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實驗室合作 運用mRNA技術研發出治療鼻咽癌藥物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實驗室合作 運用mRNA技術研發出治療鼻咽癌藥物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與美國實驗室合作 運用mRNA技術研發出治療鼻咽癌藥物

2024年06月20日 13:46 最後更新:15:13

鼻咽癌是香港常見的頭頸癌之一。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可以利用EB病毒作為治療標靶,並運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研發出一種創新的鼻咽癌治療藥物,針對性地殲滅攜帶EB病毒的癌細胞。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和美國傑克森實驗室合作,研發了一種合成mRNA藥物。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羅國煒表示,有關新藥物會針對攜帶着EB病毒的癌細胞,同時配合免疫療法以達到協同效應,有望大幅提高治療成果。他又指出,以往已有外國研究嘗試利用mRNA技術治療肝癌等多種癌症類型。相比化療,這種新型藥物的副作用預期會較少,未來或可擴展應用在其他與EB病毒相關的癌症。

中大醫學院。網上圖片

中大醫學院。網上圖片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曾智敏指,有關創新療法能有效並安全地抑制腫瘤生長。她解釋,新藥物的脂質納米顆粒擔當了激活劑的角色,引爆體內細胞的EB病毒,使病毒在裂解的過程中死亡。目前研究團隊在小鼠模型中初步證實治療成效,正積極推進臨床試驗進程,有望在未來4年內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

中大醫學院與國際研究夥伴合作研究發現,人體感染病毒後,體內一種重要細胞蛋白「ARF4」會協調受感染細胞釋放更多致病病毒,而抑制這種細胞蛋白的活性,可以成為抗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研究人員亦成功組成了一種新抗病毒分子,可阻礙「ARF4」變得活躍,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程度。有關研究結果有望為對抗多種病毒感染,提供全新治療方案。

中大醫學院表示,這種新抗病毒分子在小鼠實驗中,成功減低寨卡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和發病程度,負責研究的學者認為,今次研究將為抗病毒藥物開發提供嶄新策略,團隊將先利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臨床前研究,以確定新抗病毒分子的適用劑量和安全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