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2025預算案︱擴大發債規模 未來5年每年發債約1500億至1950億元

錢財事

2025預算案︱擴大發債規模 未來5年每年發債約1500億至1950億元
錢財事

錢財事

2025預算案︱擴大發債規模 未來5年每年發債約1500億至1950億元

2025年02月26日 13:07 最後更新:15:1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預算案中,亦發表未來擴大發債規模的計畫,預期未來5年每年發債約1500億至1590億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立法會直播截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5至26年度財政預算案。立法會直播截圖

他指出,未來幾年,北部都會區相關工程將陸續展開,加上其他與經濟民生相關的基建工程,政府的基本工程開支將進入高峯期。中期財政預測的基本工程開支,由去年預計平均每年約900億元,增加至未來平均每年約1200億元。

為了確保這些策略性基建工程項目按時推展,早日惠及經濟民生,政府會更靈活善用市場資源,包括採用更多元的發展模式以推展相關項目,例如更多的公私營合作、原址換地、試行「片區開發」等。政府也會通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這些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進度,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到制約。

政府表示會通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這些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進度,包括試行「片區開發」等,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到制約。 網上圖片

政府表示會通過發行政府債券融資,確保這些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項目進度,包括試行「片區開發」等,不會因公共財政狀況而受到制約。 網上圖片

發行政府債券是公共財政管理工具之一。環顧全球,通過發債支持基建發展是國際普遍做法。只要發債額控制在公共財政穩健的水平,可讓資金靈活運用及對未來經濟作投資,為社會帶來更大的回報及效益。

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靈活運用市場力量。隨着基建開支的增加,陳茂波表示,會相應擴大發債規模,預計2025/26至2029/30年度的5年間,每年在「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及「基礎建設債券計劃」下發行債券合共約1500億元至1950億元,其中約56%用於為到期的短期債務再融資。

陳茂波表示,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靈活運用市場力量。 資料圖片

陳茂波表示,香港有條件、也有能力適度增加發債,靈活運用市場力量。 資料圖片

在中期財政預測期內,預計政府在上述兩個債券計劃的合共借款上限將由現時的5000億元上調至7000億元。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12%至16.5%的水平,屬於非常穩健和可控的水平,遠低於大部分先進經濟體的債務水平。

陳茂波強調,政府發債所得資金是用在基建投資。 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茂波強調,政府發債所得資金是用在基建投資。 巴士的報記者攝

陳茂波強調,政府發債所得資金是用在基建投資,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經常開支,這是政府一直嚴守的財政紀律。政府發債除了善用市場資金支持基建項目,更有助推動債券市場發展。另一方面,基建投資所帶動的經濟活動和產業發展,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和收入。而通過發行較長期的債券來支持較長期的工程項目,也能讓現金流年期與工程項目的資金需要相匹配。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提出要於投資未來。在星期三(4月16日)的立法會會議,恢復《2025年撥款條例草案》二讀辯論,多名議員都支持政府在預算案中對於創科的投入,倡政府與業界合作,促研發與應用對接,加快成果轉化落地。

2025年財政預算案

2025年財政預算案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容海恩就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和低軌衛星三方面提出建議。她表示,人工智能需要上中下遊全面發展,目前香港發展AI集中在應用方面,而算力、算法較弱。政府應建立更多高性能計算中心,並和引進內地先進技術和研發經驗,留意市場已有成果,重點在培育市場而非加入市場。並可增加人工智能的碩士、博士課程,和中小學試驗計劃,優化人才培育。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資料圖片

容海恩指出,香港有發展低空經濟的條件,建議提高空域使用率,利用城市景貌和海島資源發展低空旅遊;並優化基礎建設,例如充電站、起飛場,助力低空物流實施更快速、精準的貨物配送。在低軌衛星方面,容海恩表示,低軌衞星是全球衞星發展的新趨勢,應加快發展民用衛星,為偏遠地區和海上提供網絡建設。她相信,在加強通訊情況後,有助帶動香港旅遊發展。她亦提出,政府在衛星應用的保安方面,亦需加強法例修訂和監管工作。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過,亦有議員表示要強調創科投入的收益成效。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江玉歡表示,要警惕創科重投入、輕轉化。她指出,目前本港科研成果商業化率並不顯著,很多專利技術只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國際化、升級轉型仍是中小企業面對的難題。江玉歡建議,政府應促進大學、企業和資本的合作,並在中小企業出海方面,提供更多支持。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南)李世榮則呼籲業界將更多創科成果落地本港,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創科益處。

江玉歡。資料圖片

江玉歡。資料圖片

立法會議員(商界)嚴剛對政府為北部都會區發行債券表示支持。他建議,可將投資未來與推動強積金投資組合多樣化結合,開放強積金投資政府債券,既能擴寬北都融資渠道,又能讓強積金有更多投資選擇。

嚴剛。資料圖片

嚴剛。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