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海水暖化重創希臘青口產業 漁民捕獲量暴跌90%致漁民生計岌岌可危

大視野

海水暖化重創希臘青口產業  漁民捕獲量暴跌90%致漁民生計岌岌可危
大視野

大視野

海水暖化重創希臘青口產業 漁民捕獲量暴跌90%致漁民生計岌岌可危

2024年11月12日 12:20 最後更新:16:25

今年夏季的高溫導致海水溫度過高,嚴重影響了青口主要生產國之一希臘的生產量。漁民透露,今年的捕獲數量下降了90%,而收成不足對當地漁民的生計造成了衝擊。

漁民青口捕獲量暴跌90%

路透社報導指,氣候變遷導致海水溫度上升,今年是三年內第二次影響希臘北部的青口捕獲。當地漁民表示,今年捕獲的青口數量下降了90%,明年可能會更加慘淡。一名漁民札卡爾卡斯(Anastasios Zakalkas)表示:「明年收穫預計將下降100%。我們不知道新的一年該如何謀生,因為我們唯一的工作就是捕撈青口。」

海水暖化重創希臘青口產業

報導指,地中海國家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根據統計,今年每月的氣溫都高於過去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7月份,熱浪襲擊了希臘,導致其主要青口產區塞爾邁灣(Thermaic Gulf)的海水溫度連續多天超過攝氏30度。這種高溫使青口無法生存,而希臘的養殖場幾乎都集中在這一地區,因此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除了希臘,同為青口產區的西班牙也出現了大規模死亡的慘況。

希臘(示意圖。設計圖片)

希臘(示意圖。設計圖片)

漁民生計岌岌可危

根據希臘水產養殖組織(HAPO)的數據,2021年希臘的水產養殖產值超過6.19億歐元(約51億港元),在歐洲排名第三,僅次於法國和西班牙。希臘作為青口的主要生產國之一,每年出口近2萬噸青口。然而,對於小鎮基米納(Kymina)100多個青口養殖家庭來說,未來似乎黯淡無光。目前,許多人正在尋求國家賠償以償還債務,而其他人則嘗試在工廠找到新工作。

示意圖

示意圖

入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治沙,利用先進科技手段探索生態治理新路子。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作為中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禦沙塵暴的主防線,內蒙古擔負著國家「三北」工程六期沙化土地治理60%的任務量。連日來,內蒙古各地開展植樹造林,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工作。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啟用空中運輸設備 提高運輸效率

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5萬畝烏大沙蒙寧聯防聯治專案治沙現場,操作人員操控2台無人機吊運著沙柳枝條,沿著預設路線飛行。抵達指定區域後,在工作人員的配合下,迅速投放沙柳枝條。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這架大型燃油無人機懸吊著稻草,飛至10公里外的治沙目標區域後,精准投放草料。這些空中運輸設備的使用,不僅有效解決了治沙現場的運輸難題,還提高了運輸效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一位無人機操作員表示,「無人機10分鐘就能飛10公里,1個小時就能往返3個地方,而人在沙漠中行走10公里需要5個多小時。」

機器人+種植車 精准種植高效完成

在治沙現場,無人植樹機器人和半自動種植車,成為“治沙利器”。無人植樹機器人在沙地穩健前行,精准扡插著1米長的沙柳枝條。開溝、植苗、覆土一氣呵成,僅僅19分鐘,一畝地的沙柳種植任務就順利完成。這與手工種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手工種植大約需要八個小時才能覆蓋相同的面積。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巧用可降解容器 提高幼苗成活率

沙柳和檸條具有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耐旱等多種特點。為了進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當地巧妙運用了可降解容器種植技術,配合機械化植苗,即便三個月不下雨,幼苗也能在沙地中茁壯成長,提高了成活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在種植現場,工作人員將沙柳和檸條的幼苗植入可降解的無紡布育苗袋中,再以科學比例調配保水劑與生根粉混入土壤中。保水劑雨天吸水膨脹,旱時則緩慢釋放水分,為幼苗提供源源不斷的水分供應;生根粉則刺激幼苗快速生根,讓其能更牢固地紮根於沙土之中。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天空地一體化監測 治理到每一寸土地

為了更精准地評估治理效果,鄂爾多斯市林草部門採用了「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在工作人員的手持電腦上,衛星圖像、無人機監測數據和地面即時位置一目了然。通過這些數據,工作人員能夠精准調整治沙策略,優化種植佈局,確保每一寸沙地都能得到最有效的治理。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以科技賦能生態治理效果顯著

近年來,內蒙古各地在防沙治沙專案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政策,吸納帶動低收入群眾就地就近就業,促進當地農牧民就業增收。目前,內蒙古育苗總面積達到39萬畝,能用於「三北」工程所需苗木總量達21億株,各類苗木數量供應充足。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2024年,內蒙古以科技賦能生態治理,完成防沙治沙1954萬畝,累計完成義務植樹4300餘萬株。今年,預計完成防沙治沙2000萬畝以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