩?同邊個訴訟?邊間律師樓?點解要訴訟?全部都冇交代。」她又質疑發卡機構的處理方式,指職員僅負責「傳話」,未能提供實質協助。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根據發卡機構的調查,第一次盜用款項被用於購買遊戲點數卡;第二次則用於訂購日本酒店,盜用者的姓名、地址及電話均顯示為外國人,與關小姐無關。關小姐表示覺得無辜,「個名、用戶名稱唔係我嚟嘅,係一個外國人嘅名,地址係美國嘅、電話係美國嘅,佢一間網上賣點數嘅遊戲公司,我完全唔認識。」她隨後報警處理,警方將案件列為「境外騙案」,惟暫未有人被捕。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另外,關小姐亦發現,發卡機構在調查期間未有凍結款項,並持續計算利息。關小姐:「開頭話呢筆數唔係你簽,就唔使你負責,咁我第一次收到月結單,我就冇交到呢500幾港元,但下期帳單就多咗300港元利息,我覺得真係好唔合理囉,點解開頭又話唔使我負責?」直至她主動查詢,發卡機構才答應豁免利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鄧家彪:非銀行信用卡不受金管局約束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批評發卡機構的網絡安全措施薄弱,竟如此輕易一再被騙徒盜用信用卡資料。他提到,關小姐使用的信用卡並非由銀行發出,因此不受金管局監管,而是由警務處及公司註冊處共同監管的放債人牌照科負責。然而,現行規管未有涵蓋非銀行機構發行的信用卡,導致消費者保障不足。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鄧家彪強調,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受金管局的守則及指引約束,明確要求銀行必須向客戶提供有關使用信用卡爭議程序,例如申請退款的資料,持卡人一般毋須為未經授權的交易負責。反觀非銀行發卡機構,金管局沒有法定權力介入。他建議政府統一監管銀行及非銀行發卡機構、提升網絡安全水平,並建立劃一的消費者保障機制。

發卡公司回應:交易仲裁費用非公司決定

涉事發卡的財務公司表示,交易仲裁費用並非公司決定,而且全數均由相關信用卡組織收取,項目費用由國際信用卡組織制定,該費用可能因不同組織的規定要有所差異。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發言人又強調公司與香港其他的主要發卡機構一樣,設有保安措施保障客戶的信用卡賬戶安全,並遵守國際信用卡組織的要求。一般而言,公司的既定程序符合信用卡組織要求,以處理及調查每宗由客戶提出的爭議交易個案。公司亦會因應客戶要求,於個案調查期間暫緩追收有關有爭議的交易項目。如果個案最終獲確認爭議交易,客戶可免除承擔交易金額及其他相關費用的責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消委會提到,如果銀行發出的信用卡出現濫用情況,根據守則,消費者承擔的責仕設有上限,限額不應超過500港元,但非由銀行發出的信用卡不受此限。發言人又提醒,如果信用卡並非由銀行發出,而發卡公司最終拒絕就非授權文易退款,消費者則需要透過法律途徑追討。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金管局指,個案所涉及的發卡機構並非認可機構,其業務不受金管局監管,金管局沒有該公司的資料。至於銀行信用卡的持卡人一般不需要為未經授權交易承擔責任。

更多詳情請到網站收看:HOY TV《一線搜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