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羅冠聰自怨自艾顯抑鬱症徵狀 後台換莊變數多 前路一片黑暗

博客文章

羅冠聰自怨自艾顯抑鬱症徵狀 後台換莊變數多 前路一片黑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羅冠聰自怨自艾顯抑鬱症徵狀 後台換莊變數多 前路一片黑暗

2024年06月23日 20:16 最後更新:20:38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與亂港分子的攻防博弈中,除了要掌握對方的實力、策略和圖謀,還須了解其心理狀況(FBI早就設立「行為科學部」分析通緝犯的心理)。潛逃英國的羅冠聰早兩日的社交平台帖文,沒有「繼續抗爭」之類的豪言壯語,反而表現出失落、低沉和焦慮,而在早前的訪問中,也承認「前路的光一直沒進來」。一位朋友看後同我講,那兩段說話顯露了他有抑鬱症初期徵狀,可能與其英國後台即將換莊、面臨不利變數有關。

羅冠聰近日在社交平台帖文,流露出失落、焦慮及對未來無希望的負面情緒,與抑鬱症初期病徵脗合。

羅冠聰近日在社交平台帖文,流露出失落、焦慮及對未來無希望的負面情緒,與抑鬱症初期病徵脗合。

羅冠聰的帖文一開始就說,很久沒有到倫敦的各處走走,「置身於輕愉快的氛圍下,自己卻一直提不起勁」。對於近來有關他的新聞和風波,他說「心情早已從憤怒,變成無奈與焦慮.... 漸漸我便陷入失語狀態:沉默」。

他如此描述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態:「漸漸情緒找不到出囗... 內心繼續與焦慮糾纏,也花了很多時間與負面情緒博鬥。」又說自己也會疲倦、恐懼、擔憂,有對未來惶恐的時候。

他近日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也說「好像在一個漆黑的隧道裏一直在走,一直被絆倒,但前路的光一直都沒有進來」,而這份迷惘,在離開香港後變得更強烈。

朋友細看羅冠聰的自白,與精神科醫生指出的抑鬱症初期徵狀,有多處相似:1是非常低落、不開心,沒有了動力,能量大減,對自己喜愛的東西失去興趣;2是沒有了自信,自尊心比平時低落,時常自怨自艾,感到內疚;3是變得孤獨,不想說話;4是感到莫名的焦慮;5是對未來看不到希望。如果羅冠聰真的處於這心理狀態,接着會逐漸消沉,再難回覆當年的意氣風發了。

朋友認為羅冠聰的失落與焦慮,部分源於英國大選在即,他與一眾亂港分子在「後台」換莊後處境如何,充滿不確定性,自己是否仍受關顧,前景並不明朗。

英國政府削減給在英「黃友」組織的資助,通緝犯鄭文傑亦受影響。英國改朝換代的不確定性,令羅冠聰等感到前路茫茫。

英國政府削減給在英「黃友」組織的資助,通緝犯鄭文傑亦受影響。英國改朝換代的不確定性,令羅冠聰等感到前路茫茫。

朋友舉出近日一個例子,說明「後台」對他們的態度開始變得消極,「換莊」後情況可能更差。正受到水緊困擾的英國政府,早前宣布向「歡迎港人計劃」扭細水喉,將撥款由260萬鎊減至100萬鎊,即時影響是,一些「黃友」港人組織的水源大減,其中包括由通緝犯鄭文傑揸旗的「英國港僑協會」,要暫停組織BNO港人的社區項目。

支援縮水只是第一步,羅冠聰等過往背後的最大靠山,是保守黨的鷹派政客和官員,但工黨極可能在大選後上台,改朝換代後,對羅冠聰等的態度是否有變?會否由熱捧轉為冷待?是個大問號。

面對這不明朗前景,羅冠聰難免感到前路洗茫茫,加上港府頗出重招,狠斷他們在港的支援,在這困境下要有所作為,已愈來愈難,隧道內連一丁點光也看不到,怎能不意志消沉。

至於他個人處境,他雖然獲得政治庇護,但這「安全罩」並非永遠存在,可能因英政府立埸轉變,而一夜之間消失。若然出現這境況,已失去特區護照的他,將淪為「無國籍」的國際難民,下場悲慘。

這些可能性,都確確實實存在,羅冠聰午夜夢迴,想到這可怕的未來,怎能不冷汗直流?他出現抑鬱症初期徵狀,不是沒理由的。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阿桑奇曾盡揭港美領館「秘密活動」 拉攏3亂港力量 影響政府高層

2024年06月27日 20:44 最後更新:21:15

世間荒謬事何其多!美國大聲疾呼要求釋放所謂「新聞工作者」黎智英,卻追殺揭露美國暴行的「新聞鬥士」阿桑奇足足14年,兩副嘴臉,兩套標準,赤裸裸暴露於人前。阿桑奇創辦的「維基解密」曾公開大批美國軍方、情報部門和政府的密件,包括在阿富汗濫死平民的罪行,令世人齒冷。其實他揭發的大量內幕中,部分涉及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在港的「秘密活動」,顯示美官員密切介入香港政治,除了拉攏反對勢力,還試圖影響港府高層決策,如今回望,仍然觸目驚心。

阿桑奇不愧是絕世奇才,其「維基解密」神通廣大,竟然取得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近千份機密電文,並於2011年8月底公諸於世,令這隻干預香港政治的「幕後黑手」完全曝光。

阿桑奇被美國「追殺」14年後,終重獲自由。他創辦的「維基解密」,曾公開大批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機密電文,把美國干預香港政治的「黑幕」曝光,當中包括與一些反對派主要人物的秘密關係。

阿桑奇被美國「追殺」14年後,終重獲自由。他創辦的「維基解密」,曾公開大批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機密電文,把美國干預香港政治的「黑幕」曝光,當中包括與一些反對派主要人物的秘密關係。

當中的「秘密活動」分幾方面,主要部分是窺探和介入反對派的行動,一方面深入蒐集情報,另一方面推動派內各種勢力與北京抗衡。從2005年至2009年間的機密文件可見,兩任美國總領事郭明瀚和唐若文,與反對派4個頭面人物聯繫最密,也對他們最「關注」,包括陳方安生、李柱銘、陳日君和黎智英,認為他們代表着政治、宗教和傳媒3大反對力量,影響會很大,故涉及4人動向及意見的機密電文,達到逾百份之多。

電文透露,由2006年起,美領館已很重視這個「政、教、媒結合體」,故李、黎、陳不時與領事館官員會面,廣泛討論香港政治問題,到2007年,陳太亦「受到特別關注」,成為美領館的重點連繫目標。

機密電文透露,美領館着力拉攏香港政治、傳媒和宗教這3股反對力量,目標人物是李柱銘、黎智英和陳日君,結果他們與美領館建立個緊密連繫。

機密電文透露,美領館着力拉攏香港政治、傳媒和宗教這3股反對力量,目標人物是李柱銘、黎智英和陳日君,結果他們與美領館建立個緊密連繫。

根據曝光的密件,陳方安生其後與美領事館的往來最多,有多份電文提及她是否參與2008年的立法會選舉。2007年9月一份電文披露,總領事通知華盛頓,黎智英和李柱銘成功游說陳太參加那次選舉。

另一份於2009年7月撰寫的電文則指出,與黎、李同屬一夥的陳太,在與總領事會面時,曾要求美國介入香港事務,多支持香港民主發展,以抗衡北京。她被引述說「北京會介意其他國家的看法,特別是美國的評論」。

美國總領事館也很關注反對派當時(2010年)策動的「五區總辭,變相公投」,曾就此約見一些主力人物,了解行動的進展,並在給華盛頓的報告中,說黎智英、李柱銘、陳太和陳日君已成功說服公民黨領袖余若薇支持「五區公投」。它另外又分析指,泛民因這次行動出現分裂,而民主黨欲與北京溝通,走溫和路綫,但報告質疑這想法是否可行。

由此可見,美領事館一直密切監視民主派各政黨的立場路綫,以及未來的動向,並透過一些途徑施加影響。

據「維基解密」披露的文件,美領事館的另一任務,是與港府高層接觸,以掌握政府的重要決策。曝光的一則機密文件指,總領事郭明瀚曾與時任特首曾蔭權數度會面,在2005年的一次午餐中,郭明瀚向曾建議取消區議會的委任議席,認為這有助政改方案通過,曾蔭權當時表示同意,但說保留委任是北京的意思,如果放棄委任區議員,將會「 kill the deal 」,令與北京的商討結束。曾又說,個人支持雙普選,但社會恐怕選出來的人「只代表沒有納稅的人」,變得民粹。

從「維基解密」公開的美駐港總領事館機密電文,可以見到香港政治的背後確有一隻「黑手」,它不但拉攏對抗北京的各種力量,還藉着與港府高層接觸,窺探政府的重要決策,甚至加以影響。

這「秘密任務」一直延續到2019年黑暴動亂,植根甚深,影響極大。阿桑奇將之暴露於陽光下,讓我們看清楚美國的真面目,實在要向他致敬。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