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九巴攜手「生命小戰士會」 讓抗癌小戰士初嘗「我要做車長」夢想

美善人生

九巴攜手「生命小戰士會」 讓抗癌小戰士初嘗「我要做車長」夢想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九巴攜手「生命小戰士會」 讓抗癌小戰士初嘗「我要做車長」夢想

2025年03月18日 10:20 最後更新:03月25日 16:51

九龍巴士一直深信,每人都有實踐自己夢想的權利,而九巴會員計劃club1933的捐贈配對計劃與生命小戰士會合作,安排一班對巴士有興趣的抗癌小戰士,親臨九巴學院參加「我要做車長」,體驗車長訓練過程,初嘗實現成為九巴車長的夢想。

九巴會員計劃club1933的捐贈配對計劃與生命小戰士會合作,安排一班對巴士有興趣的抗癌小戰士,親臨九巴學院參加「我要做車長」,體驗車長訓練過程,初嘗實現成為九巴車長的夢想。

九巴會員計劃club1933的捐贈配對計劃與生命小戰士會合作,安排一班對巴士有興趣的抗癌小戰士,親臨九巴學院參加「我要做車長」,體驗車長訓練過程,初嘗實現成為九巴車長的夢想。

20多位來自生命小戰士會的抗癌小戰士日前齊集九巴沙田車廠,走進九巴學院的課室,為實現成為巴士車長的夢想邁進一步。他們都獲發一件九巴反光背心、印有自己姓名和照片的職員證和車長名牌,正式成為九巴學院車長學員,開始接受訓練。

更多相片
九巴會員計劃club1933的捐贈配對計劃與生命小戰士會合作,安排一班對巴士有興趣的抗癌小戰士,親臨九巴學院參加「我要做車長」,體驗車長訓練過程,初嘗實現成為九巴車長的夢想。

九巴會員計劃club1933的捐贈配對計劃與生命小戰士會合作,安排一班對巴士有興趣的抗癌小戰士,親臨九巴學院參加「我要做車長」,體驗車長訓練過程,初嘗實現成為九巴車長的夢想。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百川(左)在導師陪同下登上車長的駕駛座,他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左)在導師陪同下登上車長的駕駛座,他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左二)和他的姐姐(右二)從導師接過「畢業證書」,與媽媽麗虹(中)一同合照留念。

百川(左二)和他的姐姐(右二)從導師接過「畢業證書」,與媽媽麗虹(中)一同合照留念。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一眾小戰士車長先上理論課堂,學習九巴的基本資料、九巴學院的歷史、車長的職責和注意事項,初步認識九巴和車長工作,之後在車長訓練導師帶領下,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一眾「準車長」彷彿成為真正的九巴車長,無不感到興奮,他們認真聆聽導師的講解,認識巴士上不同設備的同時,小戰士的父母亦不忘為他們拍照留念。最後,他們乘電巴遊覽整間車廠,體驗巴士經過洗車機,觀賞九巴的古董巴士車隊等。一眾「準車長」更獲九巴學院頒發一張證書,以證明他們已完成課程,為日後實現夢想做好準備。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一眾小戰士車長登上九巴電動雙層巴士,由訓練導師示範將巴士駛進和停泊在巴士站,及駛經由雪糕筒組成的不同行車陣,模擬巴士日常行駛狹窄的路段。小戰士車長們更可以一嘗車長開車前的準備過程,例如檢查輪胎、調教駕駛座椅、倒後鏡、認識車上的安全及電子裝置等。

六歲的百川是其中一位小戰士車長,他在兩歲生日前夕確診患上急性白血病,要長期服用藥物治療,頻繁往返醫院覆診和住院,百川的媽媽為了專心照顧兒子,決定放棄事業。百川喜歡巴士,更希望成為巴士車長,認為車長工作有挑戰性,但因患病長期住院的他不能「遊巴士河」,只能觀看著醫院窗外駛過的巴士,媽媽因此會買些玩具巴士給兒子解悶。經歷兩年半的治療,百川成功戰勝癌症,康復的慶祝活動便是和媽媽一起乘巴士。

百川(左)在導師陪同下登上車長的駕駛座,他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左)在導師陪同下登上車長的駕駛座,他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媽媽麥麗紅表示:「百川小時候要經常接受治療無法坐巴士,因此當他康復後一上巴士便會十分雀躍。我很喜歡這次『我要做車長』的體驗,因為可以了解到巴士有很多儀器確保行車安全,平常亦不會有類似的機會,仔仔亦可以坐上車長的駕駛座,表現得十分興奮。」

百川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指自己最喜歡是雙層電巴駛經洗車機時的環節。

百川亦十分喜歡是次活動:「巴士洗車那部份很好玩,我喜歡乘巴士時坐在上層車頭,因為好像乘過山車般。長大後也想成為車長,駕駛經過尖沙咀的路線1或1A,因為可以看到風景,半島酒店和『菠蘿包』(香港太空館)。」

百川(左二)和他的姐姐(右二)從導師接過「畢業證書」,與媽媽麗虹(中)一同合照留念。

百川(左二)和他的姐姐(右二)從導師接過「畢業證書」,與媽媽麗虹(中)一同合照留念。

九巴及龍運會員計劃club1933在手機應用程式App1933設立捐贈平台,連繫乘客與社福機構,讓會員將乘坐巴士或在App1933遊戲室玩遊戲累積的分數,換成eCoin後除了可用於支付車資外,亦可捐贈予社福機構幫助有需要的群體。

同時,club1933亦為會員推出配對計劃,每兩周與不同受惠團體合作,club1933 會員每捐出三個 eCoin,九巴除了會捐出港幣兩元,更會配對捐款數目,為不同機構的受惠群體舉辦活動或額外捐贈物資,讓他們得到更適切支援,令會員每程九巴和龍運變得更有意義。 

陝西一名女老師自掏腰包買教具,6年來堅持前往鄉村學校教孩子音樂,點亮他們的音樂夢。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老師6年驅車往返鄉村小學教學

綜合內媒報導,陝西西安一名支教老師朱超敬每逢週一休息日,總會準時現身周至縣上三清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一堂生動的音樂課。6年來,她堅持驅車往返鄉村小學義務教學,用音符點亮孩子們的音樂夢,也譜寫了一段動人的支教篇章。

一堂臨時音樂課開啟6年暖心支教

故事始於2019年,當時上三清小學的音樂老師梁彥鵬購置了一台電子琴,但在調試過程中遇到難題,經多方打聽後聯絡到當時在西咸新區培訓學校頗有名氣的音樂老師朱超敬。聽到梁彥鵬的訴求後,朱超敬果斷答應幫忙。在交談中,她得知對方年齡大,加上當天下著大雨,她拒絕了對方奔波數十公里趕往西咸新區的提議,表示會專程上門幫忙調試。數日後,朱超敬如約而至來到學校幫忙調試電子琴。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當天,朱超敬完成電子琴調試後,正好趕上梁彥鵬上音樂課。當時教室內,一張張純真的臉孔令朱超敬深受觸動,她臨時起意提出為孩子們上一堂課,「當天,看著教室里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可愛的臉龐,我心中一動,向梁老師提出給孩子們上一堂課的請求」。課堂上,她憑藉紮實的專業功底和生動有趣的教學,令簡陋的教室充滿歡聲笑語,孩子們全身貫注看著這名「新老師」,似乎被她的教學方式完全吸引住 。課後,他們眼中閃爍著渴望的光芒爭相追問,「老師,你能不能當我們的音樂老師呀?」、「老師,你下次什麼時候還來給我們上課呢?」這一問,成了朱超敬6年支教的起點。

回想起兒時學習音樂的經歷 堅定踏上支教旅程

朱超敬回家後,腦海中不斷浮現孩子們渴望學習音樂的眼神,令她不禁回想起自己童年時學習音樂得經歷。當時,家中賣掉3頭豬換來一架電子琴,而她則每週帶著那架珍貴的電子琴,輾轉1小時去琴行上課。儘管路途艱難,她對音樂的熱愛也從未減退。由於鄉村孩子與當年的自己極為相似,於是,她和家人商量後決定義務為孩子們開課。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老師自費購買教具教授音樂

2019年起,朱超敬徵得學校同意後便正式開啟了義務支教之路。每週一,她從周至城區驅車近1小時前往上三清小學,為孩子們帶來一堂專業音樂課,6年來風雨無阻。為了能讓孩子們接觸到更豐富多樣的音樂形式,她自掏腰包花費數萬人民幣購買鋼琴、非洲鼓、口風琴等樂器,還依據孩子們興趣設計課程,讓音樂教育真正走進鄉村教室。

女老師成孩子們的「糖果老師」

6年來,朱超敬為孩子們上了300多堂音樂課,也見證了無數鄉村孩子的改變。有性格內向、話都不願多說的孩子因為朱超敬愛上音樂,還學會了與人交流,甚至還立志未來成為一名老師,「我親眼見證了音樂對孩子們產生的積極影響,它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更改變了他們的性格,讓他們變得更加陽光、自信。」由於朱超敬每次都會帶上滿滿一袋糖果分給孩子,因此也被親切稱呼為「糖果老師」。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女老師病後重返校園被孩子們熱情擁抱

去年10月,朱超敬因病住院停課2週,當她身體稍有好轉重返校園時,孩子們奔跑相迎、緊緊擁抱著她,讓她瞬間紅了眼眶。看著孩子們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深深的依賴,朱超敬更加堅定了自己支教的決心。她表示,「孩子們其實特別細心,在我付出愛的同時,他們也給予了我數倍的愛。這種雙向奔赴,讓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女老師承諾未來繼續支教路

如今,每週一的音樂課已成為朱超敬和孩子們之間最美好的約定,是一次雙向奔赴的溫暖旅程。她笑言,「不是我有多麼偉大,是孩子們給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滿足,我們是在互相成就。」關於未來,朱超敬表示,「在這條充滿愛與希望的支教路,只要這所鄉村學校需要,我還將繼續堅定地走下去」。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