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現,即棄紙杯加熱水後會釋放大量微塑膠,可能損害代謝及生殖系統。
加熱水後釋放大量微塑料
研究團隊指出使用 5 個知名品牌的一次性紙杯,在加熱水後都會釋放大量微塑料,這些微塑膠直徑 0.1 微米至 5 毫米的塑膠碎片和顆粒,源於塑膠製品的降解、磨損和不當處理。團隊推測用一次性紙杯連喝 3 杯熱水,就可能損害代謝及生殖健康。
微博圖片
紙杯內有聚乙烯塑膠淋膜層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丁雪佳解釋,即棄紙杯並非純紙製品,為防滲透,紙杯內部會做一層聚乙烯塑膠淋膜層,當長時間接觸熱水,淋膜層可能會有部分脫落,進而釋放微塑膠。
微博圖片
微塑膠可侵入女性子宮
另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研究團隊曾發表研究稱,微塑膠可侵入女性子宮,對生殖健康產生威脅。不過,丁雪佳認為包裝材料只要符合相應的食品接觸材料法規標準,在現有體系下都是安全。
示意圖。設計圖片
微塑膠可影響嬰幼兒
有文獻指出,曾在肺部等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中均檢出微塑膠,但微塑膠的危害大多停留在小鼠實驗上,對人體的危害還需結合臨床進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微塑膠可能對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的嬰幼兒影響更大,所以需盡量減少給嬰幼兒使用塑膠製品。
示意圖。設計圖片
印度多地開始整治街頭食品不安全問題,並禁用蛋黃醬及棉花糖!
政府宣布頒布蛋黃醬禁令
繼一系列食物中毒事件後,印度中南部特倫甘納邦政府宣布,從10月30日起為期一年,禁止生產、存儲、銷售蛋黃醬。眾所周知,蛋黃醬若沒有經過適當處理和儲存可能含有沙門氏菌。
此前,印度中南部特倫甘納邦首府海得拉巴老城,有一名31歲婦女在街頭吃了蘸有蛋黃醬的餃子後因食物中毒致死。
棉花糖亦遭嚴查
實際上,蛋黃醬不是近期唯一受到嚴查的,另一個備受大眾喜愛的食物——棉花糖也於今年在印度部分邦受到查禁,包括坦米爾那都邦、喀拉拉邦和喜馬恰爾邦,食品中添加有害色素再次引起人們關注。
棉花糖製作使用致癌色素
棉花糖禁令的出台與製作過程中使用的一種致癌色素羅丹明B有關。羅丹明B通常用於紡織和印染,即使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禁止將它用於食品領域,但因價格低廉且行業內對其危害認知不夠,它常被用於食品領域。
羅丹明B示意圖。小紅書圖片
民眾對食品安全感不安
當地不少民眾對攤販食品安全意識不足、政府監管不力而深感擔憂。然而搖著鈴鐺、走街串巷賣棉花糖的街景和甜甜的棉花糖,是很多印度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
文化水平成阻礙
因近期一系列事件,人們呼籲加強對於街頭食品的監管。印度全國街頭攤販協會負責人稱,全國有大約1000萬食品攤販,國家應當增強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不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文化水平有限,很難進行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