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城市工作的人主要分為「白領」和「藍領」,近年,則出現了「綠領」。所謂「綠領」,本來是指從事環保工作的職業。隨著綠色生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綠領」的概念變得更為廣義,是指崇尚環保理念的人群,通過綠色創新,無論在生活設施、選購產品上,都追求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資源和能源消耗。這種對於綠色生活的追求,在富有創新和環保意識的年青一代中日漸多見。在全球暖化的危機下,青年人多懂得支持環保,也熱衷於投身環保科技,成為綠領世代。要推動年青人成為「綠領」,是未來香港環保、創新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其中要在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工作環境,二是生態社區。

綠領世代對密集及較封閉的工作環境有所抗拒,他們嚮往靈活的、智慧型的辦公空間模式。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局長在持續智庫的講談會上也指出,開揚並親近大自然的環境有助青年人互相交流、創意互動,是發展科創工業最起碼的條件。要改造成熟的市區來回應綠領世代的要求實不容易,但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正正可以提供難得的機會,讓有綠色概念的城市規劃師有所發揮。

北部都會區覆蓋元朗區和北區,面積約3萬公頃,約佔全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規劃師可以盡量利用既有的環境,又可以充分發揮創意,順應香港在2050年達至碳中和的氣候目標,將這片土地打造成為氣候中和社區,實現減少碳排放,甚至達至負碳排放。

香港規劃師學會張綺薇會長曾在持續智庫講談會上分享了一個成功的氣候中和創新園區例子。位處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創新園區匯集了科創企業和頂尖大學,成功將產、學、研結合成為科技創新中心,同時園區亦是一個100%可再生的氣候中和區。其中一個主要的設計是地下熱能共享網絡。當地水源充足,由於水體比起地表具有更多的比熱容,冬天水溫高於地表溫度,設計就是收集河流蘊藏的熱能,將之導入埋於街道下的供熱管道,為園區建築物在冬天供熱。此方法代替了個別空調,可避免能源浪費,減少碳排放。

園區又採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運用智能照明系統,根據實時街道上的光照情況和行人量,按需求調整街道燈光亮度,達至省電效果。街道上,設有專用的單車徑和行人路,並在道路兩旁種植大量樹木和綠被,形成城市綠廊,在提供綠色公共空間的同時也可以吸收碳排放,可謂一舉兩得。園區更全面以「海綿城市」的概念處理路面。當地的街道採用透水性地面材料,形成一套雨水管理系統,讓雨水可經路面流走,轉化為地下水等形式儲存及疏導,讓城市像一塊「海綿」一樣吸收和儲存雨水,如雨水花園。在氣候危機之下,極端天氣頻發,香港常發生「水浸街」的情況,除了是雨水渠淤塞之外,就是柏油路及水泥路面不滲水所致。「海綿城市」不單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妙招,更可預防水浸。

香港和蘇格蘭的氣候和環境不盡相同,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向彼方借鏡的地方。蘇格蘭創新園區最重要的成功之處是充分利用天然資源和落實「能源共享」的概念。但是我們在政府發佈的資料內,發現北部都會區的規劃仍然停留在舊思維,將土地切割為保育區、商業區、住宅區等等,好像保育和商業及住宅沒有關係似的。其實,要達至氣候中和區的效果,需要將綠色概念,包括碳中和的思維融入整體規劃設計之中。政府在片區招標時,便要考慮到綠領世代對環境的期盼,要求發展商必須充分利用當地的可再生資源,增加樓宇間空氣流通、並因應陽光而考慮樓宇座向,以減少冷氣需求;也必須提供資料,顯示如何在建築的材料和工序上,將碳排放減至最低,以及如何引入舒援方法,減少社區的能源消耗。

特別是北部都會區內的新田科技城,絕對應該規劃成為氣候中和區的樣板。例如,有研究表明,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之下,人工濕地在雨水徑流管理和廢水處理上都有不可輕視的功能。新田科技城中涵蓋面積廣闊的魚塘,若能利用創新環保科技,相信不單有利原有的生態資源的發展,更可助力北部都會區在氣候變化下的防洪保護和減少城市污染。同時,喜見政府計劃在北部都會區開展低空經濟的相關研究。無人機的投入使用為當地的運輸帶來便利,更進一步地舒緩了地面交通用量的需求,實現節能減碳。

我們希望北部都會區的面貌不是另一個中環、九龍東、鲗魚涌或灣仔,而是一個創新發展空間,特別是一個能滿足綠領世代的空間,讓年青人跳出傳統工廠式生活和工作環境的限制,容他們解放活潑的創新思維、發揮無窮的想像力;以科技創新為本,將北部都會區發展為一個綠領世代的社區。

參考資料:

北部都會區

https://www.nm.gov.hk/tc/northern-metropolis

智慧科技實踐零碳轉型 共建綠色碳中和城市。建造業議會。

https://www.cic.hk/chi/main/aboutcic/leadership/cic_see_what_i_see/cic-see-what-i-see-18.html 

COP26 case studies: Climate Neutral Innovation District.

https://www.strath.ac.uk/workwithus/cop26/casestudies/climateneutralinnovationdistrict/ 

Stefanakis, A. I. (2019). The rol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as green infrastructure for sustainable urban water management. Sustainability11(24), 6981.




持續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