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線搜查|醫院急症室加價一倍 基層長者睇病壓力大 行政關卡如何配合?

社會事

一線搜查|醫院急症室加價一倍 基層長者睇病壓力大 行政關卡如何配合?
社會事

社會事

一線搜查|醫院急症室加價一倍 基層長者睇病壓力大 行政關卡如何配合?

2025年04月08日 13:30 最後更新:15:01

政府近日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以理順住院及急症室的相對需求。相關措施明年1月1日起生效。

醫院急症室加價消息一出,即刻成為社會熱話。《一線搜查》記者詢問多位市民,有人表示是「應該的,不要被人濫用」,亦有長者表示「太貴了」。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劉婆婆 影片截圖

劉婆婆 影片截圖

社會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 影片截圖

社會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醫療服務收費改革措施包括,除危急及危殆病者獲免費,其餘病者使用急症室服務一律收400元;非緊急放射診斷及病理檢驗服務,由免費改為收費50元至500元不等,例如磁力共振將收取500元。非緊急放射造影服務方面,進階及高端項目收費由50元至500元不等,而基礎項目將繼續免費提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標準藥物費也會上調,專科門診每項藥物收費增至20元,而過往不另收費的家庭醫學門診服務,每項藥物也會收取5元。至於住院病人及急診室病人的緊急放射診斷,病理檢驗及藥物會維持免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當局亦擴大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提高入息及資產申請資格上限,大幅加強支援低收入家庭及弱勢社群; 引入公營醫療服務項目全年收費上限1萬元(自費藥械除外),更好照顧重病病人; 加快引入更多有效創新藥械及放寬安全網申請資格,讓更多危疾病人可獲自費藥械資助。

劉婆婆是一位長期病患者,經常要去醫院覆診,亦十分關注此次醫療服務收費改革。她表示,對於我們這些窮人身上覺得很難,以前180元都覺得貴,現在加至400元,更不會去看。

劉婆婆 影片截圖

劉婆婆 影片截圖

改革有關措施將會分階段在5年內達至目標,第一階段將於下年進行,並會每兩年檢討1次,記者就此次改革詢問社會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他表示今次的收費改革加幅是數以倍計,基層市民聽到很嘩然及擔心,從此前的有需要去急診室變成現在沒有途徑可以分流,不想去急診而又有需要的時候但又沒有其他途徑再選擇,影像診斷、磁力共振及電腦掃描這些需要做的時候也會再三考慮,都收到許多類似這些經濟上的困難的反映。現在不論是專科門診、藥費及住院費都增加許多,一些經常覆診的患者都有些額外的經濟負擔,基層市民也很困擾。

社會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 影片截圖

社會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 影片截圖

彭鴻昌說,儘管上調了費用,但是次改革亦擴大基層醫療費用減免機制,而市民是否較容易申請到豁免,就需要看行政上的能否適時幫助基層市民申請豁免,行政上存在些關卡不一定能令他們受惠。另外,還有一個機制叫「封頂」機制,無論他的入息狀況,醫療開支達1萬元其後的費用就豁免了,但越缺乏經濟能力的市民,他要給1萬元的水平相對來說負擔也較重。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他又說,今次加價幅度也是較大的,加價至400元這個水平較貼近現在私營市場,而水漲船高,說不定未來私營醫院也會調整。而藥費方面也是市民擔心的,如一些長期病患者需要吃的藥物種類很多,有時要看數科,而每科不僅只有一種藥,累計起來每個患者都加得很厲害。

未來有個目標,就是將藥物的藥量再縮減,補充藥物這件事也困擾市民,以前只是覆診拿藥便走,現在可能要隔2個月便要到醫院,令他們在時間安排上都會造成另一個困擾。

更多詳情請到網站收看:HOY TV《一線搜查》

過馬路要注意交通規則,即使綠燈也要留意,否則會被罰款2000元。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早前網上瘋傳影片,在旺角一個十字路口處,有市民在綠燈閃動時橫過馬路,隨即被多名警察截停,處罰2000元。影片引發熱議,不少網友探討過馬路的常見謬誤。

謬誤一:閃綠燈時橫過馬路

根據運輸署網頁,當行人過路燈的「紅色人像」亮起時,切勿橫過或開始橫過馬路。當行人過路燈的「綠色人像」閃動時,也切勿開始橫過馬路。

運輸署網頁截圖

運輸署網頁截圖

有市民表示,因為綠燈閃的時候很可能會跳燈,「很危險,應該不違法但是很危險。」對於罰款金額,有市民認為罰款2000正常,「金額大,人們才會記得。」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執業律師梁永鏗表示,《道路交通條例》有行人過馬路指引,解釋怎樣才是恰當過馬路方式,指引可以給法庭一些參考,「閃燈時如果走到一半,可以繼續走過去;但閃燈時還沒有過就要停下來,如果閃燈還繼續飚過去就不是跟隨指引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謬誤二:斜行過馬路

去年在沙田和尖沙咀兩個十字路口推出「對角行人過路處」試點,行人可以打斜過馬路。今年3月,運輸署表示現時正評估其他路口可能性,料今年下半年完成評估,以揀選新一批合適路口。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有市民稱自己偶爾會打斜過馬路,「可能趕時間,過馬路衝得快」。梁永鏗指,如果不是跟著斑馬線走,走出去或是斜行,本身已經違反指引,亦等同亂過馬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謬誤三:紅燈及路上沒有車仍照過馬路

梁永鏗指,行人過馬路需跟隨過馬路指引,而不是根據路上有沒有車,若紅燈時看到沒車照過馬路,也是亂過馬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運輸署網頁截圖

運輸署網頁截圖

更多詳情請到網站收看:HOY TV《一線搜查》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