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專家解讀解放軍東部戰區凌晨發起演習 傳遞什麼訊號?

博客文章

專家解讀解放軍東部戰區凌晨發起演習 傳遞什麼訊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專家解讀解放軍東部戰區凌晨發起演習 傳遞什麼訊號?

2024年10月14日 10:10 最後更新:10:33

10月14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灣海峽、台島北部、台島南部、台島以東,開展「聯合利劍-2024B」演習,央視旗下自媒體玉淵譚天引述軍事科學院付徵南分析這次於凌晨夜間發起的演習,傳遞了怎樣的訊號?

「聯合利劍-2024B」演習是懲「獨」之外,還有一個新的特點,就是「全天候」,實戰氛圍更濃厚。

「聯合利劍-2024B」演習是懲「獨」之外,還有一個新的特點,就是「全天候」,實戰氛圍更濃厚。

付徵南表示,如果「2024A」演習釋放的訊息是解放軍絕不允許激進「台獨」暴衝闖關,那麼「2024B」演習投送的信號,就是更不允許迷惑性、欺騙性、漸進性的「台獨」蒙混過關。

付指,賴清德在今年「雙十」(演講)上發表了極具欺騙性、迷惑性和危害性的「台獨」分裂言論,不僅延續民進黨「台獨」綱領的錯誤主張,繼續鼓吹「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綁架裹挾島內民意。從演習實施背景來看,賴清德發表挑釁言論在先,解放軍採取必要行動懲戒在後。「聯合利劍-2024B」演習是懲「獨」促統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這次行動還有一個新的特點,那就是「全天候」,其實戰氛圍更濃厚。

這次演練任務部隊聯合編組是於凌晨、夜間即發起軍事懾壓行動,從兵力機動展開布勢,到進逼懾壓,隨時可由訓轉戰,就像高懸頭頂的利劍,隨時落地的重錘,讓賴當局近距離感受戰爭威懾,告誡賴清德之流,搞「台獨」就沒有和平,搞分裂就沒有發展,只要「台獨」(分裂)分子挑釁一次,解放軍圍島鎖島行動就會進逼一步。

13日遼寧艦編隊駛入巴士海峽附近海域,「預判可能進入西太平洋活動」。

13日遼寧艦編隊駛入巴士海峽附近海域,「預判可能進入西太平洋活動」。

早於13日,台灣防務部門發布消息稱,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艦編隊駛入巴士海峽附近海域,「預判可能進入西太平洋活動」,同時截至13日早上6時的24小時內,「在台灣週邊偵測到解放軍11架軍機和8艘艦艇」,果然就在遼寧艦突然再闖西太平洋之際,解放軍東部戰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名為《枕戈待旦》的微視頻,其中「旦」字中的一橫使用的是一張微型台灣地圖。

解放軍東部戰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名為《枕戈待旦》的微視頻,其中「旦」字中的一橫使用的是一張微型台灣地圖。

解放軍東部戰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名為《枕戈待旦》的微視頻,其中「旦」字中的一橫使用的是一張微型台灣地圖。

據西方媒體的分析,遼寧艦在完成一年多的中期改造後,於9月出海開始首次遠海訓練,首先經台灣東北方向水域駛往西太,期間首次經過日本沖繩、與那國島、西表島中間的水域,引起日本方面高度關注,甚至「控訴」中國航母進入沖繩毗連區水域——當然遼寧艦這次航行合於國際法及國際慣例。此後,遼寧艦從西太平洋返回時並未經由以往的宮古海峽或巴士海峽,而是向南駛往菲律賓週邊,經菲律賓棉蘭老島、蘇祿群島相關水道進入南海。之後的衛星照片顯示,它在三亞港與中國海軍另一艘航母山東艦同框。

只是外界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周時間,遼寧艦航母編隊又一次出海並進入西太平洋,顯然有著特殊的目的。當時,外界已估算,遼寧艦這次很可能會再次出現台灣東部海域,包抄台灣後腹部的同時,切斷美軍武力干涉台海的便捷通道。

外界普遍認為,航母在「圍台」演習中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就是要同時切斷美日戰時武力介入台海衝突的便捷通道和隔絕台當局外撤之路。

外界普遍認為,航母在「圍台」演習中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就是要同時切斷美日戰時武力介入台海衝突的便捷通道和隔絕台當局外撤之路。

在先前解放軍的「圍台」演習中,遼寧艦和山東艦航空母艦都多次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外界認為此舉首先是打破台軍的傳統安全區觀念——以往台軍認為台灣中央山脈能隔間解放軍的遠程打擊,因此在台灣東部地區建造了花蓮空軍基地等諸多戰鬥機藏身之處,同時台灣海軍的疏散地區也設置在東部海域。而隨著解放軍航空母艦出現在台灣東部方向,意味著台軍再也沒有安全的藏身之處。

同時台灣東北方向與日本沖繩諸島距離較近,外界普遍認為部署在沖繩的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很可能在戰時從此方向增援台軍,而解放軍航母在「圍台」演習中出現在台灣東部海域,就是要同時切斷美日戰時武力介入台海衝突的便捷通道和隔絕台當局外撤之路。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央視官宣殲-15DH首次上艦 山東艦展示全甲板攻擊 連續放飛24架艦載機?

2024年12月20日 11:00 最後更新:11:21

解放軍海軍「山東」號航空母艦入列五週年,央視總台國防軍事頻道刊發專題報道,對「山東」艦五年來的航跡,形成戰鬥力的情況進行盤點。雖然主要素材可能還是來自於10月份海軍「遼寧」、「山東」兩艦在南海組成的雙航母戰鬥群拍攝的視頻資料,但是依然透露出很多細節。

新亮相的艦載機

首先要說的是「山東」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部隊編制。長期以來,中國海軍航母裝備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只有殲-15這一種。

該型戰鬥機是一種達到第四代戰鬥機中期型號技術水平的艦載機,使用平面縫隙陣全波形火控雷達和典型的第四代戰鬥機航電、火控系統,空戰性能相當於沒有進行MLU技術加改裝之前的殲-11B,對面攻擊性能類似於殲轟-7A。

總體作戰能力,與F/A-18C/D lot20型戰鬥機比較類似,落後於美國海軍F/A-18E/F和法國海軍「陣風-M」兩種具備四代半戰鬥機水平的艦載機,更不用說五代機了。

右下角為殲-15T

右下角為殲-15T

不過,從此次央視報道的「山東」艦行動視頻看,「山東」艦的艦載機在實施甲板定位和整備時,可以明顯看到有幾架艦載機,與殲-15型艦載略有不同。如使用了淺色的斜切狀雷達罩,雷達罩沒有空速管,使用了一字型機翼翼尖掛架……毫無疑問,這是在本屆中國航展上剛剛亮相的殲-15T型艦載機。

相比殲-15型艦載機,殲-15T使用的發動機,應當是推力更強大的AL-31F-cep.45型,航空電子和火控系統也都分別提升到了相當於殲-11D型戰鬥機的水平。這是一種類似於F/A-18E/F Block3的四代半艦載機,將極大地提升「山東」艦的航空作戰能力。

同時,央視還首次公開了「山東」艦回收和起飛殲-15DH型艦載機的視頻,也首次明確,「山東」號上搭載的殲-15D型隨隊電抗機,有自己的專屬型號殲-15DH,後一個字母H應當是「滑躍型」的意思。這似乎證明,殲-15D型最早是被作為彈射型航空母艦的配套項目存在的,進行一次改裝之後,增加了H型,為兩艘滑躍起飛型航母做了項目配套。

不經意間露出的殲-15DH折疊機翼

不經意間露出的殲-15DH折疊機翼

但不管怎麼說,隨著殲-15DH型艦載機加入「山東」號航母艦載機部隊,起碼可以確保殲-15艦載機在遂行對面攻擊、航空制海和導彈反艦任務時,可以得到電子戰機的隨隊掩護。

更可以確保殲-15艦載機在面對第五代戰鬥機時,有一個比較完備的體系——在岸基預警機和隨隊電抗機,還有艦載ESM系統的支援下,對五代機進行早期預警和精確定位。

總而言之,殲-15D型艦載機的正式上艦,極大地完善了「山東」號航空母艦的對空、對面、對海作戰體系。

當然了,從央視公佈的視頻看,殲-15DH此次上艦,似乎還是有些美中不足的。它在著艦時只搭載了兩個電子戰吊艙,而從中國航展上通場的殲-15D,則是搭載了四個電子戰大型吊艙。

這兩個吊艙和四個吊艙,明顯功能有縮水,射頻功率不足。有分析猜測,不知是否在著艦試驗中有所保留,還是殲-15DH型艦載機在四個吊艙起飛的構型下,超過了滑躍式起飛最大起飛重量,因此只能縮水到兩個吊艙。

如果是這樣的話,要麼帶著兩個吊艙起飛、電子戰能力有一定的降低,要麼帶著四個吊艙起飛,起飛之後需要另外出動夥伴加油機實施空中加油,這樣又會影響到一個攻擊波次的組成,一個攻擊波次的規模等。

總之,殲-15DH帶著兩個吊艙著艦和起飛,內地軍事博主「大伊萬」覺得還是有些美中不足,希望後面有更多視頻證據。

今次央視也放出了「山東」號航母實施全甲板攻擊的珍貴視頻。

一是可以大致看一看「山東」號航母實施全甲板攻擊的次序,二是可以大致看一看「山東」號航母實施全甲板攻擊波次的出動規模。從視頻畫面來看,分為兩個片段。

第一個片段裡,是殲-15艦載機從艦艏的兩個長度為105米的輕載起飛位起飛的畫面。可以看到殲-15戰鬥機以兩架為一組,從飛行甲板後方依次進入起飛位置,進入起飛位置之後擋焰板升起,立刻放飛戰機。放飛戰機結束後,擋焰板降下,後續兩架殲-15繼續進入起飛位置。

前後共實施了五個波次的起飛作業,一共放飛了10架艦載機。但考慮到第一個波次的殲-15不用進入起飛位置,就在起飛位置上完成整備,可以首輪次起飛。因此,殲-15艦載機在前甲板105米起飛線放飛時,理論上可以放飛六批12架。

參考第二個片段裡,殲-15艦載機使用195米重載起飛點起飛的視頻,可發現「山東」號航母在全甲板攻擊模式下,105米起飛點的艦載機甲板運轉模式還是和大家想象中的有所不同的。

之前普遍猜測,105米起飛點在進行到第三輪放飛後,可能會優先動用位于飛行甲板左舷整備區的艦載機,在甲板上直線運動到起飛線上。

不過,從視頻中反映的情況看,「山東」艦利用105米起飛線放飛艦載機的順序,應當是第一批放飛起飛線整備的兩架,第二批和第三批放飛位於起飛線後方、降落跑道上整備的各兩架,第四批和第五批則改為放飛飛行甲板右側、位於艦島附近同樣在實施整備的各兩架。

在艦艏起飛位置放飛完畢艦載機後,位於後方的195米重載起飛位置開始放飛艦載機,整體的放飛順序走一個U型。也就是在195米起飛線上,已經完成整備的飛機,首先開始放飛。

此時,後面的所有艦載機已經全部放下折疊機翼、開始冷啓動,進入熱機狀態,等待起飛線上的飛機完成放飛後,位於左舷整備區域的殲-15艦載機開始依次進入起飛線,實施放飛。

左舷整備區放飛完畢後,開始放飛艦艉整備區的飛機,在艦艉整備區的飛機放飛完畢後,開始放飛右舷靠近艦島整備區的飛機,所有的飛機都遵循最短的行進路線,自主滑行向起飛線實施放飛。從視頻中看,可以放飛12架戰鬥機,放飛完畢後,剩下兩架艦島旁的艦載機,作為備用機。

當然了,這兩段視頻,也就是一個利用艦艏105米起飛線起飛的視頻,一個利用左舷195米起飛線起飛的視頻,兩段視頻里飛行甲板的狀態不同,天氣情況不同,很明顯是拼接起來的視頻。

考慮到「山東」艦實際上的甲板運行能力,「大伊萬」傾向於認為,該艦在實施全甲板攻擊時,作為組成首輪攻擊波的105米起飛線,實際上可以放飛5個批次10架殲-15型艦載機。作為組成第二輪攻擊波的195米起飛線,實際上可以單架放飛12架殲-15型艦載機。

兩個攻擊波,一共可以放出22架殲-15艦載機。此時,在飛行甲板上應當還有2架殲-15,作為備用機和艦隊直接防空掩護機,機庫里還可以預備6到8架殲-15艦載機,作為備份機。如果把這2架備用機也放出去,同時利用升降機繼續提升飛機到甲板,進行整備的話,那麼全甲板攻擊的規模可以達到24架。

當然,相比美國海軍的兩個全甲板攻擊波次,可以一下放出來30架艦載機,而且機庫里還有20來架艦載機整備的強大戰鬥力……「山東」號還有不足,只能放出一個波次,然後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但相比印度海軍兩艘航母,不大於15架的全甲板攻擊放飛能力,「山東」艦其實已經是性能很強大的航母了。

除了全甲板攻擊模式,「山東」號航母還有類似於蘇聯紅海軍載機巡洋艦使用的輪轉出擊模式,包括3個8機編隊,或者2個12機編隊的輪轉出動,每個梯隊滯空時間在4個小時左右。

這種出擊模式,比較適合於在作戰空域進行長時間的空中戰鬥巡邏和態勢感知,有利於為航母戰鬥群內的其它水面戰艦艇發射重型高超音速飛行器,打開進攻通道。

山東艦的提升空間

後續「山東」號航空母艦還有進一步上探的空間嗎?應該還有,主要不是體現在艦載機數量和全甲板攻擊釋放的規模上,而是體現在將殲-15艦載機更換為殲-35艦載機之後,艦載機的性能和總體作戰能力上。畢竟,四代半戰鬥機相比五代機,其性能終歸還是要落後一代的。

「山東」號航空母艦下一次戰鬥力的飛躍,最主要的就會體現在第五代艦載戰鬥機上艦上。至於後續有沒有可能將預警機也放在艦上現在不好說,但是,中國海軍的航母之路,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行穩致遠。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