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今年以來,相關部門推出不少措施穩就業,尤其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政策。他指,就業總量有壓力,第3季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2%,比第2季高0.2個百分點,主要受7、8月大學生畢業季的季節性影響,但整體仍穩定。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 (微博影片截圖)
他指,就業結構矛盾較突出,青年就業壓力較大,失業率仍偏高,亦留意到製造業請人難。自十八大以來,人口結構出現變化,16至59歲勞動力人口減少,2013年至去年平均每年淨減少500至600萬人左右,去年淨減少約1000萬人。
盛來運指,就業結構矛盾較突出,青年就業壓力較大,失業率仍偏高。(新華社資料圖片)
盛來運提到,經濟持續增長,勞動力需求量仍在增加。服務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在結構轉型過程的就業釋放能力增加。自2015年開始,服務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都超過一半,去年佔比約55%,今年第3季為54.4%,按年升0.4個百分點。
他說,未來要推進充分就業、推動就業高質量發展,既要發揮優勢,繼續推動經濟穩定發展,創造更多就業職位,亦要重視結構性問題,在發展中逐步解決。
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去年全年下降3.3%轉為增長0.8%,扭轉自上年第三季以來企業累計利潤持續下降的趨勢。
國家統計局
今年3月份的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由1至2月份下降0.3%轉為增長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增長4.2%,較1至2月份加快1.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表示,今年第一季,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4個行業利潤按年增長,增長面近六成;有24個行業利潤增速較1至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回升面達58.5%。其中製造業改善明顯,第一季利潤增長7.6%,加快2.8個百分點。
新華社圖片
隨著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深入推進,高技術製造業利潤由1至2月份同比下降5.8%轉為增長3.5%,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今年首季的專用設備、通用設備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4.2%和9.5%。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效果明顯,可穿戴智能設備製造、助動車製造、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78.8%、65.8%、21.7%。于衛寧表示,今年以來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協同發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