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要在四方面加力,包括把促消費和惠民生更好結合,加力提振居民消費,近期將很快公布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
鄭柵潔表示,同時要把補短板和增後勁更好結合,加大擴大有效投資,更注重提高投資效益。在政府投資方面,今年包括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內的國家層面用於投資建設的資金規模達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
他說,今年亦將支持民企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投資布局,並將在鐵路、核電、水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重大項目。
另外,鄭柵潔說,要培育新動能和升級傳統動能更好結合,當局近期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目的是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企業。他又說,要加力深化改革開放,深化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進一步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出台實施民營經濟促進法。
踏入第2季,中國製造業擴張步伐放緩,今早公布的4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降至50.4,為1月之後最低。
AP圖片
若與3月份的51.2比較,4月份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按月下降0.8個百分點,但仍是連續第7個月維持在50.0的臨界值上方。
數字反映製造業供求增速放緩。市場供需仍有改善,但速度邊際放緩。美國提高關稅對於外需抑制明顯,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2023年8月以來最低點。受此影響,4月新訂單指數僅略高於榮枯線。生產側受關稅影響較小,企業仍可開工消化在手訂單,製造業生產指數連續18個月位於擴張區間。
總體而言,4月份製造業供求擴張趨緩,出口受阻,就業略有收縮,企業主動降低庫存,物流有所延遲,價格依舊疲弱,企業家樂觀情緒大幅下降。
AP圖片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今年首季國民經濟開局良好,主要宏觀指標高於市場預期,顯示前期增量存量政策效果依舊明顯。
不過他又進一步指出,當前經濟發展不利因素仍然較多,尤其是外部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企業影響較大。市場未來前景不明,企業和居民樂觀預期不多,培育內需難度增加。中美關稅博弈仍在進行中,對經濟的負面效果將在今年第2及第3季度逐步顯現,政策對此要有充分準備,並適度靠前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