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表示,位於江蘇省的中國最大的光伏儲氫一體化項目,已成功併網發電。
影片截圖
綜合能源海上設施
如東光氫儲一體化工程地位於江蘇省如東縣豫東墾區外堤灘塗裝,是中國首座集光伏發電、氫氣加氫、儲能於一體的綜合能源利用和沿海生態修復一體化海上設施。
影片截圖
每小時生產1500標方氫氣
項目的總裝機 400 兆瓦,佔地 4300 畝,興建一座 220 千伏岸基升壓站,安裝 60 兆瓦/ 120兆瓦瓦時儲能站一座氫氣生產能力每小時 1500 標方、加氫能力每天 500 公斤的氫氣加氫站,為國家第三批「沙戈荒大風電光伏大基地計劃」。
影片截圖
能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工程建成投產後,年平均上網電量約4.68億千瓦時,每年可成長約30.94噸、二氧化氮約562.6噸、二氧化氮約1125.3噸,推動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及綠色低碳發展。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立陶宛自5月起正式實施現金支付金額尾數調整制度,以提升現金使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並降低民眾與商家的營運成本。
立陶宛5月起正式實施現金支付金額尾數調整制度
根據這項新制度,現金支付的交易金額將會根據尾數自動向上或向下調整至0或5歐分。尾數為1、2、6或7歐分將向下調整,而尾數為3、4、8或9歐分則向上調整。舉例來說,4.89歐元的交易金額會調整為4.90歐元,而4.57歐元的金額會調整為4.55歐元。此舉不影響非現金交易,如電子支付、貨幣兌換或銀行存提款。1歐分和2歐分硬幣仍然具有法定貨幣地位,可繼續用於交易支付。
歐元區第8個實施類似制度的國家
立陶宛國會於2024年3月通過這項法案,使其成為歐元區第8個實施類似制度的國家,效仿芬蘭、荷蘭、義大利等其他國家。這項政策旨在提高效率、促進永續發展並增進民眾的便利性。
政策實施有多重好處
立陶宛中央銀行指出,這項政策的實施有多重好處,包括降低現金使用成本、減少環境污染並提高支付便利性。根據立陶宛央行的資料,約有7成的1歐分和2歐分硬幣沒有重新流通回央行,這些小面額硬幣大多僅被使用一次便遺失或被閒置在家中,導致每年損失價值約30萬歐元,累積至今超過250萬歐元的硬幣。製造這些硬幣的成本高於其面額,對國家財政造成額外負擔。
此外,立陶宛央行指出,繼續鑄造和處理這些硬幣不僅耗費資源,還增加了金屬、塑料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環境汙染。透過實施尾數調整制度,可以降低這些貨幣的使用成本,同時有助於減少汙染、提高支付便利性。
逐步引導社會轉向更永續和有效率的支付模式
立陶宛央行表示,69%的立陶宛受訪者支持尾數調整制度,29%表示反對,還有一部分受訪者尚未決定。立陶宛央行強調,是否停止流通這些硬幣將取決於歐盟層級的決定。目前,立陶宛的政策並非強制民眾放棄1歐分和2歐分硬幣,而是逐步引導社會轉向更永續和有效率的支付模式。
AP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