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25名額25年入學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25名額25年入學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25名額25年入學

2025年03月03日 18:03 最後更新:18:46

中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名額25個,將於2025年9月入學。

中大醫學院稱,多年來均有取錄第二學位學生,以具有與醫科相關的理科及健康科學背景的本科畢業生為主,一直以來都深受本地及海外學生歡迎。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院方表示,24年院方已收到大量持本科學位人士透過「非聯招 」渠道申請醫科課程,所有有關申請均已自動納入(Graduate Entry Track, GET)的申請。首輪面試將於2025年4月9日舉行。有興趣報讀GET的人士,最遲可於24年5月30日前提出申請。

GET的第一年是臨床前(pre-clinical) 課程,分為核心科目和進階科目兩部分。核心科目包括解剖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和生理學等,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醫學知識基礎;而進階科目則是裝備GET的學生具備順利過渡至第二至第四年臨床培訓(clinical)的能力。GET的學生在第二至第四年將獲安排與六年制的醫學生一起在本地醫院接受臨床學習,亦可到海外進行臨床培訓 。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中大醫學院資料圖片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表示:「中大醫學院一直擇優而錄,不論是第一學位或第二學位學生,均有一套嚴謹的收生程序及機制。入學後,我們會以同一標準評核所有學生的成績和表現,確保畢業出來行醫的都是妙手仁心的好醫生。

中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CUHK Medicine FB

中大醫學院推出四年制第二學位醫科課程。 CUHK Medicine FB

中大醫學院指,非常重視教學質素,致力確保培訓出來的醫生,在醫學知識和醫德等方面均達最高標準;並同時能掌握最新的醫療科技及人工智能,讓這些新世代的醫生能與時並進,有能力在日後行醫時能掌握日新月異的醫學新知和科技,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治療。因此,院方已在課程結構、教職員人手、臨床培訓安排作好規劃及部署。

院方指,非常有信心四年制的GET課程為更立志行醫並已具備科學或醫學相關背景的人士提供嶄新的醫學培訓機會,與六年制的本科生醫學課程雙軌並行,培育出多元的醫學人才,應對不斷上升的醫療人手需求。」

中大研發的CU-Brick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投入運作,用於重建校園内的再生園。

中大研發的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投入運作,用於重建校園内的再生園。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中大研發的自動化線控砌磚機械人投入運作,用於重建校園内的再生園。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機械人由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研發,整體成本大約15萬元,裝置是用特定的線條連接著四條鐡柱,使用者需要先在系統設定指令,機械人就會透過指令,將地盤工人預先放置在指定位置上的磚頭夾起,途中會在空中調整方向,再將磚頭放置指定位置。機械人裝置上設有鏡頭,當鏡頭發現磚頭偏離位置,就會自行作出調整。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份研發機械人的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劉達銘表示,機械人較傳統機械臂所需要的空間小,會有較大靈活性和彈性,而相比起人手砌磚,機械人在砌置不規則建築時精準度更高,所需要的人力亦較低,更具時間成本效益。劉達銘表示,機械人可以「落地」至建造道路屏障、雕塑等,目標是在不影響成本的情況下,令建築物變得更美觀,將邀請發展局及建造業到學校了解技術。

再生園佔地約120米,高2.5米,由超過5,800磚塊組成,預計四月落成、下半年啟用。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再生園佔地約120米,高2.5米,由超過5,800磚塊組成,預計四月落成、下半年啟用。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劉達銘又表示,會持續優化機械人設計,未來將致力開發自動灌漿系統,毋須再有工人在旁協助,實現全自動線控砌磚機械人。團隊亦會探索使用開放框架線纜驅動平行機器人技術,令整體設計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

再生園佔地約120米,高2.5米,由超過5,800磚塊組成,預計四月落成、下半年啟用。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再生園佔地約120米,高2.5米,由超過5,800磚塊組成,預計四月落成、下半年啟用。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不過現時仍要靠人手在磚塊與磚塊之間塗上水泥,機械人每日會砌疊一至兩層,每層大約放150粒磚頭,連同師傅塗上水泥,約一個鐘便完成。「再生園」是一處佔地約120平方米、高2.5米的休憩空間,由超過5,800塊磚塊組成。預計該園區將於四月完工,並在下半年正式對中大師生開放。團隊期望CU-Brick技術能廣泛應用於結構複雜的藝術建築,協助建築師實現更多創新設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