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虎鯨生存拉警報!研究:殘留40年「有毒化學物」恐讓海洋霸主走向滅亡

大視野

虎鯨生存拉警報!研究:殘留40年「有毒化學物」恐讓海洋霸主走向滅亡
大視野

大視野

虎鯨生存拉警報!研究:殘留40年「有毒化學物」恐讓海洋霸主走向滅亡

2025年04月05日 12:20 最後更新:15:45

科學研究已確認,有害化學物質對動物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這些危害不僅在多種動物體內被檢測到,權威期刊《Science》甚至預測,虎鯨因多氯聯苯(PCB)污染面臨族群數量急劇下降風險。

研究:殘留40年「有毒化學物」恐讓虎鯨走向滅亡

《Science》刊登一篇報告指出,多氯聯苯污染可能在未來一世紀內導致全球虎鯨族群崩潰。儘管美國於 1978 年禁止生產多氯聯苯,但這些化學物質仍在全球生產並殘留在環境中;由於多氯聯苯具有生物累積性,虎鯨特別容易受到影響;科學家警告,如果不有效控制污染問題,這些頂級掠食者將在未來百年內消失。

虎鯨。示意圖

虎鯨。示意圖

水獺體內被檢測出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

最近,英格蘭與威爾士地區的水獺體內被檢測出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些發現表明周圍物種可能也面臨類似的污染風險。根據美國化學學會的最新研究,2014至2019年間死亡的水獺體內檢測到 2 種類型的 PFAS,且80%的個體肝臟中至少含有 12 種不同類型的化學物質。

水獺。示意圖

水獺。示意圖

化學污染進一步威脅北極熊生存

氣候變遷迫使北極熊面臨劇變的棲息環境,而化學污染進一步威脅其生存。根據英國的環保團體「海洋保護協會」指出,多氯聯苯等化學污染物的入侵會影響北極熊的行為與內分泌功能,削弱其記憶與感官能力,進而降低獵食與適應極端環境的能力。

北極熊。示意圖

北極熊。示意圖

感染性疾病成為港灣鼠海豚主要死因

在英國海岸擱淺死亡的港灣鼠海豚中,感染性疾病成為主要死因,特別是化學污染削弱了它們的免疫系統。根據海洋保護協會引述的研究資料顯示,有害物質的累積使港灣鼠海豚罹病風險增加 41%,面臨生存嚴峻挑戰。

鼠海豚。示意圖

鼠海豚。示意圖

有害化學物質對年幼個體的影響尤為嚴重

有害化學物質對年幼個體的影響尤為嚴重。2015至2017年,蘇格蘭科學家研究灰海豹幼崽,發現僅 18 天大的個體體內脂肪層已累積高濃度污染物;有毒物質可能影響新陳代謝與正常生長發育,降低物種在第一年的存活率,對族群繁衍造成威脅。

化學污染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危害

化學污染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危害,因此,減少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與使用刻不容緩;透過強化污染監測、限制高風險化學品的生產與應用,以及推動更嚴格的環保政策等措施,才有機會創造出永續環境。

根據研究,2024年空氣污染最嚴重的9個城市中有6個在印度,新德里更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

印度是2024年空氣污染第5嚴重的國家

瑞士公司IQAir於3月時公布「2024世界空氣品質報告」(2024 World Air Quality Report),該公司在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支持下,分析138個國家或地區,共8954個地點、4萬多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的資料。

這份報告指出,印度是2024年空氣污染第5嚴重的國家,其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濃度達每立方米50.6微克,比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安全標準高出10倍以上。

新德里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

IQAir的報告提到,全球9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6個在印度,而新德里(New Delhi)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首都,伯尼哈特(Byrnihat)是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大都會區。

焚燒物品產生的污染是其中的一大主因

印度的空氣品質不佳,尤其在冬季時更為嚴重,焚燒物品產生的污染是其中的一大主因。

印度農民在入冬後,會大規模焚燒稻稈等農業廢棄物,這是形成大規模霧霾的關鍵。而這段期間也進入節慶的高峰期,為了慶祝、祭祀焚燒的蠟燭、爆竹等物,助長了空氣污染的程度。

空氣污染另一原因是就地取材生火取暖

另一個空氣污染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人為了與低溫搏鬥,就地取材生火取暖,木材、牛糞、垃圾已是基本款,廢五金、塑膠、廢輪胎也是他們力抗寒冬的生火取暖配備,這些都是讓空氣品質大幅惡化的成因。

在印度空氣污染情況嚴重時,學校會改採線上教學,而機場每天都因能見度不佳有數百個航班的起降受到影響,當局也會要求年長者、兒童、患有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避免戶外活動。

印度人面對空氣污染習以為常

即便有許多不便,甚至會危害健康,但印度人面對空氣污染的習以為常之際,且也有那麼一些的莫可奈何。

印度德里一位大學教授滿臉無奈、雙手一攤地表示,大家都知道入冬後焚燒稻稈會造成空氣污染,政府確實也下令禁止,「但為了獲得農民的選票,誰敢真的全力取締?」

德里市民戴口罩出門。AP圖片

德里市民戴口罩出門。AP圖片

印度民眾卡格勒(Neetu Kagra)說,冬天我們會燒曬乾的牛糞、木材、塑膠、報紙,用來取暖,也會依傳統拿來烤印度煎餅、煮蔬菜,「這就是我們傳統的生活方式。」

外國人不得不外出時會戴緊口罩

來印度定居6年多的林姓民眾表示,德里冬天的空氣污染是最嚴重的,且嚴重到即使在室內,看起來也是霧茫茫的一片,在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通常就是減少外出,大家在家裡也都會買很多台空氣清淨機,空間大一點的地方還得一次擺上兩台,要出門的話一定會戴能防止PM2.5的口罩,「我聽過最誇張的,是有人連睡覺都得戴口罩」,且「連我們的印度朋友都說,全印度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首都德里。」

雖然印度整體的PM2.5年平均濃度比2023年減少7%,但各城市仍受到來自車輛、農業燃燒、垃圾和工業廢物的細懸浮微粒的影響仍十分嚴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