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植樹日2025」中銀香港全力支持 近2千人種5千樹苗綠化香港

社會事

「香港植樹日2025」中銀香港全力支持 近2千人種5千樹苗綠化香港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植樹日2025」中銀香港全力支持 近2千人種5千樹苗綠化香港

2025年03月22日 20:28 最後更新:20:28

為向香港社會宣揚環保訊息,由中國銀行(香港)全力支持,羣力資源中心與「綠的歡欣」主辦的「香港植樹日2025」3月22日在元朗大棠舉行,近2,000名參加者一同綠化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解放軍駐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海軍少將、國安公署聯絡局副局長謝志祥、中銀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羣力資源中心會長戴德豐和「綠的歡欣」主席朱鼎健,為「香港植樹日2025」揭開序幕。

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解放軍駐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海軍少將、國安公署聯絡局副局長謝志祥、中銀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羣力資源中心會長戴德豐和「綠的歡欣」主席朱鼎健,為「香港植樹日2025」揭開序幕。

活動邀得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解放軍駐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海軍少將、國安公署聯絡局副局長謝志祥、中銀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擔任主禮嘉賓;連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羣力資源中心會長戴德豐、「綠的歡欣」主席朱鼎健,以及一眾羣力委員及友好機構代表,攜手栽植本地原生樹苗。

中銀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和簡慧敏,連同中銀香港義工隊參與香港植樹日。

中銀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立法會議員陳振英和簡慧敏,連同中銀香港義工隊參與香港植樹日。


李家超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帶領香港積極對接國家戰略,保持特區長期繁榮穩定。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香港肩負作為國際大都會的承擔,致力凝聚社會力量,推動綠化和環保措施。香港是亞洲最早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城市之一,積極推進各種減碳策略,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為國家的「雙碳」貢獻力量。


羣力資源中心會長戴德豐致辭時指,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而環保減碳正正是緩解氣候變化的重要一環。他希望透過植樹日活動,讓市民以實際行動保護樹林,宣揚環保低碳的訊息,共同為香港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他又感謝社會各界對「植樹日」的大力支持,並特別感謝解放軍駐港部隊自2000年起,每年派出駐港部隊官兵與香港市民一同參與植樹活動,攜手共建綠色繁榮香港。

中銀香港超過400名義工和家屬參與植樹活動。

中銀香港超過400名義工和家屬參與植樹活動。

中銀香港副總裁兼風險總監徐海峰致辭時表示:「中銀香港非常榮幸能夠多次成為『植樹日』的主要資助機構,為建設綠色美好家園出一點心意、獻一分力量。本行一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深化生態文明教育,支持及推動不同持份者參與。今天的『植樹日』活動,中銀香港有超過400名的義工和家屬參加,還有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代表、學生等參與,希望藉此機會強化公眾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將綠色的種子種進心裏,養成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的意識,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今次大會再次得到解放軍駐港部隊大力支持,派出200名解放軍官兵參與植樹,共同為綠化香港而努力;參與植樹活動的團體包括中聯辦、中銀香港、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香港警務處、香港海關、入境事務處、懲教署、香港消防處、民眾安全服務隊、政府飛行服務隊以及醫療輔助隊屬下之青年組織,水務署、消防處義工隊、香港電台、義務工作發展局、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香港田徑總會、香港新界地區事務顧問協會,工商界代表及中學生代表等,加上到場觀禮嘉賓,合共近2,000人。

一眾主禮嘉賓攜手栽種本地樹苗。

一眾主禮嘉賓攜手栽種本地樹苗。


是次活動合共栽種5,000棵本地原生樹苗,品種包括短序潤楠、米碎花、鯽魚膽、假蘋婆、石斑木、韓氏蒲桃,秋楓以及梔子,透過讓市民身體力行種植樹苗,推廣愛護大自然和保護樹木的訊息,並藉此提高市民防止山火的意識,保護本港的郊野生態。


本著「美化香港、樹木樹人」的宗旨,香港植樹日發起人董趙洪娉女士帶領籌備委員會自1998年初開始舉辦植樹日活動,至今已成為香港全民環保的標誌性活動。籌委會得到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協助,挑選合適場地進行植樹活動,將綠化香港的環保訊息帶給全港市民,獲得全港各界市民及解放軍駐港部隊熱烈支持響應,攜手推動可持續發展。

由中國銀行(香港)全力支持﹑香港警務處少年警訊主辦的「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4-25」今日(四月十二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頒獎典禮暨嘉年華。

高小組冠軍隊伍向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左二)及中國銀行(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翁暉(左一)介紹得獎作品「好 Tongue 得」。作品透過人工智能偵測使用者的舌頭方向,讓長者跟隨節奏轉動舌頭,鍛練舌部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提升進食安全。

高小組冠軍隊伍向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左二)及中國銀行(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翁暉(左一)介紹得獎作品「好 Tongue 得」。作品透過人工智能偵測使用者的舌頭方向,讓長者跟隨節奏轉動舌頭,鍛練舌部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提升進食安全。

活動由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翁暉及警務處行動處處長陳東擔任主禮嘉賓,合共頒發70個奬項予110名得奬者。今屆比賽反應熱烈,吸引超過1,700名來自近160間學校的學生參加,並收到逾1,300份作品。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致辭時指,少年警訊自1974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培育「青年領袖,滅罪伙伴」為目標,協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並引導他們成為遵守法紀、有抱負及愛國愛港的新一代。他表示,隨着警方加強打擊「太空油毒品」,今屆大賽加入「青年抗毒」的主題,鼓勵參賽者透過創意方案,提高青少年的抗毒意識。周一鳴又提到,今屆的參賽作品非常出色,證明體驗學習是STEAM教育的重要基石,有助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解難能力。

比賽旨在鼓勵中小學生運用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知識和技能,構建創新可行的「智慧城市」方案。今屆增設兩項「最佳智慧城市獎」,表揚在人工智能和樂齡科技方面最具創意的作品;同時亦設「最佳安全城市獎」,以鼓勵參賽者在防騙滅罪、青年抗毒及改善社區安全方面提出創新方案,讓市民繼續安居樂業。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左二)、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右二)、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翁暉(左一)及警務處行動處處長陳東(右一)擔任活動主禮嘉賓。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左二)、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右二)、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總經理翁暉(左一)及警務處行動處處長陳東(右一)擔任活動主禮嘉賓。

為進一步啓發年輕一代對創科的認識和興趣,部分得獎者在頒獎禮上介紹他們的創作理念和作品背後的故事,同場亦舉行創科嘉年華,當中設有模擬於罪案現場搜證的工作坊,以及多個虛擬實境遊戲,讓參加者體驗警務工作之餘,亦可感受科技帶來的樂趣。

中銀香港已連續三屆全力支持少訊舉辦大賽,透過融合體驗學習和警務元素,培育本地科創人才及未來青年領袖,攜手防罪滅罪,建設美好香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