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飯後30分鐘才能游泳?美醫生解釋原理指:補水更重要!

生活事

飯後30分鐘才能游泳?美醫生解釋原理指:補水更重要!
生活事

生活事

飯後30分鐘才能游泳?美醫生解釋原理指:補水更重要!

2024年09月03日 07:00

坊間流傳指飯後等30分鐘後才能進行游泳運動,對此美國醫生解釋:補水更重要!

醫生反駁「飯後30分鐘才能運動」

不少人曾被家中長輩告誡,用餐後要等待30分鐘才能進行游水運動,否則容易發生抽筋或是溺水等意外。美國克利夫蘭診所一名醫生巴傑特(Dr. Matthew Badgett)指,其實不需要等待30分鐘就可以下水游泳,但務必在下水前補充水分,以免因為「缺水」而引發肌肉痙攣。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醫生強調游泳前應重視水分補充

巴傑特醫生解釋,雖然民間普遍認為用餐後血液大部分會流向消化系統,這時候去游泳容易導致無力發生溺水事件,但實際人體在進食後仍有足夠的血液流向肌肉,因此肌肉並不會因為缺血的關係而無力。他強調,比起堅持用餐後必須等30分鐘才下水,公眾更應注意游泳前「補充水分」。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醫生指出人們無法意識到游泳時出汗導致身體缺水的情況

巴傑特醫生指出,許多人在游泳時未能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開始出汗,尤其在陽光炙熱的環境下,諸如露天泳池或海邊,這種不自覺的脫水狀態可能導致身體肌肉痙攣,最後造成溺水意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醫生提醒切勿在飲酒後游泳

巴傑特醫生明確提醒,切勿不要在飲酒後游泳,酒精會降低身體的協調性和判斷能力,特別是在面對夏天海邊的浪頭時,酒精可能會使人的反應變慢,增加溺水的風險。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夏季高溫易腦梗心肌梗 專家揭:身體缺水導致!

2024年09月15日 07:00

美國專家指出高溫季節身體缺水導致腦梗塞和心肌梗塞風險激增,因此保持適當水分至關重要!

夏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外界普遍認為冬季是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的高發期,但美國威廉博蒙特醫院的心臟病專家巴里·富蘭克林博士卻在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實際上夏季的發病率更高,由於心肌梗塞是缺血性心臟病原因之一,指冠狀動脈中的血流減少,導致心肌缺血,出現壞死或接近壞死的疾病,當血栓阻塞心臟冠狀動脈時就會發生心肌梗塞。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夏季脫水會增加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的風險

專家也表示,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病發的原因和體內缺水有直接關係,由於夏季氣溫升高,血管會擴張散發體內熱量,同時血壓會下降,「夏季出汗較多,體內水分不足,會導致血液流動不暢並形成血栓」。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專家分享正確的水分補充方法

隨著年齡增長,人們更易患有和生活方式相關的動脈硬化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症,這些病症會加快動脈硬化的進程,因此夏季保持水分平衡對預防腦梗塞和心肌梗塞尤為重要,「患有這些疾病或正處於發展階段的人,患腦梗或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因此他們更需要在夏季確保水分充足」。富蘭克林對此提出了3點注意事項:

1. 不宜在口渴時才飲水

即使飲了水,也需要大約20分鐘水分才能滲透全身,所以飲水後血液流動也不會立即改善,因此不應等到口渴才飲水

2. 不出汗也要補充水分

在不知不覺中,人的皮膚會吸收和蒸發水分,因此即使不出汗也要定時補充水分。

3. 睡覺容易出現脫水現象

人們在睡覺時,一般會出汗約200毫升,尤其在炎熱的夜晚,不愛開冷氣的長者會流更多汗。此外,睡覺時血壓通常會下降,更容易形成血栓。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安全飲水4大法則

雖然補充足夠水分有助防止血栓,但過量飲水對心臟和腎臟都會造成負擔。因此要有效補水,也需講究方法。

1. 睡前和醒來時各飲一杯水

富蘭克建議,睡前宜飲一杯水(約200毫升),並將水放在床邊,上廁所後飲一些,以補充睡眠時流失的水分,早上醒來後再飲一杯。

2. 別忽略這1公升

一般而言,成年人每1公斤體重約需40毫升水,如體重為50公斤,則每天所需的水量約2公升,而每日餐飲已含約1公升水,因此只需補充剩餘的1公升。

3. 分多次少量補水

飲水時避免一次喝太多,且不應感到口渴才飲水,這時候代表身體已經出現脫水症狀。要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有效吸收水分的關鍵,是將每天的攝取總量分多次適量攝入。

4. 小心酒精咖啡因

避免將咖啡或啤酒當作補水手段,酒精和咖啡因具有利尿效果,飲多反而會導致脫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