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微型黑洞可能每十年穿越太陽系?專家:直接撞擊地球可能性很小

大視野

微型黑洞可能每十年穿越太陽系?專家:直接撞擊地球可能性很小
大視野

大視野

微型黑洞可能每十年穿越太陽系?專家:直接撞擊地球可能性很小

2024年09月22日 10:20 最後更新:12:00

最新研究認為,黑洞可能就在我們附近,也即是微型黑洞時不時就可能穿越我們的太陽系,至少10年內會遇到一次。

微型黑洞從宇宙誕生伊始存在至今

在現今的宇宙理論中,宇宙起源於一場巨大的爆炸在幾秒內,從針尖小點擴大到龐大的空間。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在大爆炸後幾分之一秒內,超大的壓力可能會形成極微小的黑洞,而且黑洞應該是相當穩定的。可能從宇宙誕生伊始,那些微型黑洞就會存在至今。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每十年至少有一個黑洞會飛過太陽系

這個理論再繼續推衍,由於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一個暴漲的過程,那麼微型黑洞可能平均分布在宇宙各地。也就是說,每十年至少有一個黑洞會飛過太陽系。

「暗物質」佔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六分之五 或是原初黑洞

暗物質約佔宇宙中所有物質的六分之五,但目前科學界對暗物質的看法仍然眾說紛云。有一派科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是所謂的原初黑洞,它們自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

NASA圖片

NASA圖片

原初黑洞本來只有一顆小行星大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已經偵測到了許多黑洞,多半是死亡的巨大恆星演化的結果,這種黑洞稱為恆星級黑洞,通常約為太陽質量五到十倍的恆星質量。

然而,星系中央也有黑洞,它們非常巨大,拉扯著星系裡所有的星球與物質,因此質量是太陽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目前科學家對星系中間的超大質量黑洞來源也還沒有辦法說明,或許它們就是原初黑洞,之後因緣際會成為星系核心,才因此巨大無比。

示意圖

示意圖

先前的研究表明,原初黑洞的質量可能很小,只有一顆典型小行星那樣大,也就是說,比太陽輕100 億倍。

黑洞「不時穿過我們的家園」 但直接撞擊可能性很小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理論物理學家莎拉·蓋勒(Sarah Geller) 說:「悻存至今的原始黑洞可能構成了大部分或全部暗物質。基於這個猜測,那麼其中一些肯定會不時穿過我們的家園。」不過蓋勒補充:「人、月球,甚至地球,在浩瀚的太空中都是一個非常小的目標,黑洞直接撞擊的可能性很小。」

被稱為「搖滾明星物理學家」的英國知名科學家考克斯(Brian Cox)用最簡單的話語解答了人類如果掉進黑洞會怎樣,而真實結果絕對比大多數人預想得還要糟糕。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AstroPhilesz(@astrophilesz)分享的貼文

根據《LadBible》報導,某種程度上,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定義了黑洞從何處開始,在事件視界中由於無比巨大的重力,連光都無法逃脫,因此外部觀察者永遠無法觀察到事件視界內發生了什麼事。但是,身為知名科普科學家,考克斯當然不會只停留在人掉進黑洞「無法觀測」這樣的解釋,而是進一步給出了答案。

示意圖

示意圖

掉進黑洞前 身體已因無法承受巨大重力而撕裂

考克斯表示,具體要視乎黑洞的大小而定,若是一個較小的黑洞,注意這裡所謂的「較小」依然是太陽的幾倍大,那麼人在掉進去的過程中,在你真正掉進黑洞之前,身體就會因為無法承受巨大的重力而被撕裂。

示意圖

示意圖

掉進巨大黑洞 人體會「意粉化」

然而,若你掉進的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像是M87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的幾10億倍大,那麼你在開始進入事件視界時不會立即被撕裂,而是會一直不斷地墜落,墜落的時間可能會超過30小時,最後你會達到「奇點(singularity)」,就像是到達時間空間的盡頭,不過就在此時,你的人體將會「意粉化(Spaghettified)」,這裡的重力龐大到光是從你的腳底到你的頭頂都有巨大的差異,因此你的身體會被無限拉長,就像一條不斷延伸的意粉,變得無限長與無限薄,最後終於夠薄到能夠穿越事件視界。

時間變得很快 永遠迷失於黑洞深處

這整個過程對外部觀察者來說,時間似乎會變得無比緩慢,而對於身在其中的你來說,時間則似乎會變得很快。但是無論如何,你都會永遠迷失在黑洞的深處。考克斯最後扼要總結,人若掉進黑洞,下場總是「不太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