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開啟能源新紀元!冰島計劃建太空發電站 預計2030年開始運作

大視野

開啟能源新紀元!冰島計劃建太空發電站  預計2030年開始運作
大視野

大視野

開啟能源新紀元!冰島計劃建太空發電站 預計2030年開始運作

2024年11月07日 10:20 最後更新:11:40

地面太陽能發電面臨日照時間和天候限制,需要依賴電池儲能,難以實現全天候穩定供電。針對該問題,冰島計劃預計在太空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預計於2030年開始運作。

冰島計劃在太空建太空發電站 預計2030年開始運作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英國Space Solar公司、冰島雷克雅未克能源公司(Reykjavik Energy)和永續發展倡議組織Transition Labs攜手合作推動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他們計劃在太空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預計於2030年開始運作,初期發電量約為30兆瓦,能夠供應約1500到3000戶家庭使用。

這座太空發電廠將在軌道上安裝大型太陽能板,持續收集太陽能,將能量轉換為無線電波,通過傳輸到地面接收站在冰島轉換為可供電網使用的電力。Space Solar公司的未來展望包括在2036年前將發電量提升至吉瓦級,成為全球最大的太空太陽能發電計劃。

挑戰現有技術極限 實現數十億倍的電力傳輸

儘管目前地球上的太空太陽能技術尚無法達到如此大規模的電力傳輸,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今年的實驗已成功將毫瓦級電力從太空傳輸到地面,證明了技術的可行性。冰島的計劃將挑戰現有技術極限,實現數十億倍的電力傳輸。

雷克雅未克能源公司與Space Solar公司合作的原因之一是Space Solar公司在氣候科技方面的創新思維,以及其在碳捕捉技術方面的專業能力,與雷克雅未克能源公司的永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有助於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Space Solar公司的聯合執行官索爾托(Martin Soltau)表示,太空太陽能發電具有成本效益高、穩定供電等優勢,將有助於推動全球能源轉型。這項計劃雖然充滿挑戰,但Space Solar公司對其充滿信心,並幽默地表示:「這套系統絕不可能變成武器,其功率甚至不及正午太陽光強度的四分之一。」

NASA官網

NASA官網

這個計劃的成功與否將對全球能源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將開啟人類探索太空能源的新篇章。

Tags:

美國

德國新創公司伊薩爾航太(Isar Aerospace)30日進行運載火箭試射,但火箭升空不到1分鐘就失控墜毀。

升空後旋即冒煙

《德國之聲》報道,由伊薩爾航太設計的光譜火箭(Spectrum),升空後旋即出現異常,側面冒煙,並於19秒失控倒轉飛向地面,33秒墜海發生猛烈爆炸。

有效載荷只有1噸

「光譜」是一枚小型火箭,有效載荷只有1噸左右。伊薩爾航太這次試射僅用於收集火箭數據,並沒有運載物件。今後這種火箭將用於發射小型衛星。這次試射在挪威北部的一個航太港進行,標誌著首次從俄羅斯以外的歐洲大陸發射能夠進入軌道的火箭。

觀看影片

天氣氣候影響已多次延期

由於天氣問題,光譜的發射日已多次延期,伊薩爾航太聯合創辦人暨執行長梅茲勒(Daniel Metzler)在火箭發射前說:「我們飛行的每一秒都是好的,因為能收集數據與經驗,30秒已經可以說是大成功。」他補充說:「我們不期望這次試驗就能上軌道。事實上,還沒有公司能把自家第一枚運載火箭送上軌道。」

X平台圖片@isaraerospace

X平台圖片@isaraerospace

計劃實現太空自主飛行

由23個成員國組成的歐洲太空總署已經將火箭發射到軌道,法國營運的阿麗亞娜集團等公司也已將火箭發射到軌道上。但兩間公司的發射地點都是歐洲以外的國家,主要是美洲的航太港。伊薩爾航太已經被視為歐洲逐漸實現太空自主飛行、擺脫對外依賴的主要企業。該公司已經籌集了超過4億美元的融資,投資者包括保時捷等大型企業。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